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次日清晨,杨景曦天未亮便起身,精心熬煮了一大桶奶茶,用厚厚的棉布包裹保温,交由哥哥们带往镇上私塾门口。
她用洗净的竹筒分装,定价五文一筒。
起初,学子们只是好奇观望。
那淡淡的、奇特的奶香和茶香随风飘散,诱人不已。
终于有与二哥相熟的学子经不住怂恿,掏出五文钱买了一筒。
他抱着试探的心情喝下一口,随即脸上便绽放出惊喜的表情,连连称赞:“妙极!香醇甘美,提神醒脑!”
这一声赞叹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顿时激起了涟漪。
学子们纷纷围拢过来,你一筒,我一筒,那一大桶奶茶竟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后来者只能望着空桶惋惜不已。
首战告捷,消息传回杨家,举家欢腾。
连续几日,奶茶都被迅速抢空,甚至有了回头客早早等候。
供不应求的局面让租铺子之事又顺理成章地提上日程。
家中商议后,又拿出部分积蓄,在镇上寻了一处离私塾不远、租金尚可的小小铺面。
并决定让大堂哥大堂嫂,二堂哥二堂嫂以后就负责奶茶铺子,卤味摊子不再摆了。
四人喜不自胜。
大堂哥激动地搓着手,脸上满是钦佩:“曦妹这脑子真是活络!谁能想到羊奶和粗茶搭一起,竟能变出这等金贵滋味!”
旁边的大堂嫂拉着杨景曦的手,眼底都是光:“可不是么!咱们曦丫头就是颗福星,这巧心思谁比得了?往后咱们可都跟着沾光了!”
二堂哥重重地点头,笑声爽朗:“这奶茶生意红火,全靠曦妹点石成金的手艺!咱们杨家出了个女诸葛!”
二堂嫂在一旁抿嘴笑,语气里满是骄傲:“要我说,曦妹就是厉害!这新鲜主意一个接一个,还个个都成了宝!
他们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夸得真挚又热烈。
旁边的祖父听着,忍不住捻须打趣道:“瞧瞧这几个,刚接了差事,嘴上都抹了蜜糖似的,尽会哄你们曦妹开心!”
大侄子也在一旁扮鬼脸:“爹爹娘亲笑得牙不见眼,定是想着日后数铜板数到手软哩!”
杨景曦被家人夸得脸颊微红,忙摆手笑道:“哥哥嫂嫂们快别夸了,再夸我可要寻个地缝钻进去了!这哪里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若不是大家帮忙试味,还有大伙儿一起忙活,光靠我哪能成事?往后铺子里的生意,更要倚仗哥哥嫂嫂们用心经营呢。”
她语气诚恳,将功劳归于大家,顿时又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和夸赞,堂屋里充满了其乐融融的暖意。
“杨家茶饮”的简陋招牌很快挂了起来。
铺子虽小,却被杨家人收拾得干干净净。
主要的商品便是这独一无二的奶茶,明确标价:五文一竹筒。
奶茶的名声,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飞遍了小镇。
其魅力跨越了年龄与身份。
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爱它香甜醇滑的口感,视其为难得的享受。
老人家觉得它温润暖胃,价格也比茶楼里的点心茶水实惠得多。
奔波劳碌的汉子们,偶尔也愿意花上五文钱,买一筒扎实的、带奶味的饮子解解乏。
而其中最狂热、最忠实的拥趸,无疑是私塾里的学子们。
他们正值年少,对新鲜事物接受最快,又需日夜苦读,这奶茶既能提神醒脑,又能果腹解馋,味道极佳,价格还在他们零花钱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嘿,你可尝过杨家铺子那奶茶?据说是景韬兄家妹妹所制,滋味真是绝了!”
“自然尝过!如今去晚了便买不到了!每日想着那一口,书都仿佛能多读几页!”
“走走走,等下学了一起去,今日定要买上两筒!”
这样的对话,在私塾中比比皆是。
品尝奶茶,几乎成了学子间一种新的风尚。
那用竹筒盛装的、散发着独特香气的乳白色饮子,俨然成为了小镇春日里最令人愉悦的一抹甜味,也为清贫的杨家,照亮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切实可行的生计之路。
小小的铺面门前,每日都聚满了来自镇上各处的男女老少,其中那一片片青衿的身影,尤为显眼。
这日午后,私塾内书声琅琅,周夫子端坐于讲台之上,手持书卷,目光却偶尔掠过堂下几个正襟危坐、看似专注却眉眼间难掩一丝兴奋窃语的学子。
空气中,似乎隐约飘荡着一种不同于墨香与书卷气的、淡淡的甜香气味,伴随着几声极轻微的、关于“竹筒”、“香甜”、“提神”的零星碎语。
课间休息的梆子刚响,周夫子便沉声道:“杨景韬、杨景熠、杨景邦、杨景明,尔等随我到书房来一趟。”
兄弟四人心中皆是一凛,互相对视一眼,不知何事,忙收敛心神,恭敬地跟在夫子身后,步入那间堆满书籍、墨香愈浓的书房。
周夫子于书案后坐下,并未立刻发作,只是拈须沉吟片刻,方抬眼看向大哥四人。
他们衣着整洁,面色红润,眼神清亮,比起以往,更多了几分自信与朝气。
“近日,”周夫子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学中颇多学子议论一种名为‘奶茶’的饮子,言其味美甘甜,颇能驱散困倦。老夫听闻,此物似乎与你杨家颇有渊源?”
大哥最为沉稳,闻言上前一步,躬身答道:“回先生的话,确是如此。这奶茶是舍妹景曦偶然琢磨出的粗浅饮品,用粗茶与羊奶调制,加了些许饴糖,以竹筒盛装,在镇上铺子售卖。”
“因学子们课业繁重,舍妹便想着此物或能略解疲乏,故而定价低廉。未曾想竟得同窗们谬赞,扰了学中清静,是学生等考虑不周,请先生责罚。”
他言语恳切,将事情缘由一一道明,并不推诿,反而先请其罪。
周夫子目光扫过另外三人,见他们虽有些紧张,却并无惊慌躲闪之态,心下先满意了几分。
他自然知晓杨家近况变化,也对这兄妹几人逆境中奋发、不忘向学的劲头颇为欣赏。
“哦?粗茶羊奶竟能得此妙用?倒是有趣。”
夫子语气稍缓,“你兄妹几人,于生计之上用心,补贴家用,其情可悯,其行亦可嘉。听闻你家铺子生意颇佳,并未因此耽误自身功课,景韬、景熠近日文章亦有进益,可见并未本末倒置,沉溺商贾之事,这便很好。”
他话锋一转,神色复又肃然:“然则,需知光阴似箭,转眼便是童生试。尔等寒窗苦读,所求者莫非功名二字?此乃正途根本,万不可因外务而稍有懈怠。”
“同窗之间,切磋学问、砥砺品行方是正道,切莫让这口腹之欲、琐碎闲谈,占了求学上进之心志。尔等明白否?”
兄弟四人闻言,立刻齐齐躬身,异口同声,语气郑重:“学生明白!谨遵先生教诲!”
大哥代表兄弟几人表态:“先生训诲,字字金玉,学生等必当铭记于心。定当时时自省,以学业为重,专心备考,绝不辜负先生期望与家人苦心。”
周夫子见他们态度恭谨,应答得体,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摆了摆手:“罢了,明白便好。回去温书吧。望尔等兄弟同心,力争上游,来日考场之上,为我崇文书馆争光。”
“是!谢先生!”四人再拜,这才小心地退出了书房。
走到院中,阳光正好,兄弟几人相视一笑,都松了口气,却也觉肩头担子更重了几分。
夫子的叮嘱如同警钟,敲散了因家业初成而生出的些许浮躁,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读书进学,方是杨家改换门庭、安身立命的基石。
手中的书卷,也因此显得愈发沉甸甸起来。
喜欢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