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这是怎么抓到这么多的?”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凑上前来,好奇地往陆佳怡和王秋荷的桶里瞧。桶里除了常见的花盖蟹和猫眼螺,竟然还混着不少海虹、蛏子,有几条小黄鱼正扑腾着尾巴,溅起水花。看得周围的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也没啥特别的,就是那边礁石多,海水退得快,里头比较容易藏东西。”王秋荷稍稍弯腰,把桶往身后拎了拎,生怕挤上来的人把水溅出来了。她笑着说,“我们过去翻了好几块大石头,下面就发现了不少小螃蟹和鱼窝。不过也有点累,手臂都快酸了。”
“难怪呢!”那大爷也是个老渔民,一看就明白她们是找了块好地方,“那边确实有些比较深的水洼,你只要掌握好海水退潮的时机,翻石头或者蹲下来耐心找,总有收获。”
“我和佳怡还在那些泥滩上翻出了好几只大蛏子呢!”王秋荷看上去有点兴奋,提起收获更是滔滔不绝,“要不是时间太赶了,我们还能挖更多。”
“说起来真是巧。”陆佳怡也笑,“秋荷刚开始还踩到个深坑,差点湿了裤子。结果就在那附近,一脚踩出好几条蛏子窝,还都是挺大的。”
“哎呀,我好想去看啊!”围在周围的一个年轻小伙子,挎着个小水桶,里边只盛了几只猫眼螺。他听到蛏子眼睛亮得不得了,“秋荷姐,你们能不能带带我们?我都不知道那些螺啊蛏子的窝长什么样子。”
“是啊,带我们去呗!我们这边就挖了几只小沙螺,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另一个村里姑娘也急巴巴地开口。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女孩子对赶海这么上瘾,看来是平日里忙着在家看孩子,这回出来放松一下,恨不得多收点海货回家改善下伙食。
王秋荷听了,也没说死,她看了看海面,抬头瞧了眼天色:“现在潮差不多退到最适合抓鱼抓蟹的时候了,等会估计又要开始涨潮。我们可以一起过去试试,只不过赶海这东西,可不一定每次都能像我们这样碰巧啊!”
“是啊,赶海就是图个运气。”陆佳怡也跟着说,“不过要是真想抓鱼的话,我建议带个小抄网或者长柄网兜,最好再带把耙子。耙子用来挖沙子,万一踩到有洞口的地方,快速挖两下,就能把蛏子挖出来。抄网的话,用来在礁石缝里捞一些小鱼小虾和螃蟹,挺好用的。”
“好嘞!”那几个年轻人听完,三两下就跑回家去拿工具。留下的几位大娘大婶,也挺心动地互相嘀咕:“要不咱们也去?”
“去!当然要去。”一个大婶哈哈笑道,“反正也都出来赶海了,多抓点就是多赚,抓不到也开心。”
话音刚落,人群就开始热闹起来,一部分先走在前头的人,已经朝着西边的小滩涂出发了。因为陆佳怡和王秋荷此前就是从西边回来,那儿的地势相对复杂,有礁石也有泥滩,适合多种海货生长。
“佳怡,我们去吗?”王秋荷看见这么多人,心里也有点犹豫。原本她们俩已经满载而归,想说先把东西带回家放好,尤其是蛏子得好好用海水养着,免得死得快。可看大家都这么兴致勃勃的,她也有点动心。
“我看行,要不我们把桶先往岸边放,找块阴凉地搁着,别让太阳直晒。”陆佳怡笑道,“刚刚那条小黄鱼还挺鲜活,等回家蒸着吃,或者放点姜丝清蒸一下,最能尝出鲜味儿。”
“没问题,那就先把鱼、蛏子这些比较娇嫩的先放好。”王秋荷也兴奋,“之后我们稍微往深一点的地方瞧瞧,不一定要逛太久。看他们都没怎么抓到鱼,就指望咱们带路,咱们就给他们指指怎么找。嘿,要是真能抓到些好货,也算帮大家了。”
两人说着,走到靠近堤坝边的一棵歪脖子树下,把沉甸甸的收获桶放在阴凉处,又往桶里添了点海水,保证那些小海鲜还能活蹦乱跳。随后拎起随身的小铲子、耙子,以及一个破旧但结实的小抄网,朝着人群走去。
海边的泥滩上渐渐显露出大片湿漉漉的沙地,一股淡淡的海腥味混着阳光味道扑面而来。太阳已经渐渐升高,照在海面上折射出金光点点。脚下的海水还在朝更远的地方退去,若是再晚一会儿过去,说不定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秋荷姐,你快看这儿有好多小洞!”一个年轻小伙子先发现了新大陆。他踩在一片松软的沙子上,脚底下就不断冒出细细的水泡。他兴奋地招手让大家过来围观,“这是什么洞?是不是蛏子窝?”
“先别急。”王秋荷蹲下身,用耙子轻轻扒了两下沙面。大家都屏住呼吸,看见沙里似乎有个浅浅的螺旋状小口。“你看,这种洞口如果呈椭圆形、比较扁长,就有很大可能是蛏子窝。你可以先撒点盐水进去,过个两分钟,它就会自己冒头。”
“啊?还可以用盐水?”那年轻小伙子惊喜地问道,“不过我没带盐啊。”
“我这儿有!”旁边一个大婶可算是有经验,立刻拉开随身带的布包,从里面掏出一小袋盐递过去。她爽朗地笑,“赶海这么多年,经验之谈——带袋盐总是没错的。不仅可以让蛏子自己冒出来,有时候遇到皮皮虾也能用得上。”
年轻小伙子感激不尽,忙不迭接过盐袋,小心翼翼地把盐倒进一个旧矿泉水瓶里,再加点海水稀释。随后,他拿着瓶子,往那个小洞里倒了几滴。起初一点动静都没有,众人都摒住呼吸,盯着看了好几秒,似乎没有任何变化。正当大家觉得是不是方法不对时,洞口突然冒出一条白生生的蛏子“脖子”,那软管颤巍巍地试探着外界环境。年轻人一看,赶紧吼:“来了来了!”
“别着急!”王秋荷赶紧提醒,“它还会缩回去,你要迅速拿耙子或手抓住它露出来的部分,再轻轻拽。蛏子其实不算很结实,只要你一拔,它很难撑住。”
那年轻小伙子立刻照做,轻轻把露出沙面的那截拿住,稍微用力一拉,沙子里立刻拽出一只肥嘟嘟的蛏子。那蛏子白白胖胖,长约十来厘米,表面还带着点细沙。众人眼见着真捞出了好东西,都喜得哈哈大笑。
“我可算是开了眼界了!”他激动地把蛏子放进自己的小水桶,回头冲大婶道谢,“多亏了您那包盐!”
“这回会了吧?”王秋荷拍了拍年轻人的肩,“下一次只要看到这种洞口,都可以试试。不过动作要快,不然蛏子又缩回去了,抓起来就不太容易。”
“好,好!”年轻人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可有收获了。”
“那我们再往前走走,那边礁石附近可能有小鱼,不然怎么会让我们两个抓到呢?”陆佳怡说道,“不过要小心脚下的青苔石头,很滑的。”
说完,大家又浩浩荡荡挪到另一侧。那边有几块高耸的礁石露出海面,周围围出一片浅水洼,偶尔能见到小鱼游过。海水清澈时,甚至能看见螃蟹在石缝中横着跑。然而礁石表面布满海苔,踩上去就跟滑冰似的,不小心就可能摔跤。
“秋荷姐,你还记得之前咱们在这块大石头下抓到的那条小黄鱼吗?”陆佳怡说着,就指向左边的一块礁石,“就是在这里,我记得当时拿抄网在水下捞了一下,结果捞到两条,吓了我一跳。”
“是啊,那两条可新鲜了。”王秋荷回忆起那画面,也忍不住乐,“等我先把裤腿儿再挽高点儿,咱们下去看看。”
她说着便走到水洼边缘,将裤腿儿挽得高高的,然后慢慢踩着礁石往下。见水面不过才及小腿,王秋荷拿起手里的小抄网,轻轻伸进水里探了探。清凉的海水没过手臂,令她忍不住哆嗦一下。
“哎,里面好像有些动静。”她回头招呼,“佳怡,你也过来,这边缝隙有条小鱼影子闪了一下!”
“来了来了!”陆佳怡赶紧迈步过来,一边小心避免滑倒,一边把小耙子挂在腰间,腾出双手准备协助。她注意到礁石缝里确实有条灰白色的小鱼尾巴在晃动,明显是被困在水洼中。或许是海水退得过快,这些小鱼一时没能跟着潮水游走,就滞留在这儿了。
“我数一二三,你把抄网伸到那条缝隙靠外的方向,我从旁边拍打水面把它赶进去。”陆佳怡眨眨眼,轻声嘱咐。
“好嘞!”王秋荷凝神屏气,双手握紧抄网,把网口对准鱼的潜在逃跑路线。
“一……二……三!”
随着陆佳怡话音落下,她迅速把手拍在水面上,哗的一下溅起水花。那条小鱼猛地一惊,正想往外冲,却恰好冲进了抄网里。王秋荷立刻提网,水下的小鱼在里面扑腾几下,没跑掉,就这样被捕捉住了。
“抓住了抓住了!”王秋荷兴奋地把抄网举起来,让周围的人都看见。这条小鱼约莫有巴掌长,背部呈灰褐色,肚子略微发白,挣扎间还能看到泛着点银光。虽然并不算大,但对赶海的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获,毕竟自家厨房里稍微加点葱姜蒜,清蒸或者红烧,都是一盘鲜甜美味。
“哎呀,你们俩可真是默契。”有个蹲在旁边观摩的大姐忍不住鼓掌,“我刚刚看你们拍水面那一下,真的是一气呵成。”
“哈哈,这都是平时抓螃蟹、抓鱼练出来的。”陆佳怡擦了擦脸上溅到的海水,“主要是小鱼被困在这里,跑不远。要是水大点,我们俩还不一定抓得着。”
“啊!我这边也有,快,借你抄网用一下!”另一头,一个大叔在另一个水洼喊。那边也发现了小鱼,正苦于没有合适的工具。
“来啦!”王秋荷把手上的小鱼放进了塑料桶,然后迅速提着抄网走过去。陆佳怡也紧跟在后,想看看能不能再多抓几条。
接下来,几个人就像接力赛似的,你翻石头、我拍水面,她来网兜捞。忙活一阵子,陆续又收了三四条小鱼,都是类似的小黄鱼、黄鳍鲷之类的浅海鱼。尽管不算大,但胜在数量可观,足够大家尝鲜。
“我的妈呀,这一会儿工夫就能抓到鱼,今天运气真是爆棚!”大叔看着自己的收获,笑得合不拢嘴,“回去可以炒个小鱼干,或者裹点面糊做炸鱼段,那味道肯定绝了。”
王秋荷一边收网一边应:“大叔您还别说,要是再抓到几条,炖个鱼汤也是鲜得很。我们之前抓到过两斤多小鱼,一起用葱姜蒜炖,那叫一个香。”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直咽口水,恨不得再多挖挖、多捞捞,回家好好享受一顿海鲜盛宴。于是大家兴奋劲儿更足了,不少人更是学着二人的办法,在浅滩和礁石缝之间仔细寻找。有些人翻翻石头,发现藏着些拇指大小的小螃蟹,或者看到些猫眼螺、海虹也会捡起来。尽管每个人收获不一,但都能感受到那种乐在其中的赶海快乐。
“时间不早了,咱们待会儿得注意潮水。”陆佳怡看看远方的海面,“涨潮时候水流速度也很快的,耽误了就危险。”
“对对!”一旁经验丰富的大婶也点头,“赶海归赶海,安全还是得放在首位。”
“佳怡、秋荷,你们今天可是真赚到了。”有人看见她们那一桶收获,再加上刚刚捞的鱼,都足够一大家子吃上一两顿海鲜了。那语气里不仅仅是羡慕,也是由衷的高兴,“你们两个年轻人勤快,知道观察潮水,真不错。”
“运气成分也很大啦!”王秋荷笑着摆手,“不过我们也是在村里老人那里学到不少技巧。不然光凭一腔热血,也不一定能抓到什么。”
听到这儿,一个大姐忽然挠挠头,说道:“那下次你们还来不来?要不咱们组个赶海队,互相照应?有机会还可以到别的海湾转转。”
陆佳怡点点头:“可以啊。只要天气和潮汐合适,我们都愿意来。人多也热闹,还能相互帮忙呢。”
“哟,看样子你们这是要搞个大阵仗啊!”大婶笑道,“不过也别忘了,村里如果缺人手摘海带、修渔网啥的,你们也要过来帮帮忙。”
“一定一定!”王秋荷赶紧应声,“乡里乡亲的,不都是互相照顾吗?”
说话间,远处天际已经可以感觉到潮水有回升的趋势,原本干露的滩涂逐渐被海浪舔舐回淹。陆佳怡招呼道:“大家收收心,别往更远处走了,涨潮很快的。我们再稍微捡捡,不用太久,就准备回岸上。”
众人都应了声好,各自找好最后一两个目标,或是翻最后一块石头,或是再捞个螃蟹、拣几只海螺,不久就纷纷打道回府。走在回去的路上,大家提着沉甸甸的桶或篮子,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有人捉到意料之外的肥蟹,有人收获了好几只活蹦乱跳的小黄鱼,还有人捡到了满满一桶猫眼螺,看得人眼馋。
“秋荷,我俩先回去洗洗吧,太阳又大,我都快晒脱皮了。”陆佳怡用手背挡了下刺眼的光,脸上也是满满汗水混着海水留下的咸腻。
“好呀,今天真是够尽兴。”王秋荷看着那满桶海鲜,心里美滋滋的。“赶紧回家放水里养着,晚上就能做一桌好菜。”
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回到岸边。有人忙着把海货分拣清洗,有人三两下收拾好工具就打算回家煮海鲜粥。村子里瞬间热闹非凡,好像过节似的。偶尔有路过的老人见状,笑呵呵地说:“今儿潮好,难怪大家收获都不错。人要懂得看老天爷脸色,该来的时候来,该收的时候收。”
“瞧你那桶,螃蟹都快爬出来了。”一位经过的老奶奶指着王秋荷的桶,乐呵呵地开口,“要记得拿绳子绑好大个的,不然在桶里互相夹啊,或者夹着你的手。”
“知道了奶奶。”王秋荷赶紧把几只个头稍大些的花盖蟹拎出来,用细绳或橡皮筋绑住蟹钳,以防它们在桶里自相残杀。那螃蟹一被绑住就老老实实翻着肚皮,倒也有趣。
回到家门口,陆佳怡和王秋荷先把桶里的蛏子、水螺这些放进一个大盆,倒上海水让它们继续吐沙,再把小鱼单独盛出来放进一个装了清水的盆里。两人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却是满满的满足感。阳光落在院子的青石板上,映照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行了,咱们先休息一下。”王秋荷拉着陆佳怡,“大中午的,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等到了傍晚再来收拾这些海鲜,做顿丰盛的海鲜宴。”
“好主意。”陆佳怡拍掉手上的泥沙,抬眼看着远处蔚蓝的海面。“明天若是还赶海,就不知道有没有今天这么好运气了。但不管抓多少,咱们都快乐嘛。”
“是啊,这就是赶海的乐趣!”王秋荷笑道,“既能亲近自然,又有惊喜收获,还能和乡亲们分享。别提多好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到了满足与期待。赶海的日子或许并不每天都有如此丰富的收成,但那份依海而生的喜悦、那种同村人互帮互助的温暖,却能一直留在心间。
王秋荷拉起渔网,仔细瞧了瞧网里的鱼,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大叔,您这还不算多。有时候我们赶海遇到退潮,一不留神就能在浅滩上捡到螃蟹、海螺、贝类什么的,往往一次回去就能整出一桌海鲜大餐。说不定等会儿潮水再退一点,我们还能在沙坑里发现更多小鱼小虾呢。”
大叔一听更兴奋了,连忙收拾好手里的战利品,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小鱼倒进随身带的桶里。他看了一眼远处潮水正慢慢退去的海面,笑着说道:“哎哟,那太好了。等会儿我多弄一点,你王秋荷嫂子(注:此处指王秋荷的家人,与大叔有乡里关系,也可指邻里之间的称谓),最喜欢吃这种小海鱼,一炸一酥,骨头都能嚼着吃。我回家就给她露一手,到时候还得请你来尝尝我的手艺。”
“那敢情好!”王秋荷一边和大叔说话,一边灵巧地将手中的渔网抖开,准备把网重新甩进海里,“大叔,我先把这网再下下去,等下一波小浪头过来,网里说不定又会有好货。”
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大叔十分好奇:“我看你刚刚撒网的手法挺特别,不像我以前那样随手一抛,你这是有什么技巧吗?怎么一下子就抓到鱼了?我刚才都没看清。”
王秋荷笑着,故作神秘地拉长声音:“这可是我们渔家几代人传下来的本事,说起来也不算复杂,但要多练。关键呢,就是要看准浪头和潮汐节奏,再把渔网撒得尽量平铺,这样能把鱼儿尽可能地兜住。”
大叔边听边点头,跟着王秋荷的动作学:“哎,你看我这样撒网对不对?这手要不要再放松一点?”
“对,对,手腕别太僵硬,要柔和一些,同时要预估一下浪花打上来的位置。”王秋荷走到大叔身边,干脆手把手地教他,“来,大叔,你先这样攥住网的顶部,然后这样一甩。哎,对,对!差不多就是这个力度,让网在空中舒展开,落在海面上时就能形成一个圆形的网面。”
大叔跟着她的指点,在海边踏着浅水,把网抛了出去。只见渔网像一朵半透明的花似的在空中散开,旋即“扑通”一声落进海水里。海水并不深,大叔连忙拉动绳索,将渔网往回收。拉上来时,虽然没有刚才那么多鱼,但也捕到了几条小小的白肚鱼,个头不大,却足够让人高兴了。
“哈哈,看来我还有点儿天赋嘛!”大叔乐呵呵地看着手里的小鱼,见它们又滑又跳,忍不住开玩笑,“这下回去我再给我那口子一说,绝对得夸我厉害。她啊,还老说我就会瞎折腾,没啥实际本事,这下可要让她看见我也是能把鱼抓满桶的!”
喜欢赶海:海岛小渔女每天万斤大海货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赶海:海岛小渔女每天万斤大海货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