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一种令人窒息的紧绷感中,缓慢流逝。
下邳城头,张飞的身影如同铁铸的雕像,除了必要的巡防和进食,他几乎寸步不离。那双环眼不再仅仅盯着吕布的营寨,更多时候是望向北方,望眼欲穿。他内心的焦灼如同被文火慢炖,既盼着大哥刘备早日归来主持大局,又隐隐担忧大哥回来后,自己该如何面对那夜的冲动和曹豹那厮的“功劳”。这种复杂的情绪让他烦躁不堪,却又不得不强行压抑,只能通过更加严厉地操练士卒来发泄。
城内的气氛同样凝重。糜竺、孙乾(留守下邳的孙乾属官)等人竭力维持着秩序,安抚人心,但“三将军鞭挞曹豹”、“曹豹私通吕布”、“张飞追杀曹豹至吕布营前”等各种或真或假的消息早已在军民中流传开来,引发了不小的恐慌和猜疑。城门虽然不再像最初那样完全紧闭,但进出盘查极其严格,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着整座城池。
而在城西的吕布大营,则是另一种景象。
曹豹在医官的精心照料下,伤势终于开始稳定好转,虽然依旧虚弱,需要卧床静养,但至少脱离了生命危险,神志也日渐清醒。陈宫几乎每日都来探望,一方面是关心他的伤势,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与他深入探讨“刘吕联盟”的细节与可能性。
“元显,你觉得玄德公归来,对此事会持何种态度?”陈宫为曹豹端来汤药,看似随意地问道。
曹豹靠坐在榻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清明,甚至比以往更加深邃。他接过药碗,缓缓饮下,苦涩的药汁让他微微蹙眉。
“玄德公……乃世之英雄,胸怀大志,绝非目光短浅之辈。”曹豹的声音还有些虚弱,但语气笃定,“此次下邳之变,他应能看出,与温侯火并,有百害而无一利。而结盟共抗强敌,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关键在于……如何打消他心中对温侯的疑虑,以及……如何安置温侯及其部众,方能令双方安心。”
陈宫点头表示赞同:“奉先虽勇,然其性……确实令人担忧。玄德公即便有意结盟,也必会顾虑重重。况且,张飞将军那边……”
提到张飞,曹豹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背上的伤口依旧隐隐作痛,提醒着他那日的惊险。“三将军性情刚直,嫉恶如仇。他对我的误会,恐怕非一时能够化解。这需要玄德公从中斡旋,也需要……时间。”
两人就联盟的可能形式、兵力配合、粮草分配乃至未来可能面对的敌人等细节,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谈。陈宫越发觉得,眼前这个曹豹,对天下大势和人心权谋的见解,远非常人可比,许多想法甚至让他这个自诩智谋之士的人都感到茅塞顿开。他心中对曹豹的评价,已经从“可利用的棋子”悄然转变为“必须重视的潜在盟友与合作者”。
然而,营寨内的气氛也并非铁板一块。以魏续、侯成为首的并州旧将,对于吕布放弃唾手可得的徐州,转而寻求与刘备结盟,始终心存不满。他们不敢公然违抗吕布的命令,但私下里难免牢骚满腹,对曹豹这个“罪魁祸首”更是没什么好脸色,认为他巧言令色,蛊惑了吕布和陈宫。
这一日,魏续甚至借着巡营的机会,来到曹豹养伤的营帐附近,故意大声对部下说道:“哼!若不是有人多事,此刻我等早已在徐州城内饮酒庆功了!何须在此看人脸色,搞什么劳什子联盟!”
声音清晰地传入了帐内。曹豹闻言,只是闭目养神,恍若未闻。一旁的陈宫脸色却沉了下来,起身走出帐外,冷冷地看了魏续一眼。
“魏将军,慎言!”陈宫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乃温侯与吾共同定策,关乎我军生死存亡,岂是尔等可以妄加非议的?若再扰乱军心,休怪军法无情!”
魏续对上陈宫那锐利的目光,气势顿时矮了半截,悻悻地嘟囔了几句,带着部下灰溜溜地走了。
陈宫回到帐内,对曹豹歉然道:“部下无状,让元显见笑了。”
曹豹缓缓睁开眼,平静地说道:“无妨。魏将军等人求战心切,可以理解。只是他们尚未看清,得徐州易,守徐州难,独守徐州更是难上加难。联盟,并非怯懦,而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陈宫深深看了曹豹一眼,心中感叹此人心胸之开阔,远非魏续等莽夫可比。
除了内部的不和谐音,营寨外围的气氛也同样紧张。吕布军与下邳城的斥候、游骑,在城外广袤的区域里,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接触和对峙。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冲突,但彼此间的警惕和敌意显而易见。箭矢在天空中交错飞过,战马在原野上相互追逐、威慑,每一次接触都像在紧绷的弓弦上又加了一分力,谁也不知道这根弦何时会断裂。
这种脆弱的和平,完全依赖于刘备即将归来这个消息所带来的短暂威慑,以及张飞、吕布双方那并不牢固的克制。所有人都像是在走钢丝,小心翼翼,生怕一个微小的失误,就会打破平衡,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而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等待中,曹豹的身体在一点点恢复,他的大脑也在飞速运转。他清楚地知道,刘备的归来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尽快养好伤,并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那位即将决定所有人命运的主公,去参与那场注定艰难无比的谈判。
他望着帐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默念:
“刘玄德……快点回来吧。这虚假的和平,快要撑不住了……”
喜欢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