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亚特兰缇斯执政厅的石墙上,昨夜新挂的融合图腾还沾着晨露——左侧是亚特兰缇斯的源晶纹路,右侧是考拉帝国的星际飞船图案,中间缠绕的藤蔓象征着两个文明的交织。苏朗伽与劳拉德尔分坐长桌两端,两侧分别坐着亚特兰缇斯的部落长老、工匠代表,以及考拉帝国的技术员、学者,石桌上摊开的兽皮卷与数据面板并置,透着一种新旧碰撞的微妙和谐。
“我们的木屋还剩三成需要重建,农田的灌溉渠也被战火炸毁。”火裔族长老率先开口,枯瘦的手指点在兽皮卷的“家园重建图”上,“需要你们的机械工具帮忙挖掘渠沟,也想知道你们的‘土壤检测仪’能不能分辨适合种麦种的土地。”
劳拉德尔身旁的技术员立刻点头,调出数据面板上的“简易机械手册”:“我们有十台小型挖掘机械,还有三台土壤检测仪,都可以借给你们用。但…我们的人大多只会按流程操作,要是出了故障,可能修不好。”
苏朗伽看向对面的埃拉,想起基地学校里孩子们依赖机器的模样,轻声提议:“不如我们做个交换?你们派技术员教我们用机械,我们派工匠教你们修工具——亚特兰缇斯的工匠,靠听声、摸纹,就能找出工具的毛病。”
话音刚落,考拉帝国的语言学者立刻附和:“我们还想学习你们的语言表达!现在基地的人连‘形容晚霞’都说‘红色的天’,连句‘晚霞像烧红的羊毛’都想不出来。”
阿丽斯笑着补充:“那我们也想学你们的‘基础电路知识’,部落的陶窑要是能装个温度控制器,就不用整夜守着看火候了。”
双方的需求在石桌两端碰撞、融合,最终达成共识——每日各派20人参与对方工作:亚特兰缇斯的农耕者、工匠去基地学习科技,考拉帝国的技术员、居民来新亚特兰学习传统技能。当苏朗伽与劳拉德尔在协议上分别按下部落图腾印与帝国徽章时,石墙外传来了孩童的笑声,晨光正透过石缝,在协议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当天上午,阿丽斯就带着10名考拉帝国居民走进了新亚特兰的农田。田埂上还留着未清理的战争碎石,却已开垦出几片整齐的菜地,翠绿的耐旱麦种刚冒出新芽,在风中轻轻摇晃。阿丽斯蹲下身,手指插进土壤里,再抬起来时,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你们看,土壤捏起来能成团,松开又能散开,就是适合种麦种的湿度。要是一捏就碎,就得浇水;要是粘在手上甩不掉,就会烂根。”
帝国居民们学着她的样子蹲下身,有人把泥土捏成了球,却不知道怎么判断;有人直接抓了一把干土,疑惑地问:“这样…算能散开吗?”阿丽斯没笑,只是拿起一块陶片,舀了些水洒在干土里,演示如何调节湿度。其中一名叫莉娜的居民,之前在基地只负责给虚拟农田浇水,此刻摸着真实的泥土,眼中满是新奇:“原来土壤是暖的,不像面板上的数字,冷冰冰的。”
转到菜地另一头,阿丽斯指着一片麦叶上的小洞:“这是蚜虫咬的,要是不处理,整片麦子都会被啃光。”她从腰间的布囊里掏出晒干的艾草,揉碎了撒在麦株旁,“艾草的味道能赶跑蚜虫,比你们的‘农药喷雾’更安全,还能当肥料。”
莉娜学着她的样子撒艾草,却不小心把整株艾草都扔了进去,阿丽斯笑着帮她捡起来,重新揉碎:“慢慢来,多试几次就会了。我们部落的孩子,五岁就会帮着认虫害,都是练出来的。”
与此同时,新亚特兰的工匠坊里,埃拉正拿着一台“简易钻孔机”,给围坐的亚特兰缇斯工匠演示。青铜锻造的工匠坊里,石锤、陶轮与金属机械并存,埃拉按下钻孔机的开关,机器发出“嗡嗡”的声响,工匠们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他们习惯了用石钻慢慢打磨,从未听过这么大的动静。
“这台机器能在木头、石头上钻孔,比手工快十倍。”埃拉拿着钻孔机对准一块木板,想演示如何操作,却忘了切换钻头型号,结果钻头卡在木板里,怎么拔都拔不出来。工匠坊的组长托尔忍不住笑了,走上前,用石锤轻轻敲了敲钻头侧面,再一拔就拔了出来:“机器也像石钻,得顺着木纹的方向来,不然就会卡住。”
埃拉红着脸,调整好钻头型号,这次终于顺利钻出了孔。托尔看着木板上整齐的圆孔,伸手摸了摸:“这机器确实好用,要是早有它,我们打造木屋的梁柱能快不少。”他拿起一把石凿,递给埃拉,“你试试用这个凿榫卯,比机器钻的孔更结实,就是费力气。”
埃拉握着石凿,学着托尔的样子往木头上凿,却不小心凿偏了,在木头上留下一道歪歪扭扭的痕迹。工匠们都笑了,托尔却耐心地握着她的手,教她如何调整力度、对准木纹:“别急,我们的老工匠,学凿榫卯要练三年才能出师呢。”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农田与工匠坊里的交流还在继续。阿丽斯带着帝国居民给麦种浇水,有人不小心把水浇多了,阿丽斯就教他们用陶片挖沟排水;埃拉跟着工匠们学打磨陶器,虽然捏出来的陶碗歪歪扭扭,却比机器制作的多了几分温度。
最热闹的是工匠坊的角落,亚特兰缇斯的陶匠正在教帝国居民捏陶土。一名叫凯尔的技术员,之前只会用3d打印机制作模型,此刻双手沾满陶土,捏出来的“陶罐”像个歪歪扭扭的泥团,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原来手工做东西这么难,比按面板上的‘打印’键难多了。”
陶匠笑着帮他调整形状:“不难,多捏几次就好了。你看,这陶罐的肚子要圆一点,才能装更多水;口要窄一点,水才不容易洒出来。这些不是机器教的,是我们祖祖辈辈种庄稼、存粮食练出来的。”
凯尔点点头,重新捏起陶土,这次虽然还是不完美,却比之前好了不少。他看着自己手中的泥团,突然说:“以前觉得机器什么都能做,现在才发现,手工做的东西,手里有温度,心里也踏实。”
傍晚时分,双方参与交流的人在执政厅前集合,准备返回各自的住处。阿丽斯看着莉娜手里攥着的艾草,埃拉看着托尔送给她的小陶碗,苏朗伽与劳拉德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
“今天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我把艾草当杂草拔了,莉娜把浇水的陶壶拿反了。”阿丽斯笑着说,“但我们都学会了新东西,她知道了怎么认虫害,我知道了怎么用你们的‘湿度计’。”
埃拉也补充道:“托尔教我凿榫卯,我教他用钻孔机。虽然一开始鸡同鸭讲,比如他说‘木纹要顺’,我半天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慢慢比划着,就懂了。”
劳拉德尔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想起基地图书馆里那本《考拉帝国语言史》,里面写着“语言的本质是连接”。他笑着说:“以后每天都这样交流,不出三个月,我们不仅能学会彼此的技能,还能学会彼此的‘心’——比机器更重要的,是愿意理解彼此的心。”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执政厅的石墙上,融合图腾在光线下泛着温暖的光。参与交流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着,有的在讨论明天要学的技能,有的在分享今天的趣事,有的甚至已经开始用对方的语言笨拙地交流。苏朗伽和阿丽斯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满是希望——他们知道,和解不是靠一份协议,而是靠这些日常的交流,靠每一次耐心的比划,靠每一个带着温度的手工制品,靠两个文明慢慢靠近的心。
夜色渐浓,新亚特兰的篝火再次燃起,考拉帝国的居民也加入了进来,和亚特兰缇斯的族人一起烤着麦饼,唱着歌谣。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像一道温暖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也连接着两个曾经对立,如今却愿携手同行的文明。
喜欢亚特兰提斯遗落的荒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亚特兰提斯遗落的荒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