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王家科学院。
王皓站在那台轰鸣的蒸汽机前,已经整整一个时辰了。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感受着那股钢铁与烈火交织而成的原始力量,感受着脚下大地的每一次震颤。
这几年来,他在北方朝堂,与郭荣、范质、赵匡胤这些当世人杰斗智斗勇。
虽然他表面谦逊平静,但心里还是非常自傲的,他自以为已经站在了时代的巅峰,洞悉了天下的走向。
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浅薄和可笑。
当他们还在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为了一顶皇冠的归属,而勾心斗角血流成河时。
他的家族,已经悄无声息地在另一个维度上,将整个时代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这台机器,比十个赵匡匡胤,一百个郭荣,都要可怕。
“感觉如何?”
家主王贞不知何时,走到了他的身边。
“震撼,不解,甚至……有些恐惧。”王皓坦诚地说道。
他指着那些正在麻木地操作着机器,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疤的倭人学徒。
“为了这个,死伤这么多人值得吗?”他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惑。
这是一个儒家士大夫最本能的质问,哪怕王皓从小接受的并非正统儒家教育,但是在为官这些年也受到了不少影响。
王贞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道:“那你觉得,赵匡胤为了那个位子,在陈桥驿煽动兵变,未来可能导致河北防线动荡,让契丹铁骑南下生灵涂炭,这值得吗?”
王皓沉默了。
“皓儿,你要明白。无论是皇权更迭,还是技术变革,都必然伴随着牺牲。
前者,牺牲的是无辜的百姓,成就的是一人的野心。而后者,”王贞的目光,落在那台蒸汽机上,眼神变得炽热,“我们牺牲的是一群自愿的代价,成就的却将是整个华夏民族,千秋万代的强盛!”
“有了它,”王贞指着那些被蒸汽机带动的纺纱机,“我们生产布匹的效率,是人力的十倍,百倍!这意味着天下的百姓,都能穿上更便宜暖和的衣服。”
“有了它,”他又指向那些不知疲倦的锻锤,“我们打造兵器铠甲的速度和质量,将远超任何一个朝代!这意味着我们的士兵,将拥有最坚固的盔甲和最锋利的武器!”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王贞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味道。
“未来,它会带动铁甲船,让我们王家的舰队,纵横四海,将所有蛮夷都踩在脚下!它会带动马车,让我们的军队和物资,在广袤的土地上日行千里!”
“到了那个时候,你觉得死五十个倭人还值得吗?”
王皓再次沉默了。
他为官这些年所信奉的那些圣人言论,君臣之道,在眼前这种纯粹的以“强盛”为唯一目标的理念面前,显得如此的……脆弱。
“我明白了。”许久,王皓才缓缓开口,他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和不解,转变为清明。
“我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很好。”王贞欣慰地点了点头。
“家族需要你。但不是需要一个权谋家,也不是需要一个士大夫。”王贞看着他,“我知道这些年你在朝为官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但是我还是希望你成为以前那个激昂上进,对待所有新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从今天起,你就是科学院的副院长。”王贞做出了任命,“罗易先生虽然精通算学和格物,但在统筹和管理上,还有所欠缺。
我需要你,用你在北方积累的经验,为科学院,建立一套全新的高效运作体系。”
“是,家主。”王皓没有推辞,他知道这王家对他在北方的功劳的认可,也是家族对他的考验,是他融入这个“新王家”的第一步。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抱着一堆图纸,步履匆匆地走了过来。
他看到王贞和王皓,连忙停下脚步,躬身行礼:“见过家主,见过皓叔。”
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但眼神却异常明亮,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智慧和专注。
“是澈儿啊。”王贞看到他,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这么晚了,还不去休息?”
“回禀家主,我刚刚根据罗先生的理论,对气缸的密封结构,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少年举起手中的图纸,兴奋地说道,“如果用这种多层结构,或许可以解决高压下漏气的问题!”
王贞接过图纸,看了一眼,虽然看不太懂,但还是赞许地点了点头:“不错,有想法就去大胆地尝试。缺什么材料,缺什么人手,直接跟管事说。”
“谢家主!”少年兴奋地应了一声,又对王皓行了一礼,便一头扎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型实验室里。
王皓看着那个少年的背影,有些惊讶:“这是……哪一房的子弟?我怎么没见过?”
“他叫王澈,是四房的一个旁支子弟,今年才十六岁。”王贞的语气里,充满了欣赏,“三年前,他还是个在族学里调皮捣蛋的家伙。自从科学院成立,我号召家族所有子弟,不问出身,不问嫡庶,只要对格物之学有兴趣,都可以来学习。”
“这小子,就像开了窍一样,一头扎了进来。他在机械和算学上的天赋,连罗易先生都自愧不如。这台蒸汽机的很多关键部件,都是他提出的思路。”
王贞看着王皓,意味深长地说道:“皓儿,你看。王家的未来不在我,也不在你。”
“而在他们。”
他的目光,扫过那个叫王璟的少年,扫过那些正在挥洒汗水的工匠和学徒。
“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就是为他们,为王家的未来,搭建好一个最坚固的平台。哪怕这个过程,需要用上一些……不光彩的手段。”
王皓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中再次受到巨大的触动。
他想起了那个在太常寺书库里,埋首于故纸堆,为家族寻找前人智慧的自己。
他想起了那个在东瀛,用铁血手段推行汉化,为家族提供资源和兵源的王猛。
还有眼前这位,坐镇扬州,推动着家族科技飞跃的家主王贞。
以及像王璟这样,正在冉冉升起的新一代。
王家,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世家门阀了。
“家主,”王皓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我准备好了。”
喜欢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