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七海猜得不错,族会的召开就是为了办学堂的事。宋老爷一早就把里长找来,和村长一起说这个事,还把县令的批示文书给他们看。
所以剩下的就看村里人愿不愿意了。
村里人没有不愿意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讨论、争论,从辰时一直说到了午时,直说得嗓子冒烟才达成最后的统一章程。
陶七海从荒地回来后,就一直等着陶老爹的消息。期间,小田田看他无聊,就汇报了一下最近收录植物所获得的积分:“野柿子苗300积分,野柿子果100积分,栗子因为只收录了果实,只得到100积分;另外加上地榆40积分,总共540积分。”
“宿主,目前你累计1288个积分,可以开启商城了,是否开启?开启将扣除1000积分。”小田田兴奋地怂恿道,“我建议宿主开通,绝对物超所值。”
陶七海却愣住了,“没,没想到,开个商城还要扣积分?!”
小田田就化成一个白眼:“宿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那一定是有毒的。”
陶七海内心里不是很想开通,毕竟好不容易才积攒的积分,这能买多少袋小白兔奶糖啊。
但心又痒痒的,商城欸,会不会跟某宝、某东差不多?
那他是不是就可以成为“倒爷”,把商城里的东西倒腾出来,拿到这个世界来卖?
陶七海忍痛开通了商城。
“商城正在开通中,大概需要几分钟,请稍后……”于是系统界面一片蓝屏。
咳咳,这,该不会……死机了吧?
小田田没有应答,陶七海只能耐心地等待着。
然而,他没等到小田田的系统更新,却等到了陶老爹的暴怒。
又累又饿还口干舌燥的陶老爹以走出陶家家祠的议事堂,就在大家既钦佩又嘲笑的目光中跑回了家,心想着这臭小子又给我找事,还捐出了一两银子!
可等他推开门,对上陶七海那双兴奋明亮的眼睛时,他气就消了一大半。
“爹,村里开族会是不是要办学堂了?”听到老爹回来,陶七海连商城也不等待了,就从屋里奔出来。
其他人也跟着围上来。
陶老爹就收起怒色,点头道:“嗯。明天就开始建,每家每户至少出一人去帮忙。”
“爹,村里咋就想到要建学堂了?”二夏热了午饭给陶老爹端去,问道。
说到这个,陶老爹刚压下的火又窜起来:“还不是你这个弟弟!从家里拿了一两银子就跑去找宋老爷,怂恿他宋老爷建学堂!”
为了让大家意识他的怒火,他还故意把“一两银子”咬得特别清晰。
可惜,大家关注点不在这儿,而在海弟竟然悄无声息地做了一件大事!还是破天荒的大事!
“那以后海弟是不是就可以在村里读书了?”大春就问。
陶老爹见大家不搭腔,算了,这一两银子肯定是过了程氏的,老妻既然答应了,他还追究什么?
于是,陶老爹猛吃一口饭,囫囵道:“哪有那么简单,还得交束修呢,每月三十文。”
“这也太便宜了,县里的书院都要每季二两呢。”四冬惊讶不已,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城村差距吗?
陶七海就心虚地不说话。
陶老爹又吃了一口饭,因为吃得太猛,差点噎住:“这当然是小头啦。大头在宋老爷那里呢。这建学堂、请先生的束修,宋老爷说了,他承担大部分。但毕竟学堂是村里的大事,他不好越俎代庖全包了,因此,希望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要我说,宋老爷就是太仁善了,这学堂村里就该承担大头,剩下的才让宋老爷捐,毕竟人家来村里住才三年多而已。”
提起宋老爷,陶老爹只剩下赞叹了,知礼、大方,如今还很仁善,平时招短工,给的钱也是很高的,又不压榨人。
“爹,那咱们家捐多少?”三秋猛地想起这个问题。
陶老爹顿了顿,面无表情道:“一两银子。”
“多少?!”三秋声音陡然尖利起来,“爹,咱们家发达了?怎么要捐这么多?”
陶老爹就白了她们一眼:合着我刚才一进门就说的“一两银子”你们都白听了?
“这个得问你们的海弟了。”
陶七海迎着大家的目光,主动承认:“我是想用一两银子撬动一座学堂的,去找宋老爷建学堂,可不能空手套白狼。我哪知道,这一两银子宋老爷没要,转成咱们家的捐资了?”
陶老爹想想也是,但还是心痛,尤其是村里其他人都是捐的十几文或几十文,最多的也就是村长和里长了,各一百文。
这样一比较下来,陶老爹家的一两银就显得突兀。
所以此时,村里各家的堂屋里、院子里或者主屋里,都回荡着主人家对陶老爹的冷嘲热讽。男人们坐在门槛上吧嗒旱烟,女人们边纳鞋底边扯着嗓子议论,孩子们也跟着起哄,整个村子仿佛都在看陶老爹的笑话。
“陶老爹这个冤大头,逞什么能呢?”村尾的老把式陶三叔把烟杆子在石墩上磕得咚咚响,“一两银子够买半亩地了!”
“就是,也不看自己几斤几两?”屠户陶三郎搓着手上的猪油,和兄长说,“就他家那副穷酸样,也敢捐一两银?”
“程嫂子要是知道,不得剥了他的皮!”村长媳妇一边晾晒咸菜,一边不可思议地盯着村长看。
隔壁的张婶子蹲在院子里扒拉碗里的稀粥,眼角余光却不住地往陶老爹家那破旧的茅草加泥土混搭的房屋瞟。
她撇撇嘴,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嘀咕:“陶老爹家不会真的发财了吧?”但随即又用力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就他们家那漏雨的屋顶,连个像样的凳子都没有……”
陶老爹没听到这些杂七杂八的声音,陶七海更加“不听谣不信谣”了,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毕竟捐出了一两银,至少得挣回来二两银吧。
于是他屁颠屁颠地跑到陶山伯家,预定了五十个竹玩意,打算这两日走一趟县城。
喜欢逍遥大司农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逍遥大司农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