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下马威后,三百精锐——如今已被打上“郡主亲训”标签的士卒们,便彻底陷入了杨景曦所构筑的、名为“训练”的地狱之中。
每日天色未明,星月尚存,凄厉的竹哨声便划破营地清晨的寂静。三百人需即刻背负着三十斤重的沙袋,开始长达二十里的山地越野。
没有整齐的队列,只有拼尽全力的奔跑与粗重如风箱般的喘息,汗水浸透单薄的衣衫,小腿如同灌铅。
杨景曦的身影时常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队伍侧翼,声音冷冽地催促,或是精准地指出某人动作的瑕疵。
晨训归来,短暂进食休息后,便是堪称折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分组进行障碍跑、波比跳、负重折返跑,将心肺功能逼至极限,许多人训练到一半便忍不住呕吐出来。
下午则是核心力量与柔韧性练习,平板支撑、悬挂举腿、各种角度的卷腹和静态拉伸,锤炼着他们以往被忽略的深层肌肉群和关节灵活性。
杨景曦的要求苛刻到变态,动作稍有不到位,便需重做乃至加倍惩罚。
下午的格斗训练是许多人最初以为的“强项”,然而杨景曦所传授的,却与他们熟悉的军中路数大相径庭。
她摒弃了所有华而不实的招式,将现代格斗的发力原理、巴西柔术的地面缠斗、以色列马伽术的致命擒拿与她的古武精华相结合,化繁为简,每一招都直指人体最脆弱的关节、韧带和要害,只追求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小代价制服或击杀对手。
她反复强调:“战场上,活下来的才是赢家,不是摆姿势好看的!”
对练时,士兵们最初束手束脚,但在杨景曦毫不留情的摔打和杨景邦的严厉督导下,很快便掌握了那种狠辣、高效的搏杀技巧。
夜晚,当身体疲惫到极点时,头脑的训练才刚刚开始。
摇曳的油灯下,这些大多目不识丁的汉子们,必须拿起毛笔,跟着杨景邦一字一句地学习最基础的文字,以及由杨景曦简化讲解的战术理论:如何利用地形、如何小组配合、如何侦察与反侦察、如何保持通讯……这比身体的劳累更让他们头痛,却仿佛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
杨景曦还做出了一个令众人不解的决定:日常训练不必穿着沉重甲胄,只穿轻便的普通衣物即可。
她解释道:“甲胄保护你们,也惯坏了你们。先让你们的身体记住如何移动、如何发力、如何规避危险。当你们的本能快过敌人的刀时,才是穿上盔甲的时候。”
同时,她开始利用有限的药材,配制一些舒筋活络、强健筋骨的简单药汤,在训练的第三天让他们进行了第一次药浴。那药汤效果奇佳,泡过后第二天的酸痛竟减轻大半,让士兵们暗自称奇。
前三天,训练场上可谓是怨声载道,叫苦连天。每一天都有人濒临崩溃,怀疑自己能否撑到第二天。
肌肉的剧痛、精神的疲惫、以及对这种前所未有训练方式的抵触,几乎要将他们压垮。
然而,从第四天开始,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叫苦的声音明显少了很多。并非痛苦减轻了,而是身体在极度疲惫后,似乎开始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节奏。
更重要的是,他们亲眼见证了杨景曦的实力,那非人的表现如同一座灯塔,虽然遥远,却指明了方向。
而且,药浴的效果和郡主虽严厉却精准有效的指导,让他们隐隐感觉到,这种折磨似乎真的有用。
他们咬着牙,互相较着劲,也开始互相搀扶,动作在无数次重复中变得越来越标准,效率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雷虎等将领,以及许多好奇的士兵,时常会远远围观这片被隔离的训练场。他们看到的景象,从一开始的混乱和狼狈,逐渐变得……不同。
那些士兵的眼神,从最初的迷茫痛苦,变得专注而锐利;他们的动作,从笨拙生疏,变得迅猛而精准;他们的气息,即使是在极限运动中,也渐渐学会了控制。
整个队伍散发出一种沉静而危险的气息,仿佛一群正在磨砺爪牙的饿狼。
等到第十天清晨,当萧天澈在雷虎、赵峻等将领的陪同下,再次亲临训练场时,所见景象令他们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三百名士兵正在进行小组战术对抗演练。他们没有穿着盔甲,但动作迅捷如豹,移动时脚步轻盈而迅疾,利用场地的每一个障碍物进行掩护和突击。
小组之间的配合默契无比,手势、眼神、低喝声交织成高效的沟通网络。擒拿与反制动作干净利落,一招制敌,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们的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身体肉眼可见地精悍了一圈,肌肉线条更加分明,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眼神——充满了自信、冷静以及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产生的坚毅。
这与十天前那支虽然勇猛却略显散漫的精锐,已然判若两人!
赵峻一向沉稳的脸上也难掩震撼,他上前一步,对萧天澈低声道:“王爷,郡主此法……虽看似酷烈,成效却骇人听闻。士卒之体能、敏捷、协同乃至战意,皆远超以往。若……若能量体裁衣,择其要点推广至全军,我北境军战力,必将脱胎换骨!”他的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
萧天澈负手而立,深邃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场中那个不断发出简短指令的纤细身影,眼中闪烁着惊叹与灼热的光芒。他微微颔首,并未多言,但紧抿的唇角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杨景曦并没有满足于此。她从那三百人中,精心挑选出了三十名在各方面都最为出色、进步最快的士卒,任命为小队长,每人负责带领九人。
她引入了竞争机制,各小队之间在日常训练、对抗演练中相互比拼,奖惩分明,极大地激发了所有人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
而她的四堂哥杨景邦,作为她的副手,完美地扮演了执行者的角色。他一丝不苟地执行杨景曦的所有命令,记录每个人的成绩,督导训练细节,甚至以身作则,所有训练项目都与士兵们一同完成,且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
他的存在,也成为了连接杨景曦与这些士兵之间的一道坚实桥梁。
十天之期已到,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这支被打上了杨景曦深深烙印的小部队,正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蜕变着,即将成为北境军中一柄无坚不摧的尖刀。
而打造了这柄尖刀的人,正站在场中,目光冷静地扫视着她的成果,心中规划的,已是更远的未来。
喜欢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