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钢铁军魂

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首页 >> 北洋钢铁军魂 >> 北洋钢铁军魂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生子当如孙仲谋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糜汉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将军好凶猛天命靡常雄霸三国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奥特格斗传说
北洋钢铁军魂 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 北洋钢铁军魂全文阅读 - 北洋钢铁军魂txt下载 - 北洋钢铁军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6章 惊澜效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节:东瀛的毒牙

僵持的战局并未消磨东瀛的野心,反而使其变得更加阴险与不择手段。正面强攻代价高昂,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隐秘、也更为残酷的战术。民国五年(1916年)深秋,一种诡异的瘟疫悄然在福建前线共和国军队控制区的几个村庄蔓延。患者起初高烧不退,继而淋巴肿痛,皮肤出现黑斑,死亡率奇高。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波及到部分前线部队,导致非战斗减员急剧上升,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消息传回南京,高岩震怒。他立刻召见了卫生总长和军医总监,以及内卫府负责人赵三槐。

“症状符合鼠疫特征,但爆发地点、时间都太过蹊跷!”卫生总长面色凝重,“我们怀疑……这并非天灾。”

赵三槐的证据更为确凿:“内卫府前线情报站抓获了一名试图投毒的东瀛特务,据其供认,东瀛‘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实为细菌战部队)已秘密介入战事,利用飞机播撒、特务投放等方式,散播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和污染源!”

“细菌战!”高岩一拳砸在桌上,眼中燃烧着怒火,“丧心病狂!这是对人类的犯罪!”

绝不能任由疫情蔓延,更不能让东瀛的阴谋得逞。高岩立即下令:

一、成立“前线疫情紧急防控指挥部”,由卫生总长亲赴福建坐镇,调动全国医疗资源,隔离疫区,全力救治,控制疫情。

二、命令军医部门,立即为前线所有官兵接种紧急生产的鼠疫疫苗(尽管产量有限),并配发防护用品,普及防疫知识。

三、指示内卫府与军方情报部门联合行动,不惜一切代价,摧毁东瀛的细菌战据点,抓获其核心人员,获取证据!

四、通过秘密外交渠道,向国际社会,尤其是中立国医学界,揭露东瀛使用细菌战的罪行,争取舆论谴责。

一场反制细菌战的无声战役,在医疗和情报两条战线上同时打响。共和国的医护人员和特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与看不见的敌人和残忍的对手进行着殊死搏斗。

第二节:深海的猎杀

就在福建军民与瘟疫搏斗的同时,共和国海军司令部收到了一份绝密情报:东瀛利用其暂时掌控的台湾海峡部分航道,组织了一支重要的运输船队,由两艘轻巡洋舰和数艘驱逐舰护航,满载着从东南亚掠夺的橡胶、锡锭等战略物资,以及补充兵员,正悄然驶向福建沿海,意图为其陷入僵局的登陆部队“输血”。

这是一个诱人的目标,也是一个危险的陷阱。护航力量不弱,且航线靠近东瀛控制的空域。

“打掉它!”海军司令林泰曾伤势未愈,但态度坚决,“必须掐断这条补给线!要让东瀛人知道,我们的海,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任务再次落在了共和国最隐秘的利器——“海龙”潜艇支队肩上。此次行动代号:“猎鲨”。

四艘最新服役的“海龙-II”型潜艇,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同幽灵般潜入台湾海峡北部预设的伏击阵位。她们静默地悬浮在深水中,声呐兵全神贯注地捕捉着每一丝异常的声响。

一天,两天……潜伏是漫长而枯燥的,也是对艇员意志和耐心的极大考验。直到第三日黄昏,声呐终于捕捉到了期盼已久的目标——低沉的螺旋桨噪音,由远及近,规模庞大。

“目标确认,大型运输船队,护航舰只约五到六艘。”艇长们通过水下电话低声交流着。

“各艇注意,按预定方案,占领攻击阵位。优先目标:大型运输船。攻击后,立即深潜,向东南方向脱离!”支队指挥官下达了命令。

“海龙九号”艇长透过潜望镜,冷静地锁定了一艘庞大的万吨级运输船。“一号至四号发射管,间隔发射,放!”

四枚“长矛-I型”鱼雷如同致命的箭矢,悄无声息地射向目标。几乎在同一时间,其他三艘潜艇也各自锁定了猎物,射出了鱼雷。

海面上,东瀛护航舰只的声呐兵似乎察觉到了异常,凄厉的警报声骤然响起!但为时已晚。

“轰!轰!轰!轰!”接二连三的猛烈爆炸在运输船队的核心位置炸响!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那艘万吨巨轮被至少两枚鱼雷命中,船体几乎被撕裂,迅速倾斜下沉。另外两艘大型运输船也被击中,燃起大火,失去动力。

护航的东瀛舰只疯狂地投掷深水炸弹,试图报复,但“海龙”们早已按照预定计划,潜入更深的水域,悄然撤离。海面上只剩下燃烧的残骸、漂浮的物资和拼命求救的东瀛士兵。

“猎鲨”行动取得重大战果,一举击沉击伤东瀛运输船数艘,毙伤敌军数百人,缴获(打捞部分)大量战略物资,沉重打击了东瀛的海上补给线,极大地缓解了福建前线的压力。

第三节:柏林的风向

欧战的绞肉机仍在疯狂运转,德意志帝国深陷东西两线作战的泥潭,对资源的需求达到了顶点。共和国在远东独力抗击东瀛所展现出的韧性和潜力,以及其在战略矿产上的重要性,使得柏林的态度再次发生了微妙而现实的变化。

瓦德西伯爵又一次出现在了南京,这一次,他带来的不再是咄咄逼人的政治条件,而是一份更为“务实”的合作提议。

“执政阁下,”瓦德西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帝国高度赞赏贵国在抵抗外来侵略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鉴于我们共同面临的……某些挑战,帝国认为,深化我们之间的技术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

他提出的新方案包括:提供更先进的舰用高压锅炉图纸、协助建立光学仪器生产线、甚至暗示可以在战后“适当考虑”归还部分山东权益,以换取共和国稳定且优先向德意志供应钨、锑、猪鬃等关键战略物资,并默许德意志利用共和国港口进行有限的(伪装成商业行为的)物资中转。

这依然是一场交易,但价码和姿态都已不同。高岩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背后的信息:德意志需要他,至少在当前阶段,远大于他需要德意志。

“伯爵阁下,”高岩沉稳回应,“共和国一贯重视与德意志的友好关系。战略物资的贸易,可以在公平、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合作,我们一如既往地欢迎。至于山东问题……”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其主权归属,不容任何交易,这是原则问题。但我们乐于见到贵国在尊重我国主权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经济合作。”

他没有完全拒绝,也没有轻易答应,而是将重点拉回到务实的经贸与技术层面,既稳住了德意志,保证了关键技术的输入,又牢牢守住了国家主权的底线。这种不卑不亢、务实灵活的外交手腕,使得共和国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始终保持着主动。

第四节:民气的升华

前线的血战、细菌战的威胁、海上的猎杀、外交的周旋……这一切,都通过日益发达的通讯网络和宣传渠道,真实而深刻地传递到后方。战争已持续一年多,最初的悲愤与激昂,逐渐沉淀为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坚韧的力量。

民众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和支持战争,而是更主动地参与到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的斗争中。知识界发起了“国防科学运动”,鼓励科技创新,服务战时需求;文艺界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战、鼓舞士气的小说、戏剧、歌曲;教育界则将爱国教育、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意识,在战火中得到空前普及和升华。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国家独立强盛,个人才有尊严和未来。

在重庆,一位老教授在捐款时对记者说:“我们捐出的不仅是钱,更是对这个国家的信心。我们相信,经历这番浴火,华夏必将重生!”

在上海,工人们在轰炸的间隙坚持生产,口号是“多流一滴汗,前线少流一滴血!”

在乡村,农民们节衣缩食,将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他们说:“不能让前线的娃儿们饿着肚子打鬼子。”

这种发自内心的、理性的、持久的支持,构成了共和国抵御外侮最深厚的底气。高岩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感慨道:“今日之民气,已非昔日可比。此乃国家之魂,民族之脊梁!有此民心,何愁国贼不灭,何愁中华不兴?”

【系统提示:成功应对多重危机(细菌战、海上破交、外交博弈),“惊澜”效应生效:国家危机应对能力提升,海军破交战术成熟,外交策略更趋灵活,民族凝聚力完成质的升华。警告:东瀛手段日趋极端,需加强生物防护与反间谍能力;长期战争对社会心理承受力提出更高要求。】

惊澜迭起,砥柱弥坚。共和国在战争的风口浪尖上,不仅顶住了压力,更在应对危机中磨砺了意志,提升了能力,凝聚了人心。历史的惊涛,正将这片古老的土地,推向一个未知而充满希望的方向。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北洋钢铁军魂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从公里外的桃花坞开始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皇道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快穿之盈满甜宠贴身辣妻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生子当如孙仲谋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我家娘子在修仙恶鬼训练营丹道仙途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离婚女人图鉴大明第一臣
经典收藏大明,我以族谱变法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郭嘉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朱门华章录特种兵之一夫当关南唐晚来风枌榆草木长大宋祖王爷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秦时韩公子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终极潜伏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三国第一狠人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盛世第一妾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
最近更新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红头册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红楼梦白话文版天道好长生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北洋钢铁军魂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清史错位录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边塞枭龙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谋杀三国精编版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蟠龙谜局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北洋钢铁军魂 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 北洋钢铁军魂txt下载 - 北洋钢铁军魂最新章节 - 北洋钢铁军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