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古丽担任狙击教练的第七年,陈峰留下的那支凡士林终于见了底。最后一点油脂被她小心翼翼地涂在88狙的枪托上时,阳光正透过训练基地的窗户,在枪托的包浆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那光斑里,仿佛叠映着四代守护者的身影:陈峰蹲在戈壁滩上擦枪的专注,李响在雪地里据枪的沉稳,麦麦提修复裂痕时的虔诚,还有她自己第一次握枪时的紧张与坚定。
这天,总队组织“枪魂传承”主题展,阿依古丽带着那支空凡士林管、陈峰的狙击笔记,还有88狙来到展厅。年轻的战士们围着展台,盯着那支瘪下去的凡士林管,眼里满是疑惑:“阿依古丽教练,一支空管子,为什么也是展品?”
阿依古丽拿起凡士林管,指尖轻轻摩挲着管壁上的划痕——那是陈峰当年用牙齿咬开盖子时留下的痕迹,后来李响、麦麦提和她,都延续了这个习惯。“这里面装过的不是油脂,是时光密码。”她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温润,“陈峰前辈用它保养枪托时,想的是如何让枪扛过戈壁的风沙;李响参谋长用它时,想的是如何让枪在雪山精准击发;麦麦提所长用它时,想的是如何让裂痕里的包浆延续;我用它时,想的是如何把这份温度传给你们。”
她拧开空管子的盖子,让战士们凑近闻了闻:“你们闻,里面还有淡淡的油脂味。这味道,是陈峰前辈的体温,是雪山上的寒气,是戈壁里的沙尘,是边境村的炊烟——它藏着我们与枪、与这片土地的故事。”
一个叫热合曼的哈萨克族战士,伸手摸了摸凡士林管,突然问:“教练,现在有更好的保养油,我们为什么还要守着这支空管子?”
“因为它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保养枪,是如何对待枪。”阿依古丽把凡士林管递给热合曼,“陈峰前辈说,枪托要像对待老人一样细心,用体温焐,用耐心护。这空管子告诉我们,真正的传承,不是守着旧物不放,是守住旧物里的初心——对枪的敬畏,对使命的忠诚,对守护的坚持。”
展览结束后,热合曼找到阿依古丽,递上一支新的凡士林:“教练,我想把这支凡士林灌满,继续用它保养88狙,就像陈峰前辈他们那样。”
阿依古丽笑了,接过凡士林:“好,明天开始,你跟着我学擦枪——从如何调拌生漆填补枪托,到如何用羊脂滋养包浆,每一步都不能少。”
从此,每天训练结束,热合曼都会跟着阿依古丽,蹲在训练基地的院子里,用新的凡士林擦拭88狙的枪托。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枪托上的包浆越来越亮,那道裂痕仿佛也在时光里,变成了最珍贵的印记。
第35章 雪豹的“巡逻队”
热合曼跟着阿依古丽学习的第三年,成为了特勤中队的狙击手。他接过88狙的那天,阿依古丽带着他去了阿勒泰边境村——那里有他的同族牧民,有陈峰和麦麦提的墓碑,还有一群特殊的“伙伴”。
那天清晨,他们刚走到雪山脚下的投喂点,就看到三只雪豹正围着牛肉干进食。其中一只成年雪豹看到热合曼,突然抬起头,朝着他摇了摇尾巴——正是当年阿依古丽从羊圈里救出来的那只。
“它认识你。”热合曼惊喜地说。
“不,它认识这把枪。”阿依古丽笑着指了指他手里的88狙,“枪托上的温度,它能闻出来。陈峰前辈救过它的母亲,麦麦提所长救过它,我也救过它,现在,你是第四个人。”
热合曼蹲下身,慢慢把88狙放在地上。雪豹犹豫了一会儿,慢慢走过来,用鼻子蹭了蹭枪托,然后叼起一块牛肉干,放在他的脚边。
“它在感谢你。”阿依古丽说,“雪豹是雪山的精灵,你对它好,它就会对你好。我们守着边境线,也守着它们;它们守着雪山,也守着我们。”
从那天起,热合曼每次巡逻,都会带着牛肉干,去投喂点看看雪豹。渐渐地,雪豹们形成了一种习惯——只要听到88狙的枪声(热合曼训练时的试射),就会朝着巡逻道的方向跑来,跟在他身后,像一支特殊的“巡逻队”。
有次,热合曼在边境线发现了两个偷猎者,正背着猎枪,朝着雪豹的栖息地走去。他立刻举着88狙,趴在雪地上,瞄准偷猎者的腿。就在他准备扣下扳机时,身后突然传来雪豹的嘶吼声——三只雪豹从山林里冲出来,围着偷猎者,龇着牙,发出威慑的吼声。
偷猎者吓得魂飞魄散,扔掉猎枪,转身就跑。热合曼站起身,对着雪豹笑了笑:“谢谢你们。”
雪豹们围着他转了一圈,然后朝着雪山的方向走去。热合曼捡起偷猎者的猎枪,心里突然明白阿依古丽说的“共生”是什么意思——守护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是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人和这片土地,用信任编织的纽带。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阿依古丽,阿依古丽笑着说:“陈峰前辈当年救小雪豹时,就说过,雪山不会辜负守护者,动物也不会。现在,雪豹成了你的‘巡逻队’,这是对你最好的认可。”
热合曼在陈峰的狙击笔记里,写下了这段经历,还附上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他扛着88狙,身后跟着三只雪豹,雪山在他们身后,显得格外壮丽。他在照片旁写道:“枪守护山河,山河孕育生灵,生灵陪伴守护者。这,就是雪岭最动人的传承。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雪岭枪魂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