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秋天,艾克拜尔已经九十岁了。他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每天清晨准时到博物馆擦展柜,但他依旧坚持让家人推着轮椅,把他送到88狙的展柜旁,待上一两个小时。
小艾克拜尔已经长成了小伙子,成为了博物馆的正式讲解员,也是88狙的“第三代守护者”。他每天都会像爷爷当年那样,用那块传了三代的绒布,仔细擦拭展柜里的枪托;会像爷爷当年那样,给游客们讲88狙的故事,讲陈峰的日记,讲巡展的经历,讲格桑花的传说。
博物馆里的“宝贝”越来越多了:有艾连长退休后捐赠的军装,上面还留着巡逻时磨破的补丁;有古丽仙老师送来的学生作文集,里面记录着一代代孩子对“守护”的理解;有当年巡展时带回的《雪岭枪魂图》,经过岁月的沉淀,画面里的雪山和格桑花,愈发鲜活;还有一个特制的玻璃柜,里面装着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泥土和花瓣,每一瓶都贴着标签,写着捐赠人的名字和祝福。
这天,博物馆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是当年在深圳收到格桑花种的小男孩,如今已是一名大学生,他特意带着自己种的格桑花,千里迢迢来新疆,来看88狙。
“小艾克拜尔老师,您还记得我吗?”大学生手里捧着一盆盛开的格桑花,眼里满是激动,“十年前,您在深圳给了我一把格桑花种,我一直种着,现在花开了,我把它带来,送给老枪。”
小艾克拜尔笑着点点头,接过花盆,放在88狙的展柜旁:“谢谢你。老枪一定会很喜欢这朵来自深圳的格桑花。”
大学生趴在展柜旁,看着88狙的枪托,轻声说:“老枪,我来看你了。当年你教会我,守护不是遥远的事,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现在我是学校‘边疆公益社’的成员,我们经常组织活动,给边防连的战士们寄物资,给边境村的孩子们捐图书——这是我对你的承诺,对守护的承诺。”
小艾克拜尔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爷爷常说的话:“88狙的年轮,不是刻在枪托上的,是刻在人们心里的。每一个被它感动的人,每一个传承它信念的人,都是它新的‘年轮’。”
艾克拜尔坐在轮椅上,看着眼前的一切,眼里满是欣慰。他伸出颤抖的手,握住小艾克拜尔的手,轻声说:“好孩子,爷爷放心了。这把枪,这个魂,都交给你了。”
小艾克拜尔用力点头,眼眶泛红:“爷爷,您放心,我会像您和太爷爷那样,好好守护它,好好讲它的故事,让它的‘年轮’,永远不会褪色。”
当天下午,博物馆举办了“雪岭枪魂传承仪式”——小艾克拜尔从爷爷手里,接过了那块传了三代的绒布,接过了那本泛黄的“护枪笔记”,也接过了“88狙守护者”的责任。
仪式上,小艾克拜尔站在展柜前,声音洪亮地说:“今天,我从爷爷手里,接过了守护88狙的责任。我承诺,会像陈峰前辈那样,心怀信念;像麦麦提前辈那样,心怀热爱;像祖丽皮亚奶奶那样,心怀温柔;像爷爷那样,心怀传承。我会让88狙的故事,继续在雪岭之间回荡,在祖国大地流传;我会让雪岭枪魂的‘年轮’,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永不褪色!”
台下的观众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艾克拜尔的眼里,泛起了泪光。他看着展柜里的88狙,看着手里的绒布,看着眼前的孙子,突然觉得,岁月虽然带走了青春和热血,却带不走信念和传承——就像这把老枪,虽然历经沧桑,枪托上的“年轮”却愈发温润;就像这雪岭枪魂,虽然跨越岁月,却愈发鲜活。
仪式结束后,小艾克拜尔推着爷爷的轮椅,慢慢走出博物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博物馆的屋顶上,洒在远处的雪山上,洒在边境线的格桑花田上。
“爷爷,您看,”小艾克拜尔指着远处的雪山,“那座山,像不像88狙的枪托?”
艾克拜尔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雪山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轮廓依旧像极了88狙的枪托,山顶的积雪,像枪托上的包浆,温润而厚重。“像,”他轻声说,声音里满是感慨,“太像了。”
祖孙俩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夕阳,看着雪山,看着这片被守护的土地。展柜里的88狙,仿佛也在看着他们,看着这片土地,看着一代又一代人,把它的故事,把雪岭枪魂的“年轮”,续写下去。
枪托上的年轮会老,但守护的信念永远年轻;雪岭上的风雪会停,但枪魂的回声永远回荡。
这,就是88狙的故事,是新疆的故事,是祖国的故事,是一代代守护者用生命、用热爱、用温柔写下的,永不褪色的传奇。而属于它的下一道“年轮”,正被一双双年轻的手,轻轻刻下,永远流传……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雪岭枪魂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