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总参谋部作战厅,巨大的电子沙盘已经更新。代表帝国军队的蓝色光点正从哈尔滨、齐齐哈尔、嫩江等枢纽城市,沿着铁路线和刚刚开辟的急造军路,如同汇入江河的溪流,不断向北疆边境的黑河、漠河方向汇聚。两支主要的蓝色箭头——代表第2集团军的第7摩步师和第6集团军的第19摩步师,其先头部队的光标已经非常接近预定集结区域。
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凝重地集中在沙盘上那片代表着维季姆河上游区域的、信息模糊的阴影地带。那里,只有一个孤零零的、不断闪烁的红色问号,标注着“雪鸮哨所”。
“陛下,前线最新报告。”蒋百里手持数份刚解译的电文,声音在空旷的作战厅内回荡。“第8集团军司令孙立人将军报告,其麾下第23边防团派出的三支武装侦察小队,均已抵达维季姆河外围。其中A小队在距离哨所遗址约三公里处,再次遭遇不明火力阻击,对方使用了至少一挺轻机枪和精准步枪,小队无法前进,有一名士兵腿部中弹,已后撤等待支援。”
教鞭点在沙盘上相应的位置,那里立刻亮起了一个代表交火的小小红色叉状符号。
“对方极其狡猾,利用林地和积雪隐蔽,打了就跑,绝不纠缠。其战术风格……与帝国陆军训练的丛林突击队有相似之处,但更加诡谲,善于利用环境设伏。”蒋百里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敌人不是乌合之众,而是精锐。
“b小队和c小队尝试从侧翼迂回,但该区域地形复杂,河流尚未完全解冻,沼泽密布,进展缓慢。目前尚未发现‘雪鸮’哨所幸存人员的确切踪迹,也未与哨所主体建筑建立视觉接触。”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失踪的士兵生死未卜,敌人的难缠程度超出预期,恶劣的地理环境极大地限制了帝国军队的机动和侦察能力。
“空军的高空侦察呢?”溥仪皇帝坐在沙盘旁的指挥席上,手指交叉置于身前,语气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下涌动的暗流。
空军副部长李振声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惭愧与焦虑:“陛下,气象条件持续恶化。维季姆河上游区域被大面积低云覆盖,伴有强侧风,‘狂风’侦察机两次尝试突入,均因能见度低于安全标准和强烈气流被迫返航。我们……我们失去了对目标区域的空中监视。”
屋内的气氛几乎凝固。失去了天空之眼,意味着前线部队几乎成了瞎子,只能依靠地面侦察一点点摸索,而敌人则隐藏在暗处,占据着地利。
“日本人的反应呢?”皇帝的目光转向了刚刚放下专线电话的孙文。
孙文总理脸色铁青:“陛下,四十八小时时限已到。日方不仅没有做出任何合理解释和道歉,其外务省反而再次发表声明,措辞比之前更为强硬。他们声称有‘确凿证据’显示,帝国军队‘蓄意越境’,‘挑衅并攻击’了日本平民,造成了‘严重伤亡’,并扬言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侨民与利益’的权利。同时,他们要求国际社会介入调查,试图将水搅浑。”
“无耻!”萨镇冰猛地一拍桌子,这位老成持重的海军元帅也动了真怒,“他们这是恶人先告状!想把我们拖入外交泥潭!”
“不仅如此,”蒋百里接口,他的教鞭移向了朝鲜半岛方向,“总参二部(情报局)紧急密报,驻朝鲜的日本‘朝鲜军’(更正:并非已不存在的关东军),其下辖的第19、20师团,有异常调动迹象。部分部队正在向鸭绿江和图们江方向移动,后勤物资的输送量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增加了三倍。其驻元山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战机起降频率也显着增加。”
压力,正从多个方向向帝国涌来。北疆的僵局与损失,外交上的倒打一耙,以及朝鲜军(Japanese Korean Army)显而易见的军事威胁。日本人的意图很明显,利用北疆事件牵制帝国主力,同时在南线施加压力,迫使帝国两面作战,或者至少分散精力。
溥仪缓缓站起身,走到了巨大的远东地图前。他的目光扫过北疆那片广袤的阴影,扫过朝鲜半岛,最终落在了日本本土。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让朕退缩?就能让帝国屈服?”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敲击着每个人的神经。
“陛下,”蒋百里沉声道,“前线指挥官孙立人请求,授权投入团级规模的部队,对维季姆河上游敌军据点发动一次强力的武装侦察,或称……试探性进攻。以摸清敌人虚实,并尽全力搜寻‘雪鸮’哨所同袍。”
这是一个关键的决策点。小规模侦察受阻,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尚未完全就绪,但士兵的生命和帝国的尊严每分每秒都在被消耗。
溥仪沉默了片刻,目光锐利如刀。他没有直接回答蒋百里的请示,而是转向了蔡锷:“蔡卿,第7、第19摩步师,还需要多久能完全展开并形成战斗力?”
“陛下,至少还需要七十二小时,才能完成全部重装备卸载、部队休整和攻击前的最后准备。”蔡锷准确回答。
“海军方面,”皇帝看向萨镇冰,“北海舰队实弹演习情况如何?潜艇就位了吗?”
“舰队已按计划前出至指定海域,演习正在进行,对日本海形成了有效威慑。十二艘‘蛟龙’级潜艇已全部进入预设伏击阵地,严密监视日本海军主要航道。”萨镇冰回答。
“空军,想办法,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给朕拿到维季姆河上游的清晰照片!哪怕只有一张!”溥仪对李振声下令,语气不容置疑。
“是!臣亲自去哈尔滨督战,组织敢死飞行员,利用云层间隙强行突防!”李振声咬牙领命。
最后,皇帝的目光回到了蒋百里和孙立人的请示上。
“告诉孙立人,”溥仪做出了决断,“朕给他授权,可以动用不超过一个加强营的兵力,配属必要的炮兵和工兵,对维季姆河上游敌占区,发起一次‘火力侦察’。目的有三:一,不惜代价,查明‘雪鸮’哨所情况;二,捕捉俘虏,确认敌军身份和番号;三,试探敌军火力配置和防御体系弱点。”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但告诉他,这不是总攻!是侦察!朕要的是情报,不是鲁莽的牺牲。让他给朕把握好分寸!同时,命令第7、第19摩步师加快速度,总攻时间,定在七十二小时之后!届时,朕要听到北疆的捷报!”
“是!”蒋百里凛然应命,立刻走向通讯台,准备向黑河前指发送这至关重要的命令。
“孙总理,”溥仪又看向孙文,“继续在外交层面与日本人周旋,同时,启动对欧美国家的舆论宣传,揭露日本在北疆的侵略行径。我们要争取国际舆论,至少是让某些国家保持中立。”
“臣明白。”
一道道指令,如同精确的齿轮,再次推动了帝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北疆,一场营级规模的火力侦察即将打响,其结果将直接影响七十二小时后那场旨在雷霆扫穴的总攻。而在南线,日本朝鲜军的虎视眈眈,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帝国必须分兵防备。
战争的序幕,正在以一种充满未知与血腥的方式,缓缓拉开。孙立人的刀将如何落下?维季姆河的林海雪原中,究竟隐藏着多少日本精锐?而那失踪的五十七名士兵,他们的命运究竟如何?
所有的答案,都埋藏在北疆即将到来的枪炮声中,等待着下一章的揭晓。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