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发现沙金并可能存在大型金矿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尽管朱由检在接到捷报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严格的封口令,仅限于核心重臣小范围知晓,但那股源自黄金本身的、几乎能扭曲人心的巨大诱惑力,依旧透过宫墙和衙门厚重的帷幕,化作丝丝缕缕难以完全抑制的躁动,在帝国最高层的权力圈子里隐隐弥漫。
紫禁城,文华殿后殿。此地比乾清宫更为私密,此刻殿内仅朱由检、内阁首辅周延儒、新任兵部尚书(原枢密副使转任)、户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刚刚晋爵不久的靖海伯郑芝龙等寥寥数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凝重的奇特气氛。那盒来自万里之外的沙金样本,就静静地放在御案的一角,在宫灯柔和的光线下,闪烁着不动声色却足以撼动人心的光芒。
“陛下,”户部尚书率先开口,声音因为激动而略显沙哑,他的目光几乎无法从那盒金砂上移开,“若澳洲金脉确如沈廷扬所报,储量可观,则实乃天佑大明,国库自此充盈矣!然,金矿之利,亦如猛火,驾驭不当,反噬自身。臣以为,当立即组建皇家矿务勘探队,由工部、户部联合格物院,选派绝对可靠之干员,携最新勘探器械,乘下一批前往新金陵镇的补给船队出发,务必尽快探明金矿分布、储量及开采难度!同时,应即刻拟定《澳洲矿产专营律》,明确规定所有贵金属矿藏皆属皇室内帑与国库所有,严禁任何形式的私采、盗挖!违者,以谋逆论处!”
他的提议核心明确而强硬:黄金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必须成为巩固国本、支撑皇帝宏图大业的利器,绝不能流入民间,成为动荡的根源。
工部尚书随即补充,眉头紧锁,显然考虑到了实际操作的困难:“陛下,户部之言甚是。然澳洲远在万里,航路艰险,补给困难。即便探明矿脉,大规模开采亦非易事。需招募大量矿工,运送大量工具、物资,建立选矿、冶炼作坊,还要防范可能出现的土着袭击、内部骚动乃至……西洋夷人的觊觎。此非倾举国之力不可为,投入巨大,风险亦巨。臣建议,初期应以勘探为主,小规模试开采,待摸清情况、站稳脚跟后,再图扩大。”
他的态度更为谨慎,着眼于长远和可行性,指出了开发澳洲金矿将面临的巨大 挑战。
这时,一位以直言敢谏闻名的年轻御史,忍不住激动地开口:“陛下!二位部堂所言虽有理,然未免过于保守!黄金就在眼前,岂能因噎废食?我大明新立海军,横扫台湾,威震南洋,正需此等巨利以支撑舰队扩张、实业兴国!当效仿西洋诸国,成立特许公司,许以专营之权,吸引民间富商巨贾入股,官督商办,方能速见成效!朝廷可坐收税利与分红,岂不快哉?”
这显然是受到了近年来《海商法》起草和民间资本开始活跃的影响,试图引入商业力量加速开发。
“不可!”一直沉默的郑芝龙突然出声反对,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他久历海上,深知人性的贪婪在巨额财富面前会如何失控。“陛下,末将纵横海上数十载,见过太多因金银而起的血腥厮杀。澳洲孤悬海外,天高皇帝远。若引入商贾,纵有官督,利字当头,难免滋生武装割据、欺压良善、甚至与夷狄勾结之事!届时,尾大不掉,朝廷鞭长莫及,恐非帝国之福,反成心腹之患!末将以为,金矿之利,必须牢牢掌控于陛下之手,由朝廷直管,派驻心腹重臣,以军队护卫,徐徐图之,方是万全之策!”
他以其独特的海上视角,泼下了一盆冰冷的现实之水,强调了绝对控制权的重要性,避免重蹈历史上某些地区因资源而脱离中央控制的覆辙。
朱由检端坐于御座之上,面色平静地聆听着臣子们的争论。这些意见,或激进,或保守,或着眼于财政,或担忧于控制,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扶手,脑海中飞速权衡。
黄金,他需要。无论是支撑庞大的海军建设计划,还是推动格物院那些耗资巨大的研究项目,抑或是为未来更深远的改革和扩张储备资本,巨量的黄金都是不可或缺的硬通货。但正如郑芝龙所言,如何驾驭这股力量,是关键所在。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力排众议设立内帑银行,逐步推行银元券,将金融权力收归中央的艰难过程。如今面对更具诱惑力的黄金,原则必须一以贯之——核心战略资源,必须由国家掌控。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朱由检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让殿内安静下来,“澳洲金矿,确系帝国重器,关乎国运,不可轻忽,更不可操切。”
他的目光首先看向那位年轻的御史:“商贾之力,可用,但不可用于核心矿藏。未来澳洲开发,或可在移民屯垦、港口建设、普通物资运输等方面,许以民间资本参与,但金、银等贵金属矿藏,绝不容私人染指。此乃底线。”
年轻御史张了张嘴,但在皇帝平静却威严的目光下,最终躬身称是。
随即,朱由检看向户部、工部尚书,下达了明确的指令:
“便依户部、工部所议。着工部即刻牵头,联合格物院、户部,组建‘皇家澳洲矿务勘探总队’。人员务必精干可靠,背景清白。格物院需提供最新的勘探、测量器械。勘探队之任务,不仅是确认金沙河矿脉,更要对新金陵镇周边可能存在的所有矿产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勘探队由下一批前往澳洲的补给舰队护送,抵达后,受沈廷扬将军节制,但其勘探事务,直接向朕与工部负责。勘探结果,列为最高机密!”
“同时,工部着手研究远距离采矿、选矿、冶炼之特殊技术与设备,户部则开始秘密筹划设立‘皇家澳洲矿业总局’之架构与章程,并预备首批官方开采之专项资金。记住,一切都在暗中进行,对外,澳洲仍只是一块可供移民的蛮荒之地。”
“臣等遵旨!”户部、工部尚书肃然领命。
最后,朱由检的目光转向郑芝龙和兵部尚书:“靖海伯,枢密院需拟定计划,向新金陵镇增派一营精锐陆战队,并配备少量轻型火炮,归沈廷扬统一指挥。其职责,首要便是护卫勘探队及未来可能的矿场安全,防范一切内外威胁。告诉沈廷扬,给朕牢牢钉在澳洲,金矿之事,若有半分差池,朕唯他是问!”
“末将(臣)明白!”郑芝龙与兵部尚书齐声应道。
一场小范围的高层会议,为澳洲金矿的后续处理定下了“绝对掌控、秘密勘探、稳步推进、军事保障”的基调。帝国的意志,开始如同精密的齿轮,围绕着这来自南方的巨大诱惑,悄然咬合、运转。
然而,正如朱由检所预料的那样,黄金的诱惑力是封口令也难以完全禁锢的。尽管官方层面守口如瓶,但“澳洲有金”的模糊传闻,依旧如同病毒般,在东南沿海与海事关系密切的顶层圈子里秘密流传。一些嗅觉敏锐的豪商、拥有船只的海主、甚至某些与海军或地方官府关系匪浅的世家,都开始暗中打听前往澳洲的航线、风浪情况,甚至悄悄开始囤积远航所需的物资,招募敢于冒险的水手和亡命之徒。
一股暗流,已然在帝国的东南沿海悄然涌动。朝廷的官方勘探队尚在组建,而民间的贪婪目光,却已提前一步,投向了那片南十字星下的未知大陆。金矿的诱惑,如同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考验着帝国的控制力,也预示着澳洲的未来,绝不会平静。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