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诗桐在这儿

首页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明末:乱世崛起明日传奇去大明扶贫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紫鸾记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我的姑父叫朱棣史上最贪崇祯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诗桐在这儿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全文阅读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txt下载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1章 粮忧——高产作物的“破冰试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秋日的风,带着一股子萧瑟的干草味,吹过靖南营寨后的田垄。

李昊的靴子深深陷进泥里,每一步都沉重得像是拖着千斤甲胄。他站在田边,望着眼前这片三十亩的粟米地,心头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

收割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有光秃秃的秸秆和地里散落的、干瘪发黑的谷粒。一个老农正用竹耙子将最后一点残粮拢进麻袋,那麻袋瘪得可怜,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李公子……”老农直起腰,浑浊的眼睛里满是麻木,“今年的租子,您看……能不能再缓一缓?”

李昊喉头一哽,摆了摆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缓不得。寨子里三百口人,加上靖南营五百多张嘴,全靠这片薄田活命。可如今,这三十亩地,刨去种子和人力,总共收了不到八百斤粮。

八百斤!

他转身回到帅帐,将那袋干瘪的稻谷往地上一倒。金黄的谷粒滚了一地,却没几颗是饱满的。他抓起一把,在掌心掂了掂,又松开手,任由它们簌簌落下。

“打一仗,”他对一旁同样愁眉不展的韩通说,“光是前锋营五百人,一天就要消耗一百斤米。这一千二百斤粮,撑不起半个月的仗。咱们的军工坊能造枪造弹,可这肚子,谁来填?”

韩通叹了口气:“向周边村寨借?可今年各地都歉收,谁家还有余粮?”

是啊,借粮,不过是饮鸩止渴。李昊的目光落在帐中悬挂的地图上,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太行山脉的轮廓。他需要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一个能让这片土地自己“造血”的法子。

他想起了那个人。

翻过两座山,穿过一片密林,李昊在一处山壁下找到了那个不起眼的山洞。洞口被藤蔓半掩着,里面却透出一点微光。

“沈先生?”李昊喊了一声。

一个身着粗布麻衣、头发花白的老人从一堆古籍中抬起头。他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像鹰隼一样锐利。正是隐居于此的沈括。

沈括,这位曾在汴京参与编纂《梦溪笔谈》的博学之士,因战乱辗转来到太行山,从此便与这山林为伴。李昊曾数次拜访,想请他出山,都被他婉拒了。

“李公子,”沈括放下手中的笔,指了指石桌上的野稻,“又在为军粮发愁了?”

李昊一愣,随即苦笑:“先生神了。正是为此事。”他将寨中收成说了一遍。

沈括听罢,站起身,从洞中取出一株干枯的稻穗,递到李昊面前:“此非粟米,乃占城稻。”

“占城稻?”李昊接过,那稻穗比粟米要长上一截。

“正是。”沈括的眼中闪着光,“此稻源自南国,耐旱、耐涝,生长期短,亩产能至三百斤。寻常粟米,亩产不过百余斤。若能种此稻,军粮之忧,可解矣。”

李昊的心猛地一跳。三百斤!这意味着,同样的土地,产出能翻上三倍!他激动地握住沈括的手:“先生,那还等什么?咱们这就试种!”

沈括却摇了摇头:“此事急不得。村民们祖祖辈辈种粟米,对这‘洋稻种’恐怕心存疑虑。”

当李昊将“试种占城稻”的想法告知村民时,寨子里炸开了锅。

三十亩地,是寨子里最好的坡地,一直以来都种着粟米。如今要换成一种从未见过的稻子,无异于砸了所有人的饭碗。

“不行!绝对不行!”王婶第一个跳出来,她是村里种地的老把式,“粟米我们种了几十年,熟得很。这占城稻,听着就像个妖邪之物,种下去准得颗粒无收!到时候,咱喝西北风去?”

“是啊,李公子,我们不能拿命开玩笑!”

“就是,万一这稻子有啥毛病,明年拿什么交租?”

质疑声、反对声此起彼伏。李昊站在人群中央,看着一张张写满恐惧和怀疑的脸,忽然明白了沈括的顾虑。这不仅仅是农事,更是人心。

“诸位乡亲,”李昊提高声音,从怀里掏出那三亩地的地契,“这三十亩地,我李昊一人承包了!若是试种失败,这三亩地的产出,我全部分给大伙儿当口粮!若是成了,明年开春,我免费给每家每户分发稻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李昊拿我的信誉,换大伙儿一个尝试的机会。我不要你们出地,不要你们出力,只求你们,相信我一次。”

人群沉默了。王婶依旧抱着胳膊,一脸不信。但一些年轻的小伙子,眼中却燃起了希望。

最终,李昊带着几个愿意一试的年轻后生,在寨子后坡那块最肥沃的地上,播下了第一把占城稻的种子。

春雨贵如油。

播种后的第七天,当第一株嫩绿的秧苗破土而出时,整个寨子都轰动了。

那秧苗绿得发亮,茎秆挺拔,比粟米的幼苗精神了不止一星半点。王婶拄着拐杖凑过来,捏了捏那叶子,嘴里嘟囔着:“邪门……倒真邪门……”

但更多的村民围了过来,眼中充满了新奇和期盼。李昊请来了沈括,现场教学。

“育秧要浅插,”沈括蹲在田里,耐心地指导着,“水不能太深,保持一寸,让根能呼吸,但又不能断了水。就像照顾婴儿,要用心。”

李昊脱了外袍,也跟着下了田。泥水没过脚踝,冰凉刺骨,他却浑然不觉。他学着沈括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插入泥中,扶正,培土。阳光照在身上,汗水和泥水混在一起,他却觉得无比踏实。

这不仅仅是在种地,他是在播种一个希望。一个能让靖南营活下去,能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李昊只要有空,便会来田里。他看着秧苗一天天长高,抽穗,扬花。那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比旁边的粟米高出了一大截,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唱一首丰收的歌。

秋收的日子,天高云淡。

当第一镰刀割下占城稻的那一刻,整个后坡都沸腾了。

沉甸甸的稻穗被一把把割下,码成整齐的垛子。脱粒的木枷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山谷。

最后过秤时,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千二百斤!

整整一千二百斤黄澄澄的稻谷,堆在晒谷场上,像一座小金山。王婶捧起一把新米,放在鼻子下闻着,那股清香让她眼眶一热,泪水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她捧着稻谷,像个孩子一样哭出了声:“这稻子……这稻子比金子还金贵啊!”

李昊站在人群外,望着那座“金山”,心中百感交集。他转头看向沈括,只见这位平日里淡然的学者,此刻正眼含热泪,嘴角却带着欣慰的微笑。

沈括缓缓走过来,在田埂上,用树枝深深烙下四个大字:占城稻,救民命。

这个冬天,寨子里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白花花的大米饭。

王婶逢人就说:“我家那三亩地,头一回见这么好的收成!多亏了李公子和沈先生!”曾经反对最激烈的她,如今成了占城稻最忠实的拥护者。

开春,不用李昊催促,村民们自发地带着最好的酒菜,来到李昊的帅帐前,求他赐下稻种。那三亩试种田,也顺势扩大到了五十亩。

沈括在田埂上刻下的那四个字,被村民们用石块垒了起来,成了寨子里新的图腾。人们说,那是沈先生的神符,能保佑土地丰收,保佑村子平安。

李昊站在新翻的田地上,手握一把饱满的稻种。他知道,这小小的种子,不仅解决了靖南营的口粮问题,更在每个人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

有了粮,就有了兵。有了兵,就守得住家。

这一场“粮忧”的破冰,是靖南营走向兴旺的第一个脚印,也是李昊从一位将军,向一位真正领袖蜕变的开始。

喜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天无限基地快穿之盈满剑道至尊剑无双纯情校医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九十年代小奋斗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二次元日常物语甜宠贴身辣妻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洪荒之我不是哪吒三国:东归志!万界永仙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猎谍斗破后宫,废后凶猛大明第一臣大清之祸害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
经典收藏大明匹夫从伍千里开始三国第一狠人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朱门华章录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穿越三国,匡扶汉室!染谷君的异常我在古代逃荒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初唐峥嵘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我于历史中长生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特种兵之一夫当关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凤霸天下女皇威武司马老贼三国之献帝兴汉
最近更新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奋斗在激情岁月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我,刘协,三造大汉虞朝的故事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成长之红颜助我隋唐:家兄程咬金清史错位录鬼王爷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诗桐在这儿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txt下载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最新章节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