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公交车的引擎声单调地轰鸣着,车厢内灯光昏暗,空气凝滞。沈厌低着头,用围巾遮掩住大半张脸,眼角的余光却死死锁定在前排那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高大身影上。
心脏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搏动,但速度比平时快了几分。不是恐惧,而是高度警戒状态下的本能反应。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各种可能性。
巧合? 城市夜班公交线路有限,这个时间点从郊区方向返回市区的乘客本就稀少,遇到同一人的概率并非为零。但结合之前护林站和乡镇的遭遇,单纯的巧合显得太过乐观。
跟踪? 对方是如何找到她的?在乡镇时,她自信已经足够隐蔽。除非……对方有她尚未察觉的追踪手段,或者,在更早的时候(比如护林站那次短暂的照面),她就已经被标记了。
试探? 对方可能并不确定她的身份和目的,这次公交上的“偶遇”或许是一次主动的试探,想观察她的反应。
无论哪种可能,都意味着麻烦。
沈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不能表现出任何异常。对方坐在前排,无法直接观察她,但可能通过车窗反射或其他方式留意后方动静。她维持着低头的姿势,呼吸平稳,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疲惫的夜归人。
公交车在空旷的夜街上停靠了几站,又上来两个醉醺醺的年轻人和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妇人。车厢里多了些生气,也稍微分散了可能存在的注意力。
沈厌趁机稍稍调整姿势,用极慢的速度,将手伸进外套口袋,握住了手机。她没有开机,只是凭借记忆和触感,摸索着按下了一个快捷键——那是她提前设置好的紧急录音功能。她需要记录下可能的关键信息,比如对方在哪一站下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厢里弥漫着酒精、汗味和廉价香水的混合气味。醉汉在高声谈笑,老妇人在低声嘟囔。而前排那个黑色身影,始终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连帽衫的阴影完全遮住了他的侧脸。
沈厌的脚踝开始隐隐作痛,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让伤处承受了压力。但她不敢稍动,全部的意志都用来维持表面的平静和内在的警觉。
终于,公交车驶入了更靠近市中心的区域,灯光变得密集起来。在一个繁华地段附近的站台,那个黑色身影毫无征兆地站了起来,拉低了帽檐,快步走下了车。
沈厌没有立刻抬头去看。她默默数着秒,直到公交车重新启动,驶离站台,她才迅速抬起头,透过后车窗向外望去。
站台灯光下,那个高大的身影正不紧不慢地融入稀疏的人流,走向与公交车行进方向垂直的一条岔路,很快便消失在建筑物的阴影中。
他没有回头。
沈厌缓缓松了口气,但心中的疑虑并未消散。对方下车的地点,并非她预期的终点站附近,而是一个商业区,这个时间点虽然人少,但并非毫无人气。这更像是一种谨慎的脱离方式。
她关掉了口袋里的手机录音功能。虽然可能录不到什么有用信息,但这是个必要的习惯。
公交车继续前行,最终到达了终点站。沈厌随着其他乘客下车,拄着登山杖,步履蹒跚地融入凌晨清冷的街道。她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故意绕了几个圈子,穿过两条小巷,在一个24小时便利店门口停留了片刻,买了瓶水,仔细观察身后,确认再无任何可疑迹象后,才真正向宿舍走去。
回到那个狭小但熟悉的空间,反锁上门,沈厌才真正卸下所有伪装,靠在门板上,感到一阵脱力般的疲惫。脚踝的疼痛此刻变得格外清晰。
她处理了一下伤处,吃了点东西,却没有立刻休息。她打开电脑,将手机里的录音文件导入,戴上耳机仔细聆听。
录音里大部分是公交车的噪音和醉汉的喧哗。在目标人物下车前后,她捕捉到极其轻微的衣物摩擦声和几乎微不可闻的脚步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她将录音备份加密,然后打开了城市地图,标记出对方下车的地点。那里商业设施密集,交通便利,易于隐藏和转移。无法判断那是对方的目的地,还是仅仅是一个中转点。
这次遭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它证实了确实有一股势力在活动,并且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她这个“不安定因素”。虽然对方的目的尚不明确,但敌意或至少是高度的警惕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能被动等待了。”沈厌看着地图上那个标记点,眼神冰冷。
她原本的计划是低调发展,积蓄力量。但现在,暗处的眼睛已经瞥见了她。一味地隐藏可能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迷雾。
她需要信息。关于这些神秘人的信息。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让她从完全的黑暗中找到一丝方向。
第二天,脚伤感觉又好了一些。沈厌换上一身更显普通、甚至有些土气的衣服,戴上黑框眼镜和口罩,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不起眼的女学生。她再次来到了昨晚那个黑衣人下车的商业区附近。
她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而是有明确的目标——这片区域的监控摄像头。
她假装等人或闲逛,实则仔细观察着沿街店铺、银行、写字楼入口安装的摄像头角度和范围。她需要找到那些可能拍到了黑衣人清晰正面或行进路线的公共监控。
这并不容易。很多摄像头年久失修,或者角度不佳。而且,她无法直接调取监控录像。
但她有她的方法。她走进几家看起来管理相对松散的小超市、快餐店和网吧,用不同的借口(寻找丢失的物品、打听朋友)与店员套近乎,旁敲侧击地询问昨晚特定时间段的情况,试图了解是否有店员注意到一个形迹可疑的高大黑衣男子。
大多数询问都一无所获。凌晨时分,店员要么昏昏欲睡,要么忙于琐事,谁会在意一个普通的乘客?
然而,在一家位于岔路口转角、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她似乎有了一点收获。值夜班的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懒散的年轻男店员。
沈厌故技重施,假装焦急地寻找一个“昨晚可能在这里下车的、穿着黑衣服的高个子叔叔”,说是亲戚,联系不上了。
男店员打着哈欠,回忆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好像……是有个挺高的人过去,帽子戴得挺低的,没看清脸。往那边走了……”他随手指向岔路深处的一条小巷。
“大概几点钟还记得吗?”沈厌追问。
“就……最后一班公交到站后不久吧?记不清了。”店员显得很不耐烦。
沈厌没有再多问,道谢后离开。虽然信息模糊,但至少确认了黑衣人下车后的大致方向——那条小巷。
她走到巷口。那是一条老旧的后街小巷,两侧是居民楼的后墙和商铺的后门,堆放着垃圾桶和杂物,灯光昏暗,监控探头稀少。
一条易于隐藏和摆脱跟踪的路线。
沈厌没有冒险进入。她只是在巷口默默站了一会儿,将周围的环境、可能的出口记在心里。
这次仓促的侦查收获有限,但并非全无意义。它表明对方行事谨慎,熟悉城市环境,并且选择的活动区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回到宿舍,她在加密文档中更新了信息:
【目标A(黑衣方)】:
· 特征:高大,行动敏捷,警惕性高,可能多人行动。
· 活动区域:涉及偏远据点(护林站)及城市特定区域(xx商业区附近)。
· 行为模式:谨慎,善于利用环境隐藏,目的不明(可能为末世准备,疑似具有组织性)。
· 威胁等级:高(已疑似注意到宿主)。
放下笔,沈厌走到窗边。阳光下的城市依旧喧嚣,但她仿佛能看到无数暗流在这繁华的表象下涌动。
她不再是那个仅仅埋头囤积物资的重生者了。她已经被卷入了一场末世降临前无声的暗战。
猎手与猎物的角色,尚未分明。
但沈厌知道,她必须更快地成长,更快地织好自己的网,磨利自己的爪牙。
因为留给她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而黑暗中的对手,似乎比她预想的更加强大和隐秘。
接下来的日子,她需要一边继续巩固自己的生存基础,一边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去探知那片危险的迷雾。
喜欢末世重生:开局背刺我的白眼狼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末世重生:开局背刺我的白眼狼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