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坊内,杨景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知道机会来之不易,更是拼尽了全力。
每日天不亮便起身,打扫庭院,准备绣线,然后便是在常嬷嬷严苛的指导下,进行近乎枯燥的基础练习——劈丝要细如发丝且均匀,针脚要密不透风且整齐,配色要雅致和谐且有层次。
常嬷嬷在刺绣上的要求堪称苛刻,眼光毒辣,稍有丝毫不如意处,便会立刻沉下脸来,毫不留情地厉声斥责,言语直接,从不顾及任何人的颜面。
同坊的其他绣娘见识过嬷嬷的严厉,有时见杨景婳因一些在她们看来已属细微的瑕疵而受责,都不免暗自为她感到委屈和不平。
然而,杨景婳却从未流露出半分怨怼之色,更不曾叫苦或气馁。每次被嬷嬷指出不足,她总是立刻低下头,仔细聆听,将那批评一字一句记在心里。
随后,便会见她默默地回到自己的绣架前,敛声屏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那个出错的技法。不达到嬷嬷的要求绝不罢休,甚至自我加压,力求做得比要求的更好、更完美。
她常常练习到深夜,手指被针扎破无数次,贴上膏药继续绣。
她的努力和天赋,常嬷嬷都看在眼里。
偶尔,在检查杨景婳完成的作业时,那严肃的脸上会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满意。有时甚至会破例指点一两句更深奥的技巧,或是宫里流行的花样禁忌。
一次,杨景婳独立完成了一幅难度极高的双面绣小屏风,正面是猫扑蝶,反面是蝶恋花,技艺精湛,生动有趣。
常嬷嬷拿着看了许久,终于淡淡说了一句:“嗯,还算有点样子了,没枉费我一番心思。”
这对严苛的常嬷嬷而言,已是极高的称赞!杨景婳听到这话,只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心中充满了动力。
就在杨景婳潜心学艺之时,杨家的又一件大喜事近了——杨四叔与苏婉清姑娘的亲事,各项流程已走完,终于到了下聘迎娶的正日子!
杨家上下顿时忙碌起来,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杨老爷子和杨大伯关起门来,斟酌再三,亲自拟定了一份极尽丰盛与体面的聘礼单子,务求彰显杨家如今的门第以及对苏家姑娘的万分看重。
这份聘礼远超常规,单是“三牲”便选了最肥美的蹄髈、全羊和雄鸡,以红绸装饰。“六礼”更是精心备置,除了上等的海味、喜饼、四式糖盒等,还加入了珍稀干果和蜜饯。
绸缎布匹不再是寻常的几匹,而是整整两抬,里面既有苏杭最时新的流光锦、软烟罗,也有适合做秋冬衣裳的厚实缎子和貂皮,甚至还有两匹罕见的海水江崖纹暗花缎,华贵非常。
金银首饰方面,特意请了县里最好的金匠,为苏婉清打造了一整套赤金镶嵌红宝石的头面,包括簪、钗、步摇、掩鬓、耳坠等,做工极其精巧,流光溢彩。另有一对沉甸甸的龙凤呈祥金镯子和若干小巧玲珑的金锞子、银元宝。
考虑到苏家是书香门第,特意寻来了一方有年头的端溪老坑砚台,配上一套紫檀木盒装的湖笔、徽墨和宣纸,以及几套难得的古籍善本,投苏父所好。
给苏母的则是名贵的滋补药材,包括上好的野山参、灵芝、燕窝和阿胶,装填了满满一礼盒。
所有聘礼皆以大红锦盒或抬箱盛放,系以红绸,琳琅满目,几乎堆满了半个堂屋,气派非凡,引得前来帮忙的亲戚邻里惊叹不已。
“军泰,你亲自去请几位亲家来参加宴席。”杨老爷子吩咐道。
“军国,你去准备写请柬,凡是我们杨家族亲,还有平日里交好的人家,都得请到!”
杨家的小辈们也被支使得团团转,送信的送信,帮忙的帮忙。
整个杨树屯都知道杨家老四要娶县里书坊的姑娘了,而且聘礼丰厚,纷纷前来道贺,杨家整日里人来人往,笑语喧天,比过年还热闹。
杨景曦则托去县里铺子的杨父,特意去了一趟仙客来,告知了陈管事杨四叔成亲的喜讯。陈管事闻言连连道贺,并表示届时定前来观礼。
在县里的杨景婳也收到了家里的消息,她征得常嬷嬷同意后,鼓起勇气邀请了锦绣坊的东家夫妇和常嬷嬷。
东家夫妇笑着应允,常嬷嬷虽表情依旧淡淡,却也点了点头,算是给了爱徒这个面子。
在镇上私塾的杨景凯和杨景钧,则恭敬地邀请了他们的恩师周夫子。
而在青麓书院的杨景韬四人,则一起邀请了山长宋鸿儒和几位平日里较为亲近的夫子。宋鸿儒欣然应允,还特意准备了一份贺礼。
所有人的目光焦点,自然是准新郎官杨四叔。这个平日里沉稳甚至有些木讷的汉子,这些日子脸上总是挂着傻呵呵的笑容,见谁都是乐呵呵的,干活更是有使不完的劲儿。
他反复擦拭着新房里的每一件家具,虽然早已一尘不染。他还会时不时拿出准备送给苏婉清的一支玉簪,看得入神,然后自己偷偷傻笑半天。
一想到很快就能将那个温婉清丽、知书达理的人儿娶回家,他的心就像是泡在了蜜罐里,甜得发胀,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喜悦。连卤味铺的生意都感觉没那么累了,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而县城苏家,同样沉浸在待嫁的喜悦与忙碌中。
苏婉清看着杨家送来的丰厚而用心的聘礼,心中既是甜蜜又是感动。她能感受到杨家对她的重视和诚意。
嫁衣早已绣好,是她一针一线精心绣制的鸳鸯戏水图样。
她抚摸着光滑的嫁衣料子,脸颊绯红,心中小鹿乱撞。她想起杨四叔每次来书坊时,那笨拙却真诚的关心,那偷偷看她时亮晶晶的眼神,那日纳彩时他紧张又郑重的保证……一股暖流和羞涩便涌上心头。
她即将离开生活了十多年的家,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虽有对父母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那个憨厚可靠的男子和那个和睦家庭的向往与期盼。
她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嫁妆,心中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想象和一丝丝甜蜜的紧张。
两家人,隔着不算远的距离,为着同一桩美满姻缘忙碌着、喜悦着,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喜欢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