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宪法大纲》如同一声惊雷,终究还是在冬日的北京炸响了。当那份盖着鲜红玉玺、宣告君权受限、议会将立、内阁负责的诏书明发天下时,整个朝野瞬间失声,继而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反应。
资政院(筹备处)里那些由各省推选上来的议员们欢欣鼓舞,视此为“千年未有之创举”,纷纷上表称颂“皇上圣明”。南方开明士绅和新兴商人群体也大多持欢迎态度,认为这为商业发展和地方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紫禁城内外,另一股力量却彻底被激怒了。
以肃亲王(善耆虽被圈禁,其子及党羽仍在活动)、礼亲王、镇国公载泽为首的宗室贵胄,以及众多倚仗旗籍特权、固守“祖宗成法”的满洲权贵和保守官僚,联名上奏,言辞激烈,痛心疾首,称此宪法“动摇国本”,“背离祖制”,是“自毁长城”,请求皇上“收回成命,诛杀蛊惑圣听之奸佞”。
奏折如同雪片般飞向养心殿,语气一封比一封严厉,甚至隐隐带着威胁的意味。
养心殿内,炭火噼啪。溥仪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反对奏章,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指尖微微泛白。李德全和小德张侍立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
“皇上,”徐世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宗室王公、八旗都统近百人,此刻正跪在乾清门外……哭谏。”
哭谏,这是前朝大臣们逼迫皇帝时就范的极端手段之一。
溥仪抬起眼,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乾清门外那黑压压跪倒一片、捶胸顿足、嚎啕“痛哭”的宗室勋贵。他能想象到那副场景,也能感受到那无声却沉重的压力。
这是他登基以来,面临的最直接、最庞大的内部挑战。这些跪着的人,不是奕匡那样的孤立的贪腐分子,而是一个盘根错节、利益攸关的庞大集团,是维系这个王朝统治数百年的根基之一。
动他们,就是动摇国本。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退了这一步,之前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牺牲,都将付诸东流。帝国将继续在腐朽的泥潭中沉沦,直到被虎视眈眈的列强彻底吞噬。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统领脸色惨白地冲了进来,甚至来不及行礼,便颤声禀报:
“皇上!醇亲王……醇亲王他……在府中遇刺!”
“什么?!”溥仪霍然起身,小脸瞬间煞白!
载沣遇刺?!在这个敏感的时刻?!
“王爷伤势如何?刺客可曾抓到?”徐世昌急声问道。
“王爷肩部中了一刀,伤势不重,但……但刺客身手极高,一击不成,便迅速遁走,未能擒获……只在现场,留下了……留下了这个……”侍卫统领双手呈上一物。
那是一枚打造精巧的——飞镖!与之前盒中那枚一模一样!
飞鸟!
溥仪的心脏猛地一缩!飞鸟刺杀载沣?为什么?是灭口?还是……苦肉计?
无数的疑问瞬间充斥了他的脑海。飞鸟与载沣的关系本就扑朔迷离,此刻载沣遇刺,飞鸟现身,让一切都变得更加诡异复杂。
是载沣自导自演,以苦肉计撇清关系,并嫁祸他人?还是飞鸟与载沣并非一体,甚至存在矛盾?亦或是……有第三方势力,在利用飞鸟的身份搅动风云?
乾清门外的哭谏声似乎隐隐传来,与载沣遇刺的消息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向着养心殿内的幼主笼罩而来。
内忧外患,明枪暗箭,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溥仪缓缓坐回龙椅,小手紧紧抓住冰冷的扶手。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朝堂之上,旧势力汹汹逼宫;宫闱之内,生父遇刺,迷雾重重;暗处之中,飞鸟如同鬼魅,意图难测。
他才六岁,这具身体里却要承载一个帝国最沉重的秘密和最危险的博弈。
李德全看着小皇帝苍白而隐现倔强的小脸,心疼得无以复加,忍不住低声道:“皇上,要不……今日就先……”
“不。”溥仪打断了他,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坚定。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乾清门的方向,一字一句地说道:“传朕旨意。”
“《钦定宪法大纲》,乃朕深思熟虑,为江山社稷、亿万生民所定之国策,绝无更改之理!”
“告诉乾清门外那些跪着的人,愿意跪,就让他们跪着!但若有人敢借此生事,冲击宫禁,煽动叛乱——”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丝凛冽的杀意,“以谋逆论处,格杀勿论!”
“另,加派侍卫,严密护卫醇亲王府。着太医全力诊治王爷伤势。刺客一事,由内务稽查司会同步军统领衙门,给朕彻查到底!”
他选择了最强硬的态度。无论是旧势力的逼宫,还是暗处的阴谋,他都不能示弱。一旦退缩,便是万丈深渊。
旨意传出,乾清门外的哭谏声似乎为之一滞。而醇亲王府的遇刺,更是给这混乱的局势,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血色和疑云。
这个冬天,注定无法平静。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