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小禄子抱着六个木匣子走在宫里的路上。木匣子封得很严实。秦凤瑶带着四个东宫侍卫跟在他后面,手一直放在剑上。他们走得很快,脚步一样。
沈知意站在东宫门口。她穿着命妇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没有表情。她看了一眼小禄子怀里的匣子,伸手摸了摸袖子里的钥匙。这把钥匙是她昨晚亲自锁进暗格的,今天早上又亲手拿出来。
“把这些送到皇城外,交给周大人。”沈知意说,“等我进殿后,再让他递进去。”
小禄子点点头,跟着秦凤瑶快步走了。
沈知意转身回屋,换上朝服,一个人往宫门走去。路上没人说话,只有鞋子踩在石头地上的声音。
早朝已经开始了。文官和武官都站好了位置。贵妃坐在旁边的位置上,脸色平静。皇帝坐在上面,闭着眼睛,好像在休息。
大臣们说完边关粮草的事,沈知意突然从东宫的位置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
“臣妾有重要的事要禀报,关系到皇宫的名声,请皇上准许。”
大殿一下子安静了。贵妃睁开眼,看着沈知意。
皇帝也睁开眼:“什么事?”
“有人在宫里传谣言,说太子不是先皇后亲生的。”沈知意声音很稳,“这事已经传到外面,百姓都在议论。臣妾查到了证据,愿意当众上报。”
贵妃立刻说:“胡说!我是六宫之主,怎么会做这种事?太子是先皇后的儿子,谁都知道。你一个太子妃,竟敢在朝堂上说这种话,到底想干什么?”
沈知意不看她,只对皇帝说:“臣妾有六份证据,都封好了,请皇上过目。”
皇帝想了想,抬手说:“拿来。”
太监去外面取来匣子,一个个放在皇帝面前。皇帝让负责验印的官员上前查看。
第一个匣子里是一块烧焦的纸角。验印官比对后跪下说:“这个印章是贵妃的私印,是真的。”
第二个匣子里是一块布条,上面写着“十五夜宴后,再起流言”。验印官看了字迹和印章,确认说:“这笔迹和贵妃平时批公文的一样。”
第三个匣子里是尚食局的账本,记录李姑姑多次领了安神茶却没送去。户部的人翻了翻说:“这是原档,没改过。”
第四个匣子里是一份抄本,上面写着“让李氏去外面传话,说太子不是嫡出”。验印官拿出随身带的印谱一对。
“这个印章和贵妃的私印完全一样,没错。”
贵妃猛地站起来:“这些都是假的!我没写过这些东西!一定是有人陷害我!”
沈知意站着不动:“还有一个证人可以作证。”
秦凤瑶从队伍里走出来,抱拳行礼:“臣妾有话说。”
皇帝点头。
“守库的太监赵德全昨天晚上抓到一个想烧西库旧档案的宫女。那人穿的是永宁宫的衣服,名字叫赵德全。”秦凤瑶说,“赵德全现在被关在宫正司,随时可以审问。”
贵妃的脸色变了。
皇帝翻开那份抄本,手指停在“太子非嫡出”这几个字上。他抬头看贵妃:“你知道按祖制,这种罪该怎么罚吗?”
贵妃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你是六宫之主,不做好事,反而让人诽谤太子,这是大罪!”皇帝一掌拍在椅子上,“从今天起,扣你三年俸禄,关在永宁宫反省!没有召见不准出来!”
太监马上上前,把贵妃凤冠上的明珠串拿下来。那串珠子被收走,代表她的地位降了。
贵妃站在那里,脸发白。她想说话,可看到皇帝冷冷的眼神,最后没敢开口。
沈知意跪下:“谢皇上明察。”
秦凤瑶也跪下。
百官低着头,没人敢出声。
退朝后,小禄子一路跑回东宫。萧景渊正在廊下吃桂花糕,看见小禄子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的点心停在嘴边。
“怎么样?”
“成了!”小禄子把匣子一个个放下,“贵妃被罚了!三年没俸禄,还不能出永宁宫!皇上当着大家的面下的令!”
萧景渊没动,慢慢把剩下的半块桂花糕吃完。他擦了擦手,站起来走到院子里。
这时沈知意和秦凤瑶刚进门。两人看起来有点累,但眼神很清楚。
萧景渊走过去,一手搂住一个,轻轻抱了一下。
“不管我是谁的孩子,我只想和你们在一起。”他说完,松开手,转身回屋。
沈知意看着他的背影,走进书房。她把空匣子推回暗格,锁好。钥匙放回袖子里。
秦凤瑶站在院中,望着远处的永宁宫。屋顶在阳光下发光。
“关得住人,关不住心。”她说。
永宁宫里,贵妃坐在殿内。身边的宫人都被调走了,只剩两个老太监守门。角门上了锁,外面还有两个御前侍卫站着。
她手里捏着一小片纸,是昨晚没烧完的。边上是黑的,上面还能看清几个字:“……非嫡出”。
她把纸紧紧攥住,指甲掐进了手掌。
乾清宫里,皇帝坐在桌前。桌上摊着那份西库抄本。他坐了很久,最后起身走到墙边,看着一幅画像。
那是先皇后的画像。
他站了很久,低声说:“我把你的儿子护到现在,你看到了吗?”
东宫书房,沈知意吹灭蜡烛。月光照进窗子,落在桌子一角。
秦凤瑶解下佩剑,靠在墙边。剑鞘上还有灰。
她抬头看了看天。
天还没黑透。
喜欢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