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尚未完全消散,那震撼天地的能量释放所引发的、看不见的冲击波,却以远超音速的速度,席卷了全球的政治与战略格局。加密的电波承载着简短却石破天惊的消息,从东方的戈壁滩传出,瞬间击穿了所有情报机构的日常节奏,最终化为各国最高决策层桌面上那份标着最高警示级别的急电。
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总统手中的咖啡杯凝滞在半空,褐色的液体表面泛起细微的涟漪。他盯着中情局局长那张失去血色的脸,听着对方用干涩的声音确认那个他们最不愿相信的消息。窗外阳光明媚,但办公室内的空气却冰冷刺骨。漫长的沉默后,总统缓缓放下杯子,声音低沉:“……上帝。亚洲的棋盘,被彻底掀翻了。”
伦敦,唐宁街十号。首相刚刚结束一场关于殖民地事务的冗长会议,便被幕僚长请进了密室。看着那份来自军情六处的绝密简报,他摘下眼镜,用力揉着鼻梁,喃喃道:“一个全新的,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玩家……入场了。”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巨大的办公室内烟雾缭绕,最高领导人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听着克格勃主席的汇报。他的脸上没有太多意外,眼神却异常深邃。他挥了挥手,示意汇报者离开,然后独自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长久地停留在那片广袤的东方国土上。原有的战略平衡被打破了,一些计划必须重新评估。
巴黎、波恩、东京……西方阵营的核心首都,几乎在同一时间陷入了某种程度的震惊与无措。各国政府的紧急会议灯火通明,外交官们行色匆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对着地图和沙盘眉头紧锁。
困境瞬间形成。一个他们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慑来限制的东方大国,以一种最直接、最暴烈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掌握了终极武器的钥匙。这不仅仅是军事能力的跃升,更是政治和心理上的沉重一击。他们必须重新定义与这个古老国度的关系,重新评估在亚洲乃至全球的战略部署。
冲突从罗布泊的试验场,迅速蔓延至全球每一个外交场合和战略决策中心。原本就紧绷的冷战铁幕,因为东方这把突然出现的核利剑,增添了更多不可预测的变数和风险。谴责、质疑、要求加入核裁军谈判的外交照会雪片般飞向华夏的外交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恐惧、愤怒与不得不承认现实的复杂情绪。
而在公众层面,西方主流媒体在短暂的失语后,开始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头版头条充斥着“红色原子弹”、“东方巨响”、“世界力量平衡的改变”等耸动标题。广播里,评论员用或震惊、或忧虑、或刻意贬低的声音,向民众传递着这个足以改变一代人世界观的消息。恐慌、好奇、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在民间悄然蔓延。
收获对于华夏而言,是历史性的,是根本性的。那朵升腾的蘑菇云,不仅仅是一次物理爆炸,更是一次战略地位的根本性重塑。它意味着,自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的华夏,首次拥有了足以让任何强权在发动战争前必须三思的、最坚实的“止战之盾”。百年来屈辱的阴霾,被这道强光驱散了大半。在国际谈判桌上,华夏代表将不再仅仅依靠道义和勇气,其身后,有了实质性的力量支撑。
然而,就在这全球性的震动余波中,更深层次的分析在西方最顶尖的情报分析室和核物理实验室里悄然展开。当最初的政治震惊稍退,技术人员开始仔细研究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包括高空侦察机、周边监听站、以及地震波数据)收集到的、关于这次核爆炸的有限但关键的技术参数。
钩子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被悄然埋下。
一份由美国某着名国家实验室提交给五角大楼的绝密评估报告中,出现了这样一段用加粗字体标出的结论:
“……根据现有数据反演计算,华夏此次核试验的爆炸当量,与根据其可能核材料储量及公开学术水平推测的理论值基本吻合,甚至……略有超出。更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各方情报显示,其核装置的整体体积和重量,远小于我国及苏联首次核试验装置。这表明,其在核武器小型化和结构紧凑性方面,取得了远超预期的突破性进展。”
报告停顿了一下,然后写下了最终,也是最令人不安的判断:
“这种成熟度,对于一次首次核试验而言,高得不合常理。我们高度怀疑,对方并非简单复制已知核装置设计,而是可能掌握了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更高效的核武器构型设计,或者,获得了某种性能超越常规认知的特殊核材料或关键非核部件。建议立即启动最高优先级调查,厘清其技术来源。”
这份报告,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情报机构得出的类似结论,没有立刻公之于众,却如同潜行的暗流,开始在西方决策层和情报界内部涌动。罗布泊的巨响之后,另一场没有硝烟、围绕技术根源的追查与反追查的暗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放射性同位素痕量伪装与屏蔽材料配方(实验室级)。物品已存入无限空间。】
系统的奖励,似乎总能预见到下一步可能面临的挑战。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