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微微一动。雷击木蕴含天雷阳刚之气,是制作辟邪法器的上好材料。而云雷纹、谷纹玉璧,在古时通常与祭祀、礼天、沟通神灵有关。这两样东西凑在一起……
“哦?还有这种专一的买家?莫不是哪个土豪搞私人博物馆?”我故作随意地接话。
“不像不像!”陈嗲嗲否定道,“老刘讲那几个人眼神躲闪,问话的方式也外行,不像搞收藏的,倒像是……按图索骥,照着单子买东西的!而且专门找那种年头足够、但品相不一定最好的‘老坑货’,最好是土沁重、甚至带点葬气的!”
要老坑货,还要带葬气的?这就不像是正经收藏了,更像是……某种需要特定年代和能量属性的材料,用于非正常途径。
“有点意思。知道那些人什么来路吗?”我问。
“不晓得,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现金交易,买完就走,不留联系方式。老刘也就当个稀奇事讲给我听。”陈嗲嗲顿了顿,语气稍微认真了点,“我也就是随口跟你一提,你莫又胡思乱想往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上扯啊!好生休养!”
“晓得啦,您放心,我就随便听听。”我笑着挂了电话。
但放下手机,我的表情稍微严肃了些。
陈嗲嗲以为我是瞎操心,但他提供的这个信息,却莫名地戳中了我某个念头。
我走到一个人少的角落,假装看东西,暗中将一丝意念沉入天字盒。
我没有展开大范围的“巡天”星图,那样消耗大且目标不明确。我只是静静地感受着天字盒本身的状态。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和深度沟通,我与它的联系更加紧密。我能感觉到,在它平静的外表下,内部那玄妙的星云结构似乎一直在缓慢运转,偶尔会与外界某些极其微弱的、特定的能量频率产生一种超越距离的、极其细微的共鸣。
这种共鸣非常模糊,无法定位,更像是一种……同类感应?
就像指南针靠近磁场时微弱的偏转。
我尝试着将陈嗲嗲刚才提到的几个关键词——“雷击木”、“古玉璧”、“云雷纹\/谷纹”、“葬气”——作为一种意念焦点,注入天字盒,去试探那种共鸣。
起初并无反应。
但当我持续强化“古玉璧”、“云雷纹”这两个意念,并模拟那种沉淀了千百年的、混合了泥土与墓葬气息的能量质感时——
嗡……
天字盒内部,那旋转的星云深处,某一个极其微小的光点,似乎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闪烁了一下!
虽然微弱到转瞬即逝,但我确信捕捉到了!
那不是星图指引方向,而是某种确认!确认这世上存在着与这些关键词相关、并且能引起天字盒共鸣的器物!
难道……“幽府”那些人在搜寻的,是另一件流落民间的、与“天枢”相关的物件?或者……是某种能用来修复、增强甚至克制“天枢”物品的东西?
我的心跳微微加速。
如果真是这样,那清水塘这片看似平静的古玩市场,恐怕已经成了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前沿。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在市场中溜达。但我的感官已经全面提升,不再只看物件的新老真假,更开始留意周围的买家、卖家,留意那些看似闲聊实则打探的对话,留意那些能量场中细微的、不和谐的波动。
一连几天,我都泡在清水塘及其周边的古玩街巷里,像个真正的闲散玩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三天下午,在一家专卖高古玉的老店里,我有了发现。
店里来了两个生面孔的男人。一个四十岁上下,穿着普通夹克,表情木讷,但眼神锐利,手指关节粗大。另一个年轻些,戴着金丝眼镜,打扮得像个学者,但言谈间对玉器的知识明显浮于表面,反而对玉璧的出土坑口、沁色深浅、是否来自祭祀坑或高等墓葬这些信息格外关注。
他们的能量场……带着一种刻意压抑后的冰冷和晦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虽然极其微弱,但瞒不过天字盒和我提升后的灵觉。
是“幽府”的人!或者说,极大可能!
他们看中了一块战国时期的青玉谷纹璧。那玉璧品相确实不错,但沁色很重,边缘还有明显的土蚀痕迹,带着一股淡淡的、只有我能感应到的阴沉葬气。
店老板是个精明的老口子,一看这两人不是行家却肯出价,立刻把价格抬得老高。
双方正在拉扯。
年轻的那个“学者”似乎有些着急,不断强调:“钱不是问题,关键是东西要对!一定要是战国坑口的,祭祀用的,沁色越重越好!”
那个木讷男子则拉了拉他,示意他少说话。
我心中冷笑,果然是在按图索骥。
我假装也在看东西,慢慢靠近,同时暗中催动天字盒,极其小心地干扰那块玉璧周围极其微弱的能量场。
我不是要破坏玉璧,而是用一种非常柔和的方式,模拟出一种“能量被抽空”的假象,让玉璧散发出的那种特定葬气和古老气息变得极其稀薄、黯淡。
这是我这几天研究天字盒琢磨出的小技巧,还不熟练,但用来对付这种粗略的感应应该有效。
果然,当那个木讷男子再次看似无意地用手靠近玉璧(实则可能在感应能量)时,他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似乎有些疑惑,又有些不确定。
他低声对同伴说了句什么。
那“学者”愣了一下,脸上露出迟疑,砍价的口气也不那么坚决了。
店老板一看,以为他们嫌贵,又开始吹嘘别的优点。
我见时机差不多,便装作路过,随口对店老板说:“刘老板,这块战国璧龙气散了,可惜了哦。你看这坤位(西南方位)的沁色,发灰发暗,怕是埋的时候受了地脉阴煞冲击,灵性亏得厉害。摆着看看还行,想盘活……难喽。”
我这话半真半假,用的是行家里手的点评语气,点出的问题又恰好契合那两人关注的“能量”层面。
喜欢长沙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长沙异闻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