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山会员系统”首次内测成功的那天,林墨在邻里中心的大会议室里挂起了一张全新的组织架构图。图上没有复杂的层级划分,只清晰标注着“核心决策组”与“四大职能部门”,每个岗位名称旁都留着空白,等待着合适的人填上名字——这是振山商业管理团队的雏形,也是连锁化发展的“中枢神经”。
核心决策组的成员无需过多讨论,林墨自然担任组长,统筹团队整体方向;周铁根作为外公的老部下,熟悉振山的精神内核,担任“文化顾问”,负责把控团队的价值观导向;苏梅和苏哲姑侄则分别以“财务总监”和“运营总监”的身份加入,一个管钱守底线,一个抓运营提效率。“决策组不搞一言堂,所有重大事项必须集体商议,最终拍板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符合街坊和侨胞的利益。”林墨在白板上写下“人心”二字,作为决策组的核心准则。
第一个敲定的职能部门是“社区服务部”,负责人毫无悬念是赵天磊。他带着应急配送队深耕社区多年,熟悉每一位独居老人的需求,也懂配送网络的搭建逻辑。部门职能除了统筹所有门店的配送业务,还新增了“邻里互助项目”,专门对接社区的养老、托幼需求。“我把配送队分成了‘日常组’和‘应急组’,日常组保证购物配送准时,应急组24小时待命,不管是深夜送药还是暴雨天救急,都能立刻响应。”赵天磊的工作计划里,还特意加入了“配送员培训计划”,要让每个队员都学会基础的急救知识和老人沟通技巧。
“供应链管理部”的负责人选,林墨力排众议推荐了刘胖子。不少人觉得他曾是振山的竞争对手,不够稳妥,但林墨看重的是他多年的供货商资源和接手鼎盛后的转变。“刘哥把鼎盛从破产边缘拉回来,靠的就是把供货商当成伙伴。供应链的核心是信任,你最合适。”林墨的信任让刘胖子热血沸腾,他当场立下承诺:“我一定把供应链管得明明白白,保证所有商品新鲜、实惠,绝不让任何劣质货进振山的门。”这个部门不仅负责统一采购和配送,还承担着老手艺商户的扶持工作,张婷的豆腐坊、陈小雨的丝绸店都将纳入供应链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与销售。
“侨胞服务部”的成立则是苏哲的提议,负责人由他和陈少峰共同担任——苏哲负责国内的服务对接,陈少峰则依托海外侨胞资源,搭建跨境服务网络。部门的核心职能包括侨胞特产采购与销售、侨胞返乡服务、老手艺跨境推广三大板块。“我们要让侨胞服务从‘零散对接’变成‘体系化保障’。”苏哲展示了部门的工作清单,从侨胞包裹代收代寄,到返乡后的住房打扫、创业对接,都有明确的服务流程,“陈叔已经联系了海外20多个侨胞商会,未来每个侨胞聚居区都将有我们的服务点。”
最后成立的“人才发展部”,交给了联盟超市的老方负责。这位经营超市二十年的老人,最懂“人”的重要性,也深受街坊信任。部门主要负责连锁门店的人才招聘、培训与考核,特别是“店长储备计划”,要从联盟伙伴和优秀员工中选拔培养人才。“我们的店长不用懂太多花哨的理论, but必须懂街坊、有耐心。”老方的培训计划里,除了运营知识,还特意加入了“振山故事课”,让每个新员工都知道外公的“守心”理念,知道振山不是普通的超市,是街坊的依靠。
团队成立仪式上,林墨为每个部门负责人颁发了特制的工作牌——牌身是老槐树的造型,背面刻着对应的部门使命,比如社区服务部的“守护每一份需求”,侨胞服务部的“联结每一份乡愁”。周铁根把外公的铜令牌放在会议桌中央:“这个令牌是老林的念想,现在交给你们这个团队。不管以后门店开得再多,规模做得再大,都别忘了这令牌背后的人心。”
当天下午,各部门就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室里讨论声、规划声此起彼伏,却井然有序。林墨站在走廊里,看着每个部门忙碌的身影,心里格外踏实。这个由老伙计、新人才、联盟伙伴组成的管理团队,既有多年的人情积淀,又有专业的运营能力,他们就像振山的根须,牢牢扎在社区的土壤里,为连锁化发展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振山商业管理团队”的门牌上,也落在林墨的脸上。她知道,团队的成立不是终点,是振山“社区共生”蓝图的新起点。有这样一群既懂专业又守初心的伙伴同行,不管未来遇到多少挑战,振山都能稳稳地走下去,把温暖和安心,送到更多人的身边。
喜欢外公的神秘遗产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外公的神秘遗产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