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二郎就傻眼了,竟然被他爹安排去跟山伯学做筒车,而且还要求他必须做出一个来,不管大小。捏着沙包的手,突然就抖了一下。
“爹,我要不是你亲儿子,你直接说,我挺得住!可你别用这种方法虐待我啊?!”
宋二郎睁着不可思议的眼睛看着宋老爷。
一旁的郑氏也皱起了眉头,她和这个小儿子并不多见,这些年,她都是在苏州照顾婆母和大儿子,小儿子是由宋老爷亲自教育的。母子俩这些天,相处起来是有些生分的,为了示好,郑氏忍不住站在小儿子这边:
“老爷,怎么说咱们家也是大世家,哪有让少爷去学匠艺的道理。”
宋老爷耐心道:“我不是要他学匠艺,而是让他别太贪玩!你看看他兜里装着的都是些啥?沙包、竹蜻蜓,还有那什么六博棋,就是没有一点书!”
“老爷,和儿也才九岁呢,九岁男娃正是爱玩的时候。”郑氏还要说些什么,宋老爷脸色一沉,冷冷地道:“九岁爱玩?你没看人家陶七海,也九岁,却能提出要为村里造筒车、挖水渠的事儿来!你看吧!”
说着宋老爷就把芸宝和陶七海画的那张灌溉图(当然是复制品,芸宝熟练地画了好多张),递给郑氏看,人就背着手走了。
郑氏虽是深宅大院里的女子,可琴棋书画也是有所涉略的,这灌溉图一看就懂,所以,郑氏也沉默了,她摸着宋二郎的脑袋,温柔地道:“二郎,你就听你爹的吧,你爹也是为你好。”
宋二郎这才不得不接受这飞来横祸。怎么回事,我不就是才三天没跟着芸宝、七海他俩混吗?怎么就落得这番下场?
唉。宋二郎苦命地背着小书包往山伯家去了。
号召村民修渠这事,林先生第二天才知道的,听宋老爷的讲述,林先生都愣住了,嘴里喃喃道:“这小子可真有能耐啊!”宋老爷是来跟林先生为他小儿子去学筒车制作来请假的,听林先生这么会说,也感慨道:“可不是嘛,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好啊。”
林先生则笑道:“宋二郎也有闪光之处,善良、单纯……”
宋老爷不等他说完,就苦笑,“林先生不如直接说他宝里宝气的,我不生气的,我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我最清楚了。”
“单纯似乎给人一种傻气之感,但其本质不坏,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宝气之人,日后也能走运呢,这皆是命数。”
宋老爷听不懂,只好笑笑地敷衍几句,然后告辞了。
而林先生觉得既然挖渠是一件大事,那么今日的课堂就搬到学堂外去上吧,于是,带着学生呼啦啦地都去帮忙了。陶七海和芸宝对灌溉路线最熟悉,因此,他们负责拿着草木灰,洒出一条线来,村人拿着锄头根据这条线开挖就好,其他学生则帮忙清理沿途的杂草和石头。
忙累了,林先生就把学生聚在一块草地上,授课,从这个小小沟渠讲到了历史上的一些大的水利工程,比如岷江上的都江堰,泾河上的郑国渠,还有远在桂州的灵渠。
这些陶七海都听说过,不过,从林先生口里讲出来,别有一番滋味呢。
而且都是故事,其他人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等讲完这些,林先生就带着学生去山伯家观摩,就着图纸和山伯制作的木材、使用的工具,给学生们科普了一遍。
学生们又是收获良多,就连宋二郎“复习”了一遍后,觉得还是林先生讲得透彻,明白,山伯嘛,就很言简意赅,什么都是“就这样”“就这样”。这刨子怎么用?山伯答:就这样。然后示范了一遍,木板就被刨下来一层。这墨绳挺好玩的,怎么用?山伯答:就这样。然后弹了一下,木条上就留下一条黑线,又直又快。
果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啊。就这样,宋二郎慢慢摸索出点道道儿来了,使用起刨子、锯子来,除了力气不足之外,也是得心应手,而且他竟然有喜欢上做木工了,怎么回事?
所以,三天后,当村里定制的筒车下河,接连上岸边修好的高台之后,宋二郎亲手做的迷你版筒车也做好了,他兴奋地跑到人群中的宋老爷跟前,“爹,你看,我按照你的要求,做好筒车了!”
前来围观筒车下河的村民都被他的声音吸引了,纷纷转过头来看他,就看到他手上的那个迷你玩具,想笑又不敢笑。
这也太小了吧?每人吐口唾沫都能把那筒车玩具摧毁!
不过,宋老爷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大小吗?他在意的是让宋二郎去涨知识,所以,别说这筒车玩具只有巴掌大,就是只有指甲盖那么点,他也高兴!
因此,村民就看到父子俩对着迷你筒车一阵乐呵傻笑。
既然人家地主老财都没在意,他们这些泥腿子又有啥好乐人家的,人家高兴就行。
随着村长一声:“放!”
固定住筒车的锁扣就被两个年轻力壮的年轻小伙子给敲掉了,没错,就是陶虎和他大哥陶牛。
随着河水的缓缓冲击,筒车慢慢地转动起来,发出轻轻的吱扭声,一筒一筒的水就被带了起来,落在水槽里,哗啦,哗啦的。
“有水啦!有水啦!”
辛苦了三天的村民纷纷呼喊起来,奔走相告,大伙儿兴奋得跟着小水渠里的水,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到谁家地头,就开一个小口,分一点水走。而庄稼老把式们则一家一家传授浇灌经验。
“可不能直接漫灌啊,豆子受不了,小麦地也会板结,得开条浅沟,让水慢慢渗透进去,灌个一个时辰就行。”
只是给地里的庄稼开条浅沟而已,简单得很!一人一锄,就那么一扒拉过去,沟就开好了,比挑水浇灌省力多了。
有闲下来的老农就拄着锄头感叹,“还是读书人的脑子好使啊,林先生的图、芸小姐画的路线、七海想的点子……啧啧,咱们几个真是白活了。”
“白活啥?咱们活着可不就是为了看到这一幕嘛。”
“也是。你看早走几年的大发就没看到,亏大发了。”
“呵呵呵,那可不。走走走,去大发坟头看看去,把这好事告诉他。”
喜欢逍遥大司农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逍遥大司农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