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熔金,将杨家父子几人归家的身影拉得细长,却丝毫无法掩盖他们身上那股几乎要喷薄而出的喜气。
人未进院,那沉甸甸钱匣子里传出的、前所未有的密集“叮当”碰撞声,就已像最欢快的鼓点,敲得院里翘首以盼的众人心尖发颤。
“回来了!回来了!”杨四叔第一个扔下劈了一半的柴火,箭步冲上前。
霎时间,灶房里的杨老太太、杨母、大伯母二伯母,屋里绣花的杨景婳,以及正屋门口看似沉稳,实则焦灼的杨老爷子和杨大伯,全都涌了出来。目光齐刷刷地盯在杨父怀里那个被紧紧搂抱,似乎格外沉重的木匣子上。
杨母的声音带着压不住的急颤和希冀:“他爹……咋…咋样?东西……卖出去了没?”
杨父脸上的皱纹如同被春风熨过,每一道都洋溢着笑意。他没说话,只是重重点头,然后将那木匣子极其郑重地放在院中冰冷的石磨盘上。
在全家人的凝视下,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举行某个神圣的仪式,猛地掀开了匣盖!
夕阳的金辉恰好洒落,将匣内堆得冒尖、黄灿灿的铜钱照得光芒流转,几乎晃花了所有人的眼!
那数量,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大胆的想象!
“老…老天爷啊……”杨老太太倒抽一口凉气,猛地用手捂住了嘴,眼眶瞬间就红了,泪水在里面打着转。
“这…这些…都是…那…那下水换来的?”大伯母林氏的声音飘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我们刚才在路上偷偷数了数,净赚四百六十八文!”杨二伯的声音洪亮如钟,带着打了一场扬眉吐气的大胜仗般的骄傲,宣布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数字。
“一扫光!根本不够卖!后头没买着的人,追着屁股问明天还来不来!”
“哇——!”短暂的死寂后,院子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女眷们喜极而泣,互相拉着手又跳又笑。孩子们虽不完全明白,却被这狂喜的气氛感染,跟着满院子疯跑嬉闹。
四百六十八文!这简直是一笔足以改变命运的巨款!
杨老爷子步履沉稳地走上前,伸出那双布满老茧、操劳了一生的手,深深插入铜钱堆里,抓起满满一把,然后缓缓松开手指,任由那冰冷却悦耳的“叮当”声如泉涌般流淌而下。
他闭目倾听着这世间最动人的音乐,再睁开时,眼底已是一片湿润的水光:“好…好!老天开眼,祖宗保佑!咱老杨家…咱老杨家真有盼头了!”
他猛地看向被围在中间、小脸兴奋得通红的杨景曦,声音哽咽却无比清晰:“曦丫头!你是咱家的大功臣!福星!”
当晚,杨家的饭桌前所未有地丰盛。窝头管够,菜里罕见地滴了香喷喷的麻油,甚至每人碗里都分到了好几片油光锃亮、实实在在的腊肉。那口巨大的卤煮陶瓮被刷洗得干干净净,俨然成了全家希望的象征。
接下来的三天,杨景曦父兄几人如同上紧了发条,天不亮就起身忙碌,雷打不动地去镇上出摊。
“杨记卤煮”的名声借着那勾魂摄魄的奇香和食客们口口相传的赞誉,像风一样迅速刮遍了小镇。
摊子前一日比一日拥挤,后来甚至不到晌午就能售罄收摊。
铜钱源源不断地流回那个越来越沉的钱匣子,虽然人人累得腰酸背痛,但每个杨家人脸上都焕发着一种叫做“希望”的光彩。
然而,喜悦之下,危机与机遇并存。
火爆的生意带来了甜蜜的烦恼:需求量暴增,单靠三房父子几人加上杨景曦,从清洗到制作再到出摊,人手已捉襟见肘,极限运转。
而且,仅守住镇口一个摊位,覆盖范围有限,白白错过了码头苦力和私塾学子这两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第三日晚,全家再次齐聚,对着又一天丰厚的收入,在兴奋之余也开始冷静地筹划未来。
杨景曦看着父兄眼下的青黑,又扫过家中其他成员渴望又略带局促的神情,提出了深思熟虑后的方案:“祖父、祖母、爹、大伯、二伯、四叔,咱们的卤煮现在不愁卖,但光靠我们这几个人,快撑不住了,也赚不到更多的钱。我想,得把摊子铺大点。”
“曦丫头有啥主意,尽管说!”杨老爷子如今对杨景曦言听计从。
“清洗和卤制是根基,也是辛苦活,但现在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大堂嫂、二堂嫂都在边上看着,差不多都学会了七八成。”
杨景曦目光扫过几位女眷,“我想,从明天起,清洗卤制的活计,就请大伯母、二伯母主要负责,大堂嫂、二堂嫂打下手,让我娘总揽着把关。咱们在后院搭个专门的灶棚,一次能多做两三锅,才供得上。”
大伯母林氏和二伯母李氏闻言,眼睛瞬间亮得惊人,激动地连连点头:“我们能行!肯定仔仔细细学,绝不偷懒耍滑!”
“光做得多还不够,还得卖得出去。”杨景曦思路清晰,“镇上码头那边,扛包的力工多,他们舍得花几个铜板吃顿扎实顶饱的;私塾下学时分,那些学子们手头宽裕,也可能想尝个新鲜。咱们可以兵分两路。”
她看向一旁的大堂哥杨景鸿和二堂哥杨景春:“大堂哥,二堂哥,你们常年在镇上做活,地方熟,人也活络。我想请你们牵头,带着大堂嫂、二堂嫂,还有四叔、三哥组成两队,专门去码头和私塾那边开辟两个新摊点。我爹、二伯和四哥,还守着我们镇口的老地盘,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杨景鸿和杨景春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惊喜和跃跃欲试。
在镇上做零工看人脸色,辛苦又不稳定,哪比得上给自家这红火生意开拓疆土!
两人当即把胸脯拍得震天响:“祖父,祖母,你们放心!码头那块地界我们闭着眼都能走!私塾那里学子大部分都不是差钱的,保证把摊子支得稳稳当当,绝不比镇口差!”
“好!就这么定了!”杨老爷子豪气干云,一锤定音,“老大媳妇,老二媳妇,桂秋,宓丫头,你们明儿就跟着老三媳妇和曦丫头好好学,务必把味道做得分毫不差!景鸿景春,你俩往后就是码头摊的掌柜了!咱老杨家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就看你们这新摊子了!”
大事议定,第四日的杨家后院彻底变成了一个热气腾腾、香气弥漫的家庭作坊。
在杨母的总调度和杨景曦关键时刻的指点下,大伯母二伯母,大堂嫂二堂嫂全都投入了紧张而有序的清洗卤制工作中。
虽然辛苦,但每个人的动作都充满了力量,眼中闪烁着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
傍晚,更加浓郁的卤香笼罩了整个院落。杨景曦特意让杨母多备了些份量。
翌日清晨,三支队伍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一队由杨二伯、杨父率领,目标镇口老根据地。
另两队则由大堂哥杨景鸿,二堂哥杨景春兄弟挂帅,带着大堂嫂、二堂嫂、杨四叔和杨景钧,挑着沉甸甸的担子,雄心勃勃地奔向人流如织、充满挑战的码头区和私塾。
喜欢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