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首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古玉穿越公子崛起崛起1892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郭嘉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明日传奇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神话版三国扛着AK闯大明大唐极品帝婿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全文阅读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txt下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9章 农庄希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初冬的寒意逐渐加深,京西山谷中那第一炉铁水奔流的炽热与轰鸣,仿佛一道遥远而有力的背景音,隐约传到了数十里外的京畿皇庄。这里没有冲天的烟柱和金属的撞击声,只有一片在严寒中顽强孕育着生机的土地,以及一种更加深沉、关乎天下人肚皮的希望,正在覆盖着薄雪的田垄间悄然萌发。

徐光启裹着一件厚实的棉袍,须发上沾着清晨的霜华,如同一位最普通的老农,每日雷打不动地巡视在那片被格外精心照料的“试验田”区域。与西山钢铁厂那宏大而迅猛的工业突破不同,农业的变革更加细微、缓慢,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耐心守护与顺应天时的智慧。而此刻,他守护的,是陛下寄予厚望、号称能活人无数的海外新作物,是大明应对天灾人祸的又一重保险。

暖棚之内,与外面的萧瑟形成了鲜明对比。利用地火龙和覆盖的桐油纸勉强维持的温度,虽不足以让万物生长,却成功地为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了一个抵御北国严寒的避难所。来自闽省的老农陈老汉,正带着几个挑选出来的伶俐后生,小心翼翼地在畦垄间忙碌。

“徐大人,您看这蕃薯藤,”陈老汉指着一排已经成活、甚至抽出些许新嫩枝叶的藤蔓,脸上带着庄稼人特有的、看到生命茁壮成长的喜悦,“北地天寒,长得是慢了些,但总算是活下来了!只要熬过这个冬天,来年开春,便能剪藤扦插,一亩地就能扩出十亩来!”

徐光启蹲下身,仔细查看着藤蔓的色泽和长势,又用手轻轻拨开表层的土壤,检查下面的块茎是否开始孕育。他满意地点点头:“陈老哥辛苦了。此物耐瘠抗旱,若能在此地扎根,实乃北地百姓之福。需详细记录其每日生长情形,尤其是夜间低温时的状态。”

在另一座暖棚里,玉米的幼苗也已破土而出,展现出一种不同于本土粟米的、更加宽大而坚挺的绿色叶片。徐光启注意到,有些幼苗的叶片边缘略显焦黄。

“此为何故?”他询问负责照看玉米的弟子。

弟子连忙回禀:“老师,前日天气骤晴,棚内温度过高,弟子等疏忽,未及时通风,致使部分幼苗叶缘被热气灼伤。已按您吩咐,白日注意开窗透气,夜间加盖草帘保温。”

徐光启并未责备,只是叮嘱道:“切记,此物来自南方,喜暖畏寒,亦不耐骤热。棚内温度需勤加观测,维持在适宜区间,过高过低皆不可。”他拿起炭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下:“玉米,性喜温,需通风,忌闷热。”

至于土豆,则被种植在另一处特意选定的、排水良好的坡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草秸和干土以保温防冻。目前尚看不出什么,只能等待来年春天,看那埋藏在地下的块茎,是否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除了这些引人注目的新作物,皇庄内更大范围的“以工代赈”和农业改良,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数万流民在皇庄的组织下,不仅安然度过了最初的生存危机,更通过参与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学习使用新式曲辕犁和区田法,逐渐从一群绝望的饥民,转变为掌握了一定技能、对土地重新燃起希望的劳动者。

一个名叫周老四的流民,此刻正和其他几人一起,在农事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利用新修的支渠,为一片冬小麦田进行越冬前的最后一次灌溉。他动作虽然还有些生疏,但神情专注,因为他知道,这片麦田里,有他家未来租种的一份希望。

“周老四,水不能太大,漫了畦垄反而不好,要细水长流,让地喝透就行!”农事官在一旁指点着。

“哎,晓得了,官爷!”周老四连忙调整着水口的大小。他想起几个月前,自己还带着家人蜷缩在破庙里,等着不知何时会来的施粥,如今却能在这皇庄的土地上,为明年的收成出力,心中充满了感激与踏实。

然而,农业的希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一日,天空阴沉,北风骤紧,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寒流席卷了京畿地区。尽管徐光启早已下令做好防寒准备,但当夜气温还是骤降,超出了暖棚的保温极限。

次日清晨,徐光启急匆匆赶到试验田时,心顿时沉了下去。只见几处保温稍差的暖棚边缘,那些最娇嫩的甘薯藤尖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冻伤萎蔫,部分玉米幼苗也被冻得叶片发黑。陈老汉和几位弟子正焦急地抢救,用准备好的草帘、旧棉絮加紧覆盖。

“快!将所有备用草帘全部用上!在棚内生几处炭盆,但要小心烟火,务必留人看守!”徐光启强自镇定,立刻指挥应对。他知道,这是新作物引种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考验。

忙碌了大半天,损失总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这次寒流无疑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徐光启站在田埂上,望着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又顽强挺立的幼苗,心中感慨万千。

“老师,此番损失,皆是弟子等疏忽……”一位弟子面带愧色。

徐光启摆了摆手,打断了他:“非尔等之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吾等引种新物,本就是逆天时而动,行前人未行之事。有挫折,方知其中艰难,方能积累经验。”他指着那些受损的植株,“记下,甘薯藤耐寒极限约在……玉米幼苗霜冻反应……此为宝贵数据,千金难换。”

他转身,对众人说道:“农事之道,在于精耕细作,亦在于顺应与抗争。今日之寒,是教训,亦是提醒。它告诉我们,欲让这些海外祥瑞扎根中土,非仅靠一腔热忱即可,需更精心的呵护,更详尽的数据,更稳妥的法子。”

尽管遇到了挫折,但皇庄之内,希望的火种并未熄灭,反而在应对困难的过程中燃烧得更加坚韧。新作物的幼苗在精心照料下,大部分得以幸存,继续它们艰难的北国适应之旅;流民们通过劳动,不仅获得了温饱,更看到了凭借双手创造未来的可能;而徐光启和他的弟子们,则在一次次观测、记录、失败与成功的循环中,不断完善着那部未来的《农政全书》,为大明的农业变革,积累着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这里的希望,不似铁水奔流那般炽烈夺目,却如同泥土下的根须,沉默而坚定地向着深处蔓延,等待着破土而出、滋养天下的那一天。

(本章完)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九州我为王锦衣御明英雄联盟:我的时代朝阳警事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斗破后宫,废后凶猛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神剑无敌系统我靠穿书拯救世界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剑道至尊剑无双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糜汉悍明生子当如孙仲谋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无上真身从公里外的桃花坞开始妖妃其实是药引
经典收藏大宋说书人人在三国也修真帝国联盟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绝色冷妃镇国二公子骑砍三国之御寇浪子列国历险记大明匹夫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生子当如孙仲谋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绝对荣誉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岭南宗师汉朝至上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初唐峥嵘
最近更新神女转世,平定四方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谋杀三国精编版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开局被妻妾们逼宫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txt下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