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时后,阿强在虚拟世界的复活点睁开眼睛。
他猛地坐起身,双手死死抓住胸口的衣服,大口喘气。那种死亡的感觉还清晰地刻印在神经末梢:73毫米炮弹击穿bmp-1侧面装甲的瞬间,高温金属射流撕裂血肉的灼痛,肋骨在冲击波下逐根断裂的脆响,还有意识在黑暗中一点点消散时,那种想抓住什么却什么都抓不住的绝望。
复活点是一个灰色的混凝土房间,四周的墙壁上贴着破损的迷彩布,天花板上悬挂着昏暗的白炽灯。房间里此刻站着十二个人,都是刚刚在演习中阵亡的第七车组成员。
李建蹲在墙角,双手抱着头,肩膀在剧烈颤抖。他的嘴唇发白,眼神涣散,嘴里不停重复着同一句话:“肠子……我的肠子流出来了……我感觉到了……全都感觉到了……”
车长王刚靠在墙上,脸色铁青。他点了根虚拟的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在昏暗的灯光下缓缓上升。他的手在发抖,握着烟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泛白。
教官马克站在房间中央,双手抱胸,冷漠地看着这群刚从死亡中复活的新兵。他没有安慰,没有鼓励,只是等待他们自己平复情绪。
三分钟后,马克开口,声音冰冷:“站起来。”
十二个人挣扎着站起身。阿强的双腿还在发软,他扶着墙才勉强站稳。
“你们刚才在演习中全军覆没。”马克走到全息投影仪前,调出刚才战斗的回放画面,“现在复盘,找出你们的错误。”
屏幕上,战斗画面从上帝视角重新播放。红队车队沿着公路前进,阵型拥挤,车距不足三十米。蓝队的伏击位置选择得极其精准,地雷炸毁前车后,红队车队被迫停车,此时左侧丘陵和右侧废墟同时发起进攻,形成完美的交叉火力。
“第一个错误。”马克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红队的行进路线,“阵型。你们二十五辆车全部挤在一条路上,车距不足五十米,这是自杀式行军。正确的做法是分散成三路纵队,主路、左翼、右翼,互相掩护。这样就算一路遭遇伏击,另外两路可以立刻支援。”
他切换到另一个角度,那是蓝队指挥官的视角。屏幕上清楚显示,蓝队在伏击前派出了侦察小队,提前三小时在沿途布置了观察哨和地雷。红队的行进路线、速度、车辆数量,全部被蓝队掌握。
“第二个错误。”马克的声音更加严厉,“侦察。你们根本没有派出前哨侦察,直接大摇大摆地开进敌占区。在真实战场上,这种行为的结果只有一个:全军覆没。”
画面定格在第七车被击中的瞬间。蓝队的bmp-1从侧面废墟中冲出,炮口直指第七车的侧面装甲。从敌人出现到开火,只用了1.7秒。而第七车的炮塔从发现敌人到完成瞄准,用了4.3秒。
“第三个错误。”马克用激光笔在屏幕上画了一个圈,“反应速度。阿强,你的炮塔旋转速度慢了2.6秒。这2.6秒就是生与死的差距。装甲战的核心法则只有一个:谁先开火,谁就赢。”
他关掉投影,转身面对这群脸色难看的新兵:“你们现在知道了吗?蓝队那些教官为什么能赢?不是因为他们的装备更好,而是因为他们的战术素养碾压你们。他们知道在哪里设伏,知道什么时候开火,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而你们,只是一群会开枪的农民。”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进每个人的心里。阿强握紧拳头,指甲陷进掌心的肉里,但他什么都没说。
“现在,重新进入战场。”马克冷冷地说,“这次,你们的任务是生存十五分钟。能做到吗?”
没有人回答。
“我再说一遍。”马克提高音量,“能做到吗?”
“能!”十二个人齐声回答,但声音里满是不确定。
接下来的一周,五百名新兵在虚拟世界中经历了地狱般的训练。
他们学会了如何驾驶装甲车穿越复杂地形。如何在布满反坦克地雷的区域中,通过观察地表颜色、植被分布、土壤松软度来判断地雷位置。如何在遭遇地雷后,第一时间规避二次伤害,让后车绕开危险区域。
他们学会了如何用车载机枪压制步兵。pKt并列机枪的有效射程是一千米,理论射速每分钟六百发,但实战中必须控制点射,因为持续射击会导致枪管过热。阿强在一次训练中因为忘记控制射速,机枪在打出两千发子弹后炸膛,高温金属碎片射穿了他的左眼。那种疼痛让他在复活后呕吐了整整十分钟。
他们学会了如何在遭遇反坦克武器时紧急规避。RpG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每秒三百米,从发射到命中三百米外的目标需要一秒。这一秒就是生存窗口。驾驶员必须在看到火箭弹尾焰的瞬间急转弯,让炮弹擦着车身飞过。但急转弯会让车内的步兵被甩得东倒西歪,甚至摔断骨头。阿强见过一个驾驶员在规避火箭弹时急打方向盘,载员舱里的一名步兵被甩出舱口,摔在地上,颈椎当场断裂。
每一次死亡都是一次教训。被地雷炸飞,学会了如何识别地雷。被机枪扫射,学会了如何利用地形掩护。被炮弹击中,学会了如何保护薄弱的侧面装甲。
死亡、复活、再死亡、再复活。这个循环在七天内重复了无数次。
第七天晚上,阿强走出暗区训练系统时,他在现实中的身体已经瘦了五公斤。医疗站的体检报告显示,他的心率在过去七天的平均值是每分钟一百一十二次,血压持续偏高,肾上腺素水平超标百分之二百三十。
但他的数据也同时显示,他的反应速度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七点三,肌肉记忆强度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一点八,战术决策速度提升了百分之四十二点六。
林悦站在医疗监测室里,看着这些数据,在报告上写下评语:受训者阿强,第二周训练成绩评级b+,建议进入第三周特种作战训练。
9.第三周,训练内容再次升级。
五百名新兵不再进行载具操作训练,而是被分成五十支十人小队,每支小队配备一名盘古佣兵作为队长。他们要学习的,是真正的特种作战:渗透、破坏、暗杀、撤离。
这一周的敌人,不再是程序化的Npc,而是暗区中的真实玩家。
那些玩家,是在暗区世界中摸爬滚打了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老手。他们装备精良,战术老练,对地图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人类的智慧和狡猾,不会像Npc那样按照固定模式行动。
阿强所在的第七小队,队长是一个叫做列夫的俄罗斯退役士兵。列夫四十二岁,曾在车臣战争中服役,脸上有一道从额头延伸到下巴的刀疤。他的眼神冷峻,说话简洁,从不废话。
第一天,列夫把十个人召集在一起,在地图前布置任务。
“目标,北山废弃工厂。”列夫用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个红点,“那里被一个二十人的玩家小队占据,他们是黑金国际的成员,平均等级35级以上,装备四级防弹衣和改装武器。你们的任务是潜入工厂,摧毁他们的弹药库,然后安全撤离。”
阿强看着地图上那个红点,喉咙发紧。35级以上的玩家,意味着他们在暗区中至少存活了三百个小时以上。而阿强这些新兵,训练时间加起来不到一百小时。
“这个任务,完成概率多少?”有人问。
列夫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百分之五。”
房间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但如果你们能完成,”列夫继续说,“你们的战术素养将直接跨越到准精锐士兵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盘古集团要让你们对抗真实玩家。Npc再强,也只是程序。只有真正的人类对手,才能逼出你们的全部潜力。”
他站起身,拿起自己的ScAR突击步枪:“出发。”
十人小队在夜色掩护下接近目标。北山废弃工厂距离出发点八公里,他们必须穿越两片废墟区和一个掠夺者巡逻区。
列夫带队前进,每个人都压低身形,尽量减少噪音。阿强握紧手中的cZ807步枪,眼睛不停扫视周围。虚拟世界的夜晚极其真实,月光透过破碎的云层洒在废墟上,风吹过破损的建筑,发出低沉的呼啸声。
行进到第三公里时,列夫突然举起拳头,示意所有人停下。
“前方一百五十米,三个巡逻哨。”列夫压低声音通过通讯器说,“两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狙击手,解决暗处那个。突击手,等暗哨倒下后同时击毙明哨。三秒内必须完成,否则他们会发出警报。”
队伍里的狙击手是个叫做周凯的年轻人,二十三岁,曾经在果敢地区当过猎人,枪法不错。他架起SVd狙击步枪,透过瞄准镜观察目标。
“暗哨在废墟二楼,窗口位置,距离一百六十米。”周凯汇报。
“风速?”
“西北风,每秒三米。”
“修正射击角度,准备击发。”列夫看了一眼手表,“倒计时,三、二、一,开火。”
砰。
消音器将枪声压制到最低。一百六十米外,暗哨的头部爆开,身体向后倒去。
与此同时,两名突击手同时扣动扳机。明处的两个巡逻哨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被子弹击中头部,当场死亡。
“干得漂亮。”列夫站起身,“继续前进。”
队伍绕过巡逻区,又行进了四公里。凌晨一点四十分,他们抵达了距离北山废弃工厂五百米的位置。
列夫拿出一台小型侦察无人机,这是盘古集团生产的青鸟型号,巴掌大小,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无人机升空,在工厂上方盘旋,将画面传回列夫的战术平板上。
画面显示,工厂内部有二十三名玩家,分布在四个区域。主建筑二楼是指挥部,有五个人。一楼大厅是休息区,有八个人。东侧仓库是弹药库,有四个人守卫。北侧围墙外有六个人负责外围警戒。
“目标,东侧弹药库。”列夫在平板上标注出路线,“我们从南侧围墙翻进去,利用掩体接近弹药库,安装炸药后立刻撤离。整个过程不得超过八分钟,否则敌人的增援部队会赶到。”
他抬起头,眼神扫过每个人:“记住,这些玩家不是Npc。他们会判断,会思考,会设陷阱。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明白了吗?”
“明白。”十个人压低声音回答。
喜欢暗区伪装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暗区伪装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