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动进入倒计时,基地像一根绷到极限的琴弦,连空气都带着金属颤音。
走廊尽头,运输履带昼夜轰鸣;头顶的冷光灯被调到最大亮度,照得人影锋利如刃。
所有人都在奔跑,却又都压低了声音——仿佛谁若先喊破这一口气,整座堡垒就会当场崩裂。
林启和苏芮也被卷进这股洪流,却始终保持着半步的错位。
他们像两枚表面顺从、内核倒数的齿轮,一边随机器旋转,一边悄悄磨尖自己的齿。
二 林启·听潮
凌晨三点,模拟场关闭,其他人陆续离开。
林启关掉主照明,只留下地脚灯,像一条幽暗的跑道。
他盘膝坐在能量中枢正下方,让冷却液的低频嗡鸣透过金属地板灌进脊椎——那是“心源流”的第一课:先让自己成为回声的一部分。
起初,黑暗里只有心跳。
渐渐地,他“听”见了另一种声音——
并非耳膜捕捉的声波,而是直接作用在能量回路上的震颤:
低沉、绵长,像从地幔深处升起的古钟,带着亿万年砂岩的摩擦。
每一次震颤,都与他的脉搏错位0.17秒;可当他试着把呼吸拉长到同样的周期,血流忽然变得安静,仿佛有人替时间调了音。
他抬起手,短刃平放膝上。
那股嗡鸣顺着臂骨爬向刀脊,刃口泛起一层几乎看不见的水纹。
林启忽然明白:自己正与“天穹之链”的基础共振同频——
或者更准确地说,与某个被强行接入“链”的异物同频。
维克多口中的“寄生区”,正在透过大地对他发出第一声咳嗽。
三 苏芮·织网
同一时刻,苏芮坐在机房最里侧,面前是最后一台待检修的“侦察蜂”主机。
她指尖飞舞,却不是在写维修记录,而是在给“荆棘”搬家——
把三粒极小的休眠代码植入诊断芯片的校验盲区。
那里原本留给工厂测试,永远不会在实战被调用,如今成了她的暗桩。
新的安全协议昨晚上线,扫描频率提高到0.8秒一次,像探照灯贴着皮肤扫过。
她让“种子”学会在灯柱抵达前0.1秒自动塌陷成无意义字符,灯柱离开后再舒展成耳目。
整个过程必须精确到微秒,误差超过±3,就会触发异常阈值。
她屏住呼吸,听见自己血液在耳廓里轰鸣——那声音与林启描述的“古钟”意外重叠,却更加急促,像一柄被快速拔出的剑。
最后一粒种子落定,她合上盖板,抬眼望向玻璃墙外的走廊。
灯影下,自己的倒影与无数闪烁的指示灯重叠,仿佛一张巨大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四 交汇·0.4秒
清晨五点,主简报室。
先知站在环形光井中央,声音不高,却足以让空气凝固:
“明天,我们要把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口’插进天穹之链。
不是偷取,不是破坏,是夺回属于我们的系统root。”
台下爆出压抑的吼声,像潮水撞上闸门。
林启站在倒数第二排,短刃贴在大腿外侧,刀鞘内的能量回路因刚才的集体共振而微微发烫。
他抬眼,与站在技术队列里的苏芮短暂对视。
0.4秒里,他们交换了所有关键信息——
“寄生区”被确认;
“荆棘”已就位;
独立心跳监测频道静默待命;
无人知晓的底牌,被两人同时翻起一角。
五 静默·倒计时
夜里十一点,休息舱熄灯。
林启用软布最后一次擦拭短刃,刃口在黑暗里闪出极细的银线,像要把夜色割开。
他把刀平放枕边,手指轻轻叩击刀脊——三长两短,是他们自定的平安节奏。
对面床铺,苏芮进入深度自检,瞳孔深处数据光晕缓缓旋转,像遥远星系被拉进轨道。
碎片在体内发出低低嗡鸣,与地板下传来的主反应堆震颤悄然合拍,却又保持危险的错位——仿佛两条平行的时间线,在黎明前最后一小时,同时拉满了弓。
舱外,走廊尽头时钟的秒针滴答前行。
每一下,都像是替未知命运倒计时。
短刃在鞘中轻颤,荆棘在芯片里沉睡,碎片在血脉里蛰伏。
所有声音汇成同一句话——
出鞘的时刻,即将来临。
喜欢第九区我的机械飞升女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第九区我的机械飞升女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