公元182年,光和五年三月初六。
王家村的晒谷场早已容纳不下汹涌的人潮。喧嚣声浪如同实质,在初春微寒的空气中翻滚、碰撞。近八百名从四方涌来的青壮,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村口、田埂,甚至爬上了附近的土坡。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一双双眼睛里燃烧的渴望,却比正午的日头还要灼人——那是求生的本能,是改变命运的孤注一掷。
高台之上,王康、典韦、王祢、高顺、王固等人肃立。望着下方这黑压压一片、几乎望不到头的“兵源”,即便是典韦这等见惯了大场面的凶人,铜铃大眼里也掠过一丝凝重。王固咧着嘴,又是兴奋又是发愁地嘟囔:“乖乖…这得多少张嘴啊…”王祢拿着厚厚一摞空白名册和炭笔,手心全是汗,只觉得眼前发晕。高顺眉头紧锁,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人群,仿佛在审视一堆亟待淬炼的粗铁矿石。
王康深吸一口气,初春微凉的空气刺入肺腑,压下了心头那丝因人数庞大而生的沉重压力。机遇与挑战,如同双生子般并存。他向前一步,无形的威压再次笼罩全场,鼎沸的人声如同被掐住脖子,迅速低伏下去,只剩下一片粗重的呼吸声。
“遴选,开始!”王康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金铁交鸣,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关!身家来历!王祢!”
“在!”王祢立刻应声,带着几个识文断字、心思细密的少年(包括新招募的),抱着名册和笔墨,迅速在高台前摆开几张条案。
“凡应募者,十人一组,上前!”王祢高声宣布,“报上姓名、籍贯、父母名讳、三代以内亲族有无作奸犯科、为匪为盗者!有无与太平道勾连不清者!若有隐瞒,一经查实,立斩不赦!邻人可相互作保,若有包庇,同罪论处!”
命令一出,人群顿时起了骚动。有人眼神闪烁,面露犹豫,悄悄向人群后方缩去。更多的人则咬咬牙,挺起胸膛,互相招呼着熟悉的同乡,开始按序分组上前。
条案前,王祢等人神情严肃,仔细盘问、记录。遇到口音可疑、回答支吾或无人作保者,立刻单独标记,暂不予通过。这一关,如同筛子,滤掉那些心怀鬼胎、来历不明之辈。初时的喧嚣渐渐被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取代,只剩下王祢等人沉稳的询问声和应募者或清晰或颤抖的回答。
一个上午过去,第一关结束。近八百人,最终通过身家清白、来历可查者,仅余六百出头。被筛掉的两百余人,或黯然离去,或被王固带人“客气”地“请”出了王家村地界。
午后的阳光暖了几分。晒谷场中央,空出了一大片区域。
“第二关!气力!”王康的声音再次响起。他指着场中摆放的几样物事——几块大小不一的沉重石锁(从五十斤到一百二十斤不等),还有几张临时制作的硬木弓胎(无弦,但弓臂上清晰地刻着“一石”、“一石五”、“二石”的标记)。
“想入我营,做敢战之兵,先得有一把子力气!”王康目光如电,“能拉开二石强弓者,站左边!能举起百斤石锁过头顶者,站右边!两者皆不能,但能举八十斤石锁或开一石五弓者,站中间!连八十斤石锁和一石弓都动不了的,现在就走!我营中不养废物!”
要求一出,人群又是一阵骚动。二石强弓!百斤石锁!这标准对于常年忍饥挨饿的农家少年而言,堪称苛刻!
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饱饭和新衣的渴望,压倒了恐惧。
“俺来试试!”一个骨架粗大、面色黝黑的青年汉子第一个走出人群,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那块标着“百斤”的石锁前,蹲身、抓握、腰腿发力!
“嘿——!”
沉重的石锁被他硬生生提起,颤巍巍地举过头顶,虽然脸色憋得通红,青筋暴起,但终究是举稳了!他放下石锁,喘着粗气,兴奋地站到了右边队伍。
有人带头,人群顿时踊跃起来。
“俺拉弓!”
“俺举锁!”
场中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呼喝声、发力时的闷哼声、石锁砸地的闷响。
大部分应募者涌向了中间区域。能举起八十斤石锁或拉开一石五弓的,占了大多数。真正能举起百斤石锁或拉开二石弓的,凤毛麟角。几个不自量力想尝试百二十斤石锁或二石五弓的,憋得面红耳赤也未能成功,甚至有人闪了腰,引来一片善意的哄笑和乡勇的搀扶。
王康的目光却更多地停留在那些拥有“特长”的人身上。王祢按照事先吩咐,在名册上做了特殊标记。
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手指关节粗大变形,布满老茧和烫伤疤痕。当被问及有何特长时,他只说了一句:“打了二十年铁。”王祢立刻在名册上重重记下“铁匠”。
一个干巴瘦的老头,带着全套硝皮刮刀,自称是祖传皮匠,硝得一手好皮子。
还有几个自称会点木工活的。
一个眼神锐利、骨架匀称的少年,当众拿起一张一石弓,轻松拉了个满月,箭指百步外一棵小树,一箭射中树干!引来一片喝彩!(赵平在一旁默默点头)
一个曾在富户家放过马的青年,表演了快速套马、安抚惊马的本事。
甚至还有两个自称练过几年枪棒,当众耍了几路枪法,虽不甚精妙,但架势沉稳,力道十足。
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无论其气力如何,都被王祢单独记录在另一份名册上。
日落西山,第二关结束。六百余人中,能举百斤石锁或开二石弓的“力士”,仅有四十二人。能举八十斤或开一石五弓的“中坚”,有三百余人。剩下近两百人,要么气力勉强达标(举七十斤或开一石弓),要么就是拥有特殊技艺。
王康看着名册和王祢汇总的数据,心中已有定计。他再次走到台前,声音在暮色中格外清晰:
“听令!以下念到名字者,出列!”
“张砺!”(王康给张铁匠取的大名,取“砺剑”之意)
“在!”张铁匠愣了一下,连忙上前。
“命你组建‘匠作营’!凡名册上标有‘铁匠’、‘皮匠’、‘木匠’及身负其他匠作之能者,皆入你营!专司打造、修缮军械甲胄,营造器械!一应材料、人手,由王祢调配!你为营正,秩同队率!”
张砺(张铁匠)激动得满脸通红,抱拳的手都在颤抖:“张…张砺领命!定不负县尉所托!”
“王祢!”
“在!”
“命你组建‘辎重营’!凡气力达标(举七十斤以上或开一石弓),却未能入选战兵者,择优取五十人入你营!另,村中所有驮马、驽马,皆编入辎重营!专司粮秣转运、物资押送、营盘安扎、战地救护!你为营正,秩同队率!务必保障大军粮道畅通,后顾无忧!”
“王祢领命!”王祢挺直腰板,深感责任重大。
“王栓!”
“在!”机灵的少年什长立刻上前。
“命你组建‘斥候队’!由你任队率!自全军(含老卒)中,挑选十名眼力好、脚程快、胆大心细、通晓地形、最好懂些马术之人!装备营中最好的十一匹战马!专司前出哨探、绘制地图、传递军情、捕捉敌踪!你为我军耳目,至关重要!”
“王栓领命!保证把敌人的裤衩子都探明白!”王栓兴奋地拍胸脯,引得一阵哄笑。
王康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三百余通过气力考核的“中坚”和四十二名“力士”。
“余下战兵,以五十人为一队,两队为一屯(百人)!暂编四屯!”
“王勇!”
“在!”沉稳的少年什长出列。
“命你为第一屯屯长!秩比百人将!领一屯战兵!”
“王勇领命!”
“王猛!”
“在!”
“命你为第二屯屯长!秩比百人将!领一屯战兵!”
“王猛领命!”
“赵平!”
“在!”
“命你为第三屯屯长!秩比百人将!领一屯战兵!你屯弓手比例可酌情增加!”
“赵平领命!”
“李敢!”
“在!”
“命你为第四屯屯长!秩比百人将!领一屯战兵!”
“李敢领命!”
四位新任屯长昂首挺胸,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
“此四屯新兵,暂合编为‘一曲’!”王康的目光最终落在高顺身上,带着无比的信任与重托,“高顺!”
“在!”高顺踏前一步,身形如松。
“擢升你为军侯!秩比六百石!总领新编一曲四屯战兵!专司操练!我要你在最短时间内,将此四百新卒,操练成令行禁止、敢战能战之兵!你可能做到?”
“高顺,领命!”高顺抱拳,声音沉稳如山,眼中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芒!统兵四百,独当一面!这正是他潜藏心底的抱负!他沉声道:“必不负县尉重托!三月之内,若不能使此一曲新卒进退有据,阵列森严,高顺提头来见!”
最后,王康的目光投向那支始终沉默如山、杀气内蕴的老卒队伍——原先的百战精锐,虽经补充调整,核心犹在。
“原乡勇老卒,编为‘虎贲屯’!王固!”
“在!”王固声如洪钟。
“命你为虎贲屯屯长!秩比百人将!王续、王宪为队率!你部乃我军锋镝,中流砥柱!需时刻保持巅峰战力,专司攻坚克难,摧敌锋锐!”
“哈哈!康哥放心!有老子在,保管指哪打哪!什么硬骨头都给它啃碎了!”王固拍着胸脯,新得的胡人弯刀在腰间晃荡。
“典韦大哥!”王康看向身边抱着铁戟的巨汉。
“嗯?”典韦牛眼一瞪。
“烦请大哥统领亲卫队!编制一什,由你亲自从全军(含老卒)中挑选十名最悍勇、最忠贞、敢为你挡刀赴死之士!专司护卫中军,随我冲锋陷阵!你为我军胆魄,定海神针!”
“嘿嘿!这个活儿老子喜欢!”典韦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牙齿,“放心,有老子在,没人能伤你一根汗毛!挑人嘛,包在老子身上,专挑骨头硬、不怕死的!”
夕阳的余晖将王家村染成一片金红。晒谷场上,近八百人的喧嚣已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初具雏形的森严秩序。
匠作营在张砺的带领下,于村东头圈出一片空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哧啦的硝皮声、锯木声很快响起,烟火气升腾。
辎重营在王祢的指挥下,开始清点马匹、车辆,搭建临时仓库,规划粮道。
斥候队队长王栓,正带着几个机灵少年,围着那十一匹神骏的战马打转,熟悉马性,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新编四屯四百战兵,在高顺冰冷如铁的目光注视下,按屯、队、什、伍初步列队。虽然队形还有些歪斜,动作尚显笨拙,但在新任屯长王勇、王猛、赵平、李敢的厉声呵斥下,正努力挺直腰杆,眼中充满了对新身份的珍视和对严酷未来的隐隐期待。
虎贲屯的老卒们,在王固的大嗓门和王续、王宪的带领下,默默擦拭着陪伴自己经历过血火的兵刃甲胄,眼神平静而锐利,如同磨砺待出的刀锋。
典韦扛着铁戟,如同巡视领地的猛虎,在几个队列间溜达,铜铃大眼扫过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寻找着能入他法眼的“硬骨头”。
王康独立高台,俯瞰着这初具规模的“王家军”。四百战兵,五十辎重,十数斥候,数十匠作,加上近百老卒虎贲和典韦的亲卫队…总兵力已超六百!且架构初成,分工明确!
一股沉甸甸的、混杂着豪情与压力的气息,在他胸中激荡。手中之剑,已然铸成!接下来,便是以血淬锋,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风暴中,劈出自己的生路与天地!
春风拂过,卷起晒谷场上的微尘。金红的暮色里,王家村如同一座巨大的兵营,正蓄势待发。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汉末三国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