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的寒风裹挟着血腥与硝烟的气息,吹过乌拉尔山脉,也吹皱了欧洲大陆看似平静的湖面。北极熊帝国那座早已摇摇欲坠的庞大宫殿,终于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的震动下,轰然坍塌。红色的浪潮以彼得格勒为中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烈度,向着广袤的国土蔓延吞噬。旧帝国的将军们竖起白旗,仓皇组建起零散的抵抗力量,但在汹涌的革命洪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越过千山万水,第一时间摆在了南京总统府高岩的案头。电报来自多个渠道,内容却惊人一致:北极熊帝国陷入空前内乱,苏维埃政权宣告成立,旧秩序正在被血腥清洗。
高岩放下电文,走到那幅巨大的欧亚地图前,目光久久凝视着北方那片已然被标注上混乱符号的广袤土地。他的手指,最终重重地点在了那片猩红蔓延的区域。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洞悉历史的冷静与凝重。
一、 纷至沓来的求援信
北极熊的剧变,如同一块砸入欧洲权力平衡池塘的巨石,瞬间让所有老牌帝国感到了脚下的震动与深深的恐惧。那种颠覆旧有秩序、清算统治阶级的革命理念,比任何外部敌人都更让他们寝食难安。
最先坐不住的,是与之接壤且国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波兰及其背后的高卢鸡。高卢鸡驻华公使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秘密求见了外务总长唐绍仪,言辞恳切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
“总长先生,欧洲文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这并非传统的战争,而是一种旨在摧毁一切现有秩序的瘟疫!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将这个红色的怪物扼杀在摇篮里!高卢鸡、约翰牛、波兰以及所有热爱自由的国家,正在筹划进行必要的‘干预’。我们诚挚地希望,作为远东秩序的重要支柱,中华共和国能够加入这一正义的事业,至少,能够在东方给予我们物资和道义上的支持!”
紧接着,约翰牛的外交照会也以加急形式送达。尽管措辞依旧保持着绅士般的矜持,但字里行间透出的焦虑与急迫却无法掩饰。他们同样希望共和国能够参与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封锁和可能的军事干预,并暗示可以在太平洋殖民地、对华贸易等方面做出“相应回报”。
甚至连远在北美的丑国,也通过非正式渠道表达了“关切”,并试探共和国对此事的立场和可能采取的行动。
一时间,南京仿佛成为了欧洲列强争相拉拢的关键力量。昔日高高在上的绅士们,不得不放下身段,向这个东方新兴强国寻求合作。
二、 审慎的权衡:“选择性介入”
总统府内,高层战略会议的气氛空前激烈。
“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军方代表,尤其是与北极熊有旧怨的将领情绪激动,“北极熊昔日强占我大片领土,如今内乱,正是我们北上收复失地(指历史上被沙俄侵占的外东北等地区)的绝佳时机!即便不直接出兵,也应全力支持高卢鸡、约翰牛的干预行动,彻底削弱这个北方巨邻!”
“糊涂!”宋亦舟立刻反驳,“出兵?以什么名义?收复那些已被国际条约模糊化、且目前处于极端混乱区域的土地,我们要投入多少兵力?陷入那片泥潭之后,谁来保证约翰牛和高卢鸡不会趁机在背后捅刀子?我们与他们的关系,远未到可以托付后背的地步!”
陈念恩从技术角度分析:“直接军事介入,收益不确定,风险极高。但完全置身事外,也非良策。欧洲的混乱,确实是我们获取利益、提升地位的机会。”
高岩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直到声音渐息,他才缓缓开口,定下了基调:
“我们的原则是:保持独立外交,审慎介入,利益最大化。”
他条分缕析:
“第一,绝不直接派兵参与欧洲的武装干涉。那是欧洲人的战争,是旧帝国与新生红色政权的厮杀。我们远在东方,没有必要,也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去投入这个无底洞。让约翰牛和高卢鸡去消耗吧。”
“第二,利用‘调停者’和‘关键供应方’的身份谋利。我们可以对各方表示‘理解’和‘关切’,但不做出任何实质性军事承诺。同时,向所有交战方——无论是高卢鸡、约翰牛支持的白军,还是苏维埃红军,甚至是在中间摇摆的势力——开放贸易!他们需要粮食、被服、药品,甚至……军火。只要他们付得起钱,或者拿得出我们需要的资源和技术,我们都可以卖!”
“第三,加速‘融雪行动’。北极熊的混乱,使其对远东的控制力降至冰点。这正是我们巩固在北极熊远东地区经济存在,甚至以‘维持秩序’、‘保护侨民和投资’为名,进一步扩大实际控制区域的绝佳时机。命令李文轩,动作可以再大一点!”
“第四,人才与技术。混乱意味着人才的流失。那些不愿接受新政权、或者生命受到威胁的旧北极熊帝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正是我们招揽的目标。力度要加大,条件可以更优厚!”
三、 火中取栗:双刃剑下的游走
策略既定,共和国这台精密的机器开始围绕新的目标高效运转。
外交上,唐绍仪周旋于各国使节之间,言辞恳切却立场模糊,既对高卢鸡的“反布尔什维克十字军”表示道义上的有限同情,又对苏维埃政权控制区域的“稳定与人道主义状况”表示“关注”,始终拒绝任何捆绑式的军事同盟。这种“模糊战略”让欧洲列强既无奈又不得不继续拉拢,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无形中再次提升。
经济上,共和国的工厂开足马力。来自西伯利亚白军将领的黄金订单,与通过隐秘渠道从苏维埃控制区流出的矿产、木材资源,共同支撑着沿海港口的繁荣。共和国成为了这场意识形态战争双方共同的“后勤基地”之一,赚取了巨额利润,并获得了宝贵的战略资源。
在北方,李文轩指挥的“融雪”行动进入了快车道。以“保护铁路和矿场安全”为名,共和国派遣的“护路队”和“安全顾问”控制了更多的交通节点和资源产地。一些地方势力甚至主动投靠,寻求共和国的庇护。共和国的实际控制线,在不动声色间,向着北方和西方又推进了数百公里。
而在人才争夺的暗战中,共和国的情报人员活跃在哈尔滨、上海等流亡者聚集地,以及欧洲的难民中转站。又一批数学、物理、工程学领域的北极熊专家,被“请”上了前往共和国的船只,他们将充实共和国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
四、 静观其变与未雨绸缪
尽管采取了相对超然的姿态,但高岩对北方那片红色政权的警惕,从未放松。他命令情报部门加强对苏维埃政权意识形态、组织能力和军事潜力的研究。
“总统,根据初步分析,这个新政权具有极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意识形态感染力。如果它能站稳脚跟,必将成为一个与我们意识形态截然不同、且极具扩张性的强大邻邦。”凌云汇报时,语气严肃。
高岩点了点头:“我从不怀疑这一点。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壮大自身、获取资源、招揽人才、扩大战略纵深——既是为了应对眼前的机遇,更是为了应对未来那个必然强大的北方邻居。”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从共和国的北方边界缓缓划过。
“欧洲的这场大火,我们隔岸观火,可以借光取暖,甚至可以火中取栗。但绝不能引火烧身。我们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窗口,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无论未来北方是何种局面,我们都能够从容应对,确保我华夏山河,永享安宁。”
隔岸观火,并非袖手旁观。而是在纷繁复杂的乱局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精准地攫取利益,冷静地为更长远、也更严峻的挑战,做好万全的准备。共和国的航船,正小心翼翼地航行在由旧世界崩塌和新世界分娩所共同掀起的惊涛骇浪之中。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北洋钢铁军魂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