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爱吃莲子汤的憨包

首页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生子当如孙仲谋女帝太监最风流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史上最贪崇祯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崇祯聊天群去大明扶贫神话版三国我的姑父叫朱棣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爱吃莲子汤的憨包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文阅读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txt下载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章 内部整编,军政新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 内部整编,军政新章

三日后,惊雷营百人列阵于清水寨前,铁甲森然,火铳上膛,炮口如怒目般直指寨门。老槐立于斑驳的寨墙之上,风卷白发,手中紧握那枚祖传的青铜祭铃——这枚祭铃不仅是清水寨九代寨主的信物,更是权力与旧时代的象征。

他望向墙外黑压压的军阵,又回眸凝视寨中:孩童面黄肌瘦,眼神中透露出对饥饿的恐惧和无助;老者身着破旧的麻衣,蜷缩于茅檐之下,眼神中透露出无奈与绝望。田地里杂草丛生,龟裂的土地张着大口,仿佛在渴求着水分,井水干涸,只剩下几片枯叶在井底随风轻摇。那一刻,他仿佛听见了祖先的叹息,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没落;同时,他也听见了未来的呼唤,一种迫切要求改变的声音。

终于,他长叹一声,缓缓摘下头上的祖传银冠,双手捧起,郑重交予巡抚使李文。

“我……归附。”

话音落下,寨中一片死寂。老槐转身,走向那口百年古钟,举起铜槌,敲响三声——沉重、缓慢,如丧钟,送别一个时代;又似晨钟,唤醒一片沉睡的山河。

从此,清水寨,不再是孤悬于北境边缘的蛮荒之寨。 它,踏上了新生之路。

工分制初入清水寨,如一把锋利的犁,翻开了千百年来未曾松动的冻土。它带来的不仅是制度,更是对旧秩序的彻底重构。

起初,寨民们将信将疑,甚至抵触。

“干活换工分?工分能当饭吃?” “黑山坳那头说能换盐、换铁,可别是画饼充饥!” “我祖上三代都凭力气吃饭,哪需要什么‘记分簿’?这是把人当牲口使唤!”

更有族老在祠堂焚香祭祖,怒斥:“巡抚使是来断我祖制、夺我权柄的!”

但变革,从不因抗拒而止步。它如春雪消融,无声无息,却势不可挡。

青年石柱,原是寨中好猎手,箭无虚发。可山林封禁后,弓箭蒙尘,家中三口人靠野菜糊口,冬日无炭,妻儿瑟缩于草席之中。

他咬牙报名“北境道路工程”,每日清石、铺路、架桥,汗水浸透衣衫。巡抚使依规登记:

挖土一方:1工分

铺石百块:2工分

架设木桥一跨:5工分

三日辛劳,积得8工分。 他捧着工分簿,走进“北境物资兑换点”,换回:

精盐一斤(3工分)

铁斧一把(5工分)

妻儿的棉布两匹(赠品,首次兑换满5分)

当夜,石柱家灶火通明。铁斧劈开冻木,火星四溅。他抱着新斧,对妻子哽咽:“三十年了……咱家终于有把像样的斧头了。” 妻子用新盐煮了一锅野菜汤,孩子喝得一滴不剩,仰头说:“爹,这汤……有味道了。”

消息如风传遍山寨。次日清晨,道路工地上,已有数十人排队签到。 不是被逼,而是自愿。不是为命,而是为生。

旧日田地分散,耕作粗放,亩产不足百斤,百姓“种地如应付”。民政司推行“联产计分制”:

每亩定产基准:10工分

超产部分:按1.2倍计分

病虫害防治达标:额外+1分\/亩

采用新种(药王谷改良抗寒种):+2分\/亩

老农陈伯起初嗤之以鼻:“我种地时,你还在穿开裆裤!” 可当邻家因精细耕作,亩产超基准两成,得12.4工分,换得铁犁与“抗寒种”时,他坐不住了。

次月,他主动请巡抚使指导施肥,组织“互助组”,带领五户老农改良耕法:草木灰拌石灰防虫,粪肥堆垄增温,建蓄水池抗旱。

秋收时,亩产提升三成,全组人均得13.6工分。陈伯站在田头,捧起金黄的谷穗,老泪纵横:“我种了一辈子地,头一回觉得,力气没白费。”

他将第一袋新米供于祖坟前,低声说:“爹,咱家有余粮了,能活下去了。”

工分不止换物资,更可换“希望”。

义学入学:儿童满6岁,家庭累计工分达20分,可免费入学,学《算术》《地理》《北境史》《火器原理》。

医馆就诊:每10工分可换一次基础诊疗,重病可申请“工分贷款”,战后偿还。

老槐的孙女小禾患肺疾,高烧不退,寨中郎中束手无策。巡抚使为其申请“医疗工分贷”,先治病,后以劳役偿还。三月后,小禾痊愈,老槐亲自带队修路,还清“债务”。在修路的过程中,老槐从最初的勉强接受到逐渐理解这种制度的公平合理,看着孙女重获健康,他内心对工分制由抵触转为认同,并主动向其他寨民解释这项制度的好处,最终成为改革的积极支持者。

他站在新建的医馆前,对寨民说:“曾经,我们生病了只能无奈等死,感觉命运毫无希望。现在不一样了,工分能换医药,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的变化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对未来的期盼。

更令人动容的是,小禾康复后,主动报名义学,成为清水寨第一个识字的女孩。她每天放学后,帮父亲记工分簿,还教其他孩子写自己的名字。 有人问她:“你长大想做什么?” 她仰起脸,目光清澈:“我要当巡抚使,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

过去,寨中常为水源、田界斗殴,甚至有“血亲复仇”的旧习,仇恨代代相传。

工分制推行后,争斗少了,争分多了。

青年们比谁工分高,姑娘择偶也看“工分榜”。 “嫁人不嫁懒汉,工分低的,连盐都换不起!” 有青年为多挣工分,天未亮就去挑粪浇田,被笑称“工分疯子”,却引得众人效仿。

更有寨民自发组织“工分合作社”,集体开荒、修渠、养蜂,统一记分、按劳分配。在这一模式下,寨民们通过共同劳动获得工分,并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尽管初期面临一些组织和管理上的挑战:劳力协调常常出现矛盾,有人对记分公平性提出质疑。但通过不断调整和努力,他们设立专门的协调小组,负责合理安排劳力和监督记分过程,确保每个成员的付出得到公正评价。一年后,合作社人均工分达45,远超个体农户。他们用积攒的工分,换来了第一台水力磨坊,磨出的面粉比手工快十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

寨中开始流传新话:“工分不骗人,汗水不白流。”

黑山坳在清水寨设“工分结算点”,每月结算,可兑换:

盐、铁、布、药

农具、种子、火药

甚至可兑换“黑山银行”的“信用券”,用于跨寨交易

有商队途经,见工分体系运转顺畅,主动提出:“我们愿收工分,换中原丝绸、茶叶。” 工分,竟在北境边陲,悄然成为事实上的通货。甚至有邻寨人偷偷来清水寨打工,只为攒工分换铁器。

工分制不仅是经济制度,更是一场静默而深刻的社会革命。

过去,寨中一切由头人与族老掌控,百姓依附于宗族,资源分配暗箱操作。工分制推行后,资源由联盟统一调配,百姓直接与巡抚使对接,头人影响力大减。

老槐起初不甘,暗中阻挠记分,甚至煽动族老抵制。但当他的孙子因工分不足无法入学,而邻家孩子已能背诵《北境史》、画出“铁路蓝图”时,他终于醒悟。

他主动交出族谱,请求将“族田”纳入联产计分体系,并在祠堂当众宣布:“从今往后,清水寨的规矩,是联盟的规矩。”

那一刻,祠堂寂静,香火摇曳。老槐跪在祖宗牌位前,叩首三下:“列祖列宗,非我不孝,是我明白了——真正的守护,不是守旧,而是让子孙活得更好。”

工分制不分男女,只看劳绩。许多妇女参与纺织、育苗、医护,工分不输男子。

石柱之妻阿兰,组织“女子纺织组”,用新式织机织出细布,每匹计8工分。她一人月入30分,成为寨中“高收入者”。她用工分换了针线、书籍,还供妹妹上学。

寨中开始流传新话:“女人也能挣工分,谁说女子不如男?”更有母亲对女儿说:“好好干,将来也能当巡抚使。如今这工分制让女人的地位都提高了,咱有机会和男人一样,凭本事吃饭,当上巡抚使,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想当年,娘只能在家操持,如今你能走出去,为自己挣一份天地,真是托了新政策的福啊!”女儿听后,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义学开课首日,仅来七名孩童。老族老放话:“读书无用,不如种地。” 但三个月后,孩子们能写名字、算账目,甚至能画出“北境铁路规划图”。寨民们惊了。

陈伯的孙子在课堂上说:“老师讲,咱们北境要修铁路,要造铁船,要打回中原去!”

老人们听着,眼中有光,他们仿佛看见了一条通往远方的铁路,蒸汽机车喷吐着白烟,疾驰而过;又或是看见了巨大的铁船在江面上航行,汽笛声声,带来外界的繁荣与希望。这些曾是他们不敢想象的未来,如今却在林烨的带领下逐渐有了实现的可能。

年终,巡抚使李文呈报《清水寨整编成果》:

林烨阅罢,轻抚报告,对萧月瑶道:“你看,制度不是刀,却是最锋利的刀。它不杀人,却能斩断千年沉疴,重塑山河。”

萧月瑶微笑,望向窗外:“工分不是数字,是希望。是让每一个北境人,看见自己价值的尺度。”

林烨起身,望向远方风雪中的旗帜,那面黑底银雷纹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如战鼓,如号角。

“告诉各寨——”

工分制,不只是制度,更是北境新生的血脉。 它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看见自己的位置,握住自己的命运。

而清水寨,只是开始。 在北境的风雪中,四十八寨、三十六聚落,正一寸寸被这无形的制度之网,织入同一个命运共同体。

铁与火之外,制度,才是最深的根基。民心,才是最强的力量。而希望,就藏在那一页页工分簿的墨迹里,如同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悄然生长,终将破土而出,绽放成燎原之势,照亮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

(第五十一章完)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宋成祖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大清之祸害浴火焚神无上真身一品侍卫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覆手离婚女人图鉴肌肉影帝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快穿之盈满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纯情校医我靠穿书拯救世界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快穿:总裁攻略手册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大明第一臣我成了六零后
经典收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帝国联盟汉朝至上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歃血南唐晚来风穿越三国,匡扶汉室!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吕布有扇穿越门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贤王传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朱门华章录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极品妖孽兵王
最近更新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河葬谋杀三国精编版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反击皇宫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致诚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红头册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开局被妻妾们逼宫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穿越之边疆崛起华夏旌旗:全球俯首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爱吃莲子汤的憨包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txt下载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最新章节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