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黑风三煞”并借助李逍遥巧妙散播消息立威之后,源天阁所在的残焰峰,果然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发展期。周边区域那些原本蠢蠢欲动、或持观望态度的小势力和散修,在听闻了“黑风三煞”的凄惨下场以及关于源天阁阵法高深、阁主神秘的种种传言后,大都暂时收敛了心思,不敢轻易前来触霉头。这为凌曜提供了宝贵的、不受干扰的时间,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护山大阵的最后完善工作之中。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推演、调整和试验,消耗了大量珍贵的阵法材料,甚至数次因能量冲突而险些引发阵法反噬后,这一日,凌曜终于将这座融入了自己独特理解的“小周天星辰地火阵”彻底完善。
阵成之时,正值夜幕降临。残焰峰上空,原本被淡淡红雾笼罩的天际,忽然变得清澈起来。并非云雾散去,而是阵法之力影响了下方的空间。只见以残焰峰为中心,上方百丈虚空处,仿佛出现了一片微缩的、璀璨夺目的星空!无数细小的光点明灭闪烁,勾勒出玄奥的星辰轨迹,与九天之上真实的周天星辰隐隐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道道纯净清冷的星辉,如同受到无形力量的牵引,跨越空间阻隔,跨越阵法屏障,精准地垂落下来,汇入山峰之中。与此同时,凌曜布置在山体各处的引灵符文也被激活,将地底那温和了许多、却更加精纯的地火之力缓缓引导上来。清冷的星辉与温热的火脉之力,在阵法的核心节点相遇,并未像寻常水火那般冲突抵消,而是在凌曜精心构建的能量回路中,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奇异的阴阳平衡场域。
这股独特的场域笼罩了整个残焰峰。身处其中,不仅感觉仙灵之气的浓度显着提升,更有一股宁心静气、启迪智慧的道韵弥漫。在此修炼,吸收炼化仙气的效率大增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心神更容易沉静下来,进入深层次的悟道状态,对于一些功法瓶颈和神通关窍的领悟,有着意想不到的辅助效果。
李逍遥第一时间感受到了阵成后的巨大变化。他尝试在新建的练功场中打坐片刻,随即跳了起来,跑到正在检查最后几个阵基的凌曜身边,满脸兴奋地赞叹道:“老凌!你这手布阵的本事真是绝了!神乎其技啊!我感觉在这里面修炼,速度比在外面快了起码三成!而且脑子特别清醒,以前一些想不明白的剑诀变化,刚才好像有点头绪了!这阵法简直是个修炼加速器兼悟道外挂!”
凌曜看着眼前运转流畅、星光与地火之力和谐共存的阵法,脸上也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这座阵法,可以说是他飞升仙界后,将自身所学、所悟融会贯通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杰作。它不仅防御力远超寻常人仙级阵法,更兼具聚灵、辅助修炼、困敌、迷幻等多种功效,潜力巨大。
然而,他并未因此自满。站在峰顶,仰望真实夜空中那浩瀚无垠、仿佛蕴藏着宇宙终极奥秘的星辰大海,凌曜的心中思索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万道源体的本质是包容与演化,是模拟和驾驭天地间一切法则的雏形。仅仅依靠星辰和地火这两种力量,哪怕将它们结合得再精妙,也远远不足以发挥出这具体质真正的潜力。他需要去接触、理解、剖析并最终融合更多种类、更多属性的大道法则。
他想起了在下界时的经历。那是一个思想碰撞、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的浩然正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代表着秩序与刚正;兵家的杀伐战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体现着谋略与锐气;墨家的机关巧术,兼爱非攻注重实用,闪耀着智慧与创造;道家的自然无为,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蕴含着深邃与平和……这些在下界被视为思想流派的理论,在更高层次的仙界,是否都能找到对应的、更加具象化、力量化的“道”之体现?是否存在着专修浩然正气的儒仙?是否有着将兵法杀伐融入神通的战仙?墨家的机关术,在仙界是否演变成了更加神奇的傀儡术或炼器分支?
他将这个宏大的、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与李逍遥探讨。李逍遥虽然平时总是一副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模样,但心思实则机敏通透,他听完凌曜的阐述,眼睛一亮,立刻抓住了核心。
“我明白了!老凌,你的意思是,咱们这源天阁,不能光靠拳头硬、阵法狠来立足,还得有点‘内涵’,有点‘特色’?就像下界的大学问家,得兼容并蓄?或者说,咱们得像块超级海绵,不管什么属性的‘道’,只要有用,都能吸过来化为己用?”李逍遥挠了挠头,虽然比喻粗俗,却直指要害,“这想法够野,够大胆!不过仙界这么大,无奇不有,肯定存在各种各样奇奇怪怪、偏门却强大的传承。咱们可以多留个心眼,留意收集相关的功法秘籍、古老残卷,或者……嘿嘿,招揽一些身怀绝技但在别处混得不如意、被排挤的‘怪才’‘偏才’?”
凌曜赞许地点了点头:“正是此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融汇万法,方是‘源天’二字的真谛。这或许,也正是我这万道源体最正确、最具潜力的成长方向。一味追求单一力量的极致,反而可能限制了我的上限。”
自此,凌曜在每日例行的修炼和巩固阵法之余,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瑶光公主赠送的那枚“同心玉”,查询一些关于仙界不同道统、流派的基本信息。瑶光公主似乎对他的这个想法颇为赞赏和支持,虽然提供的多是一些非核心的、公开层面可查的资料,但也让凌曜对仙界的势力格局和主要修行流派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比如,仙界确实存在强大的儒门圣地,弟子以浩然正气淬炼仙元神通;有佛宗净土,讲究因果轮回,佛法无边;有纯粹的剑修仙域,一生唯剑,追求极致的攻击;也有庞大的丹道联盟和器宗协会,专注于炼丹炼器,影响力巨大。这些信息,为他未来的“纳百川”计划勾勒出了初步的蓝图。
另一方面,李逍遥则充分发挥了他长袖善舞、善于交际的特长。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在周边坊市采购日常物资,而是更加活跃地混迹于各个散修聚集的茶楼、酒肆和信息交流点。他不仅留意打听各种奇闻异事、秘境传闻、宝物出世的小道消息,更开始有目的地接触一些看起来身怀绝技、或因性格孤僻、或因所修功法特殊、或因得罪了人而混得落魄不得志的散修,暗中观察评估,为源天阁未来招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班底做准备。他的口头禅变成了:“多条朋友多条路,多个怪才多本书。”
平静而充实的日子悄然流逝。这一夜,月朗星稀,凌曜照例端坐于星辰阵的核心节点处打坐。他的心神沉浸在体内仙元的运转之中,同时分出一丝神识,尝试着将一缕极其微弱、源自下界文渊书院经历而感悟到的“浩然正气”的意境,小心翼翼地引导、融入自身那以星辰之力为主的仙元之中。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尝试,不同属性的力量稍有不慎便会冲突,但凌曜凭借万道源体的强大包容性和控制力,正在进行着前沿的探索。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同心玉忽然微微发热,传来了一阵清晰的神念波动。
凌曜立刻从深层次的入定中醒来,取出同心玉,神识沉入。瑶光公主清冷而清晰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讯息很短,却蕴含着重要的情报:
“凌道友,近期需留意北天仙域东南边境‘黑湮星带’之异动。据隐秘渠道消息,该区域近来空间波动异常,有不明势力频繁出没,其行事风格,疑似与‘暗影府’相关。彼等所图不明,但黑湮星带环境险恶,亦藏有上古遗留的零星秘境与特殊矿产。此次异动,或许暗藏凶险,亦可能伴随非常规之‘机缘’。望慎酌,若欲探查,务必做好万全准备,量力而行。”
黑湮星带?凌曜心中一动,立刻从储物戒中取出那份得自北天城坊市的、较为简略的仙界区域地图铺开。很快,他找到了位于北天仙域东南边陲的那片标记区域。地图上,那片星域被标注为暗红色,代表着危险与混乱。据说那里空间结构不稳定,时常出现小范围的空间裂缝和能量风暴,仙灵之气稀薄且狂暴,资源相对贫瘠,但确实盛产几种外界罕见的、用于炼制特殊仙器和阵盘的材料。因此,那里也成为了许多亡命之徒、探险家、以及躲避仇家的修士的聚集地,龙蛇混杂,秩序混乱。
暗影府竟然在那里有活动?他们想在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是建立了秘密据点?还是在寻找什么东西?瑶光公主所说的“机缘”,是指暗影府的目标,还是指黑湮星带本身可能出现的、因异动而显露的古老遗迹或宝物?
一系列疑问在凌曜脑中闪过。他敏锐地意识到,源天阁这段平静的发育期可能快要结束了。想要真正发展壮大,闭门造车、偏安一隅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主动走出去,融入仙界的大环境,在风雨、危机和机遇中搏击成长。黑湮星带的异动,无疑是一个切入点,虽然危险,但也是机会。
他将同心玉中的讯息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刚刚从坊市回来的李逍遥。李逍遥一听,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摩拳擦掌,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暗影府那帮阴魂不散的杂碎又在搞事情?正好!咱们去摸摸他们的底!老待在山上种地修炼,骨头都快生锈了!说不定还能顺手捞点好处,黑湮星带虽然乱,但好东西肯定也有不少!”
凌曜相对冷静许多,他沉吟道:“此事确需认真对待。暗影府非同小可,以我们目前的实力,绝不宜正面冲突。但暗中前往探查,了解敌情,若时机恰当,未必不能浑水摸鱼,获取一些资源或情报。这或许也是源天阁打响名号、积累实战经验的第一次外部行动。”
他做出了决定:“我们先不急于动身。待我将阵法最后几个节点彻底稳固,确保我们离开后山门安全无虞。你也趁这几天,多收集一些关于黑湮星带最近的具体情报,比如哪个区域异动最频繁,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危险地带和势力分布。”
“明白!”李逍遥干劲十足,“我明天就去几个大点的信息黑市转转,保证把消息打听清楚!”
源天阁的首次主动出击,即将拉开序幕。仙域的风云,正悄无声息地将这座新生浮空山上的点点星火,卷入更广阔的漩涡之中。前方的黑湮星带,等待着他们的,是未知的危险,还是期待的机缘?唯有亲身涉足,方能知晓。
---
喜欢我的大道在家乡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的大道在家乡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