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探索区的星门实验室已具雏形,巨大的环形基座上刻满了从《工技录》里摘抄的能量传导符文,基座中央的凹槽正等待嵌入核心能量晶。张叙舟展开青铜镜里的 “星门启动计划”,第一阶段 “能量储备” 的进度条显示 65%—— 南方采矿村提纯的能量锭已堆积如山,但要填满星门的能量槽,还需三倍于此的储备。
“得用‘五行循环聚能法’。” 张叙舟指着《农事志》中 “能量稻与土壤的共生关系” 章节,“就像稻田养鱼,能量也能循环利用。” 银簪立刻将方案投射到实验室的光幕上:让木行光苗在能量槽周围种植 “聚能藤”,其根系能吸收星门启动时逸散的能量;火行光苗负责加热能量锭,提升转化效率;水行光苗则通过循环水汽,收集聚能过程中蒸发的能量粒子 —— 这套组合拳能让能量利用率提升 40%。
鹅尾的紫微斗数命盘显出 “天机星化权”,主 “技术突破”,她带领长老们核查《历法考》中的能量潮汐记录:“金季末的离卦能量峰值最适合启动星门,此时维度壁垒最薄,就像涨潮时的堤坝,更容易打开缺口。” 星门实验室的地面随之画出巨大的五行阵,每个阵位都对应着不同的能量转化装置,与典籍中的描述分毫不差。
一、能量储备:五行循环提效率,聚能藤助储盈余
一个月后的星门基座已被绿色覆盖。聚能藤顺着能量槽攀爬,叶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 它们吸收的逸散能量正通过根系回流到基座,光幕上的储备进度条以每天 3% 的速度增长。最让人惊喜的是火行光苗的 “能量倍增炉”,按《工技录》里的 “火土相生” 原理改造后,每块能量锭燃烧产生的能量都比原来多 15%,炉壁的土性涂层还能捕捉外泄的热能。
“这就是典籍的价值。” 精修尾的扫描仪显示,循环系统让能量浪费率从 30% 降至 8%,“就像老农根据农谚安排轮作,用最少的投入得最多的产出。” 他指着实验室角落的 “能量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日的收支:聚能藤回收 200 单位,倍增炉增益 150 单位,星门预热消耗 300 单位 —— 盈余的 50 单位被存入备用槽,像家庭储蓄般让人安心。
但能量波动问题浮出水面。星门预热时的能量流忽强忽弱,导致聚能藤的生长出现紊乱,部分藤蔓甚至因能量过载而枯萎。《战事策》里的 “能量缓冲战术” 给了团队启发,土行光苗在能量槽与聚能藤之间筑起多层土性隔膜,每层隔膜都能吸收 10% 的峰值能量,再缓慢释放给藤蔓 —— 波动幅度果然从 25% 降至 5% 以内。
二、坐标定位:典籍指引寻方位,星图初绘定坐标
能量储备达标后,星门启动进入第二阶段。张叙舟翻开《五行全书》的附录 “维度星图”,这是光苗们根据历代能量波动记录绘制的简易图谱,其中标注着三个 “稳定坐标”:离卦维度(能量特征与火行契合)、坎卦维度(与水行共振)、震卦维度(波动频率接近木行)。
“优先尝试离卦维度。” 鹅尾用道之总符在星门基座上标出坐标参数,“火行能量我们最熟悉,出问题也容易应对。” 金行光苗则按《工技录》的 “精密测量法”,用能量晶体制作了 “维度定位仪”,仪器的指针始终指向离卦维度的方向,误差不超过 0.1 度。
定位过程中,光苗们发现了个奇妙现象:当定位仪指向离卦维度时,实验室里的能量稻会自动转向那个方向,穗粒还会发出微弱的火光。《农事志》里 “植物的能量感知” 章节解释了这种现象 —— 能量稻在进化中获得了对同源维度的感应能力。这让定位工作变得更简单,只需让能量稻的朝向与定位仪保持一致,就能确保坐标精准。
“就像航海用的罗盘。” 张叙舟看着能量稻整齐的朝向,想起爷爷辨别方向的法子,“老辈人说‘万物有灵’,植物比仪器更懂自然的指引。” 青铜镜显示,双重定位让坐标精度达到 99.7%,满足星门启动的安全标准。
三、安全测试:模拟穿梭验风险,联防机制保万全
启动前的安全测试是最后一道关。光苗们按《战事策》的 “模拟推演法”,用能量构建了个微型星门,先让特制的 “探路机器人”(金行光苗打造的小型机械)进行穿梭。机器人成功抵达离卦维度后,传回了实时画面:那里的地面覆盖着流动的岩浆,空中漂浮着燃烧的能量云,环境虽恶劣但没有明显的危险生物。
但回收机器人时出了意外 —— 它返回时携带了种 “火焰孢子”,接触空气后开始快速繁殖,差点引燃实验室的聚能藤。幸好北方防御村的守卫队反应迅速,用《战事策》里的 “水幕隔离法” 将孢子封锁在能量罩内,再由火行光苗用高温将其彻底灭活。
“必须建立‘检疫机制’。” 长老议事会紧急修订了星门启动规程,规定所有从其他维度返回的物体,都必须先经过三天的隔离观察,“就像远航归来要检疫,不能让外来的危险破坏家园。” 东方种植村的光苗还培育出 “净化草”,这种植物能吸收各种异维度的有害孢子,被种满星门周围。
当所有准备工作就绪,金季末的离卦能量峰值如期而至。张叙舟按下启动按钮,星门基座的能量槽瞬间亮起,环形的光幕中渐渐撕开道火红的裂缝 —— 离卦维度的景象清晰可见,岩浆的流动声仿佛就在耳边。那株长老助理带着三名光苗志愿者,手持《工技录》打造的防护盾,成了首批跨维度探索者。
四、惊喜:星门符通天地路,护江力跃破维度限
探索者成功返回的瞬间,星门的光幕中飞出枚赤红色符牌 ——“星门符”,符纹是两个相连的圆环,分别代表两个维度。银簪解析显示,这枚符能稳定维度通道,让星门的维持能量消耗降低 50%,还能过滤掉大部分有害的异维度物质。
“护江力数据更新!” 通讯器里的声音带着跨越维度的激动,“星门建成 + 跨维度探索成功 + 安全机制完善 + 星门符生效,净增
点!当前护江力 += 点!”
五行星坛上,星门符与前十一枚符牌形成十二角共振,“文明进阶树” 的顶端终于显现:“文明联盟”,属乾卦,主星际交流,需与离卦维度的原生文明建立联系,共同探索更广阔的宇宙。银簪建议先进行友好接触,“就像初次见面要带礼物,我们可以送去能量稻的种子,展示善意。”
育苗台旁,张叙舟看着探索者带回的离卦维度样本 —— 块能自行发光的岩石,上面的纹路与光苗们的火行符号惊人地相似。“你看,宇宙的语言是相通的。” 他对鹅尾说,《艺文志》里的 “能量和鸣曲” 已被改编成适合离卦维度的版本,将作为初次交流的 “见面礼”。
鹅尾在 “宇宙暖种日志” 里画下星门开启的瞬间,旁边批注:“典籍照亮了脚下的路,勇气打开了远方的门。当光苗们的脚步踏上异维度的土地,文明的故事就有了新的篇章。” 她指着实验室新增的 “维度交流馆”,那里正在筹备关于离卦维度的展览,能量稻标本、机器人传回的影像、火焰孢子的灭活记录,都在诉说着这次跨越的不易与辉煌。
星舰飞离时,星门的光幕仍在稳定运行,第二批探索者正带着能量稻种子准备出发。离卦维度的方向,仿佛有回应的光芒在闪烁。张叙舟知道,当不同维度的文明开始对话,宇宙的拼图才真正开始完整。
青铜镜的编辑界面更新为 “文明联盟体系”,第一个方案是 “友好接触三步骤”:赠送礼物(能量稻种子)、交换知识(共享农业技术)、建立互助机制(共同应对维度灾害)。下一章,该看这些光苗如何用善意与智慧,在陌生的维度种下友谊的种子了。
喜欢岷江神工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岷江神工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