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亲征,以雷霆之势荡平苍狼卫残部,肃清丝路匪患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雄鹰,迅速传遍了西域诸国,也传到了正在尼沙普尔休整、准备再次启程的张擎耳中。
压在心头数月的大石终于落地,整个商队士气大振。西北商路重现太平,意味着他们此行归途将顺畅许多,更意味着未来东西贸易的黄金通道已被彻底打通。
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张擎率领着补充了货物、休整完毕的商队,踏上了东归之路。这一次,队伍不再如临大敌般时刻紧绷,行进间多了几分从容。
依照摄政王大军清理后的安全路线,他们顺利穿越了曾经危机四伏的魔鬼戈壁,抵达了丝路南道上一处名为白水河的小型绿洲进行补给。
这白水河绿洲规模不大,仅有一条源自雪山融水的细弱溪流滋养着几片胡杨林和零星的农田。聚居于此的也多是以放牧和简单农耕为生的本地小部族,平日里少有大型商队驻足。张擎选择此地,一为避开主流干道上可能残存的零星骚乱,二也是想探索一些新的补给点和潜在的小型贸易机会。
就在商队驻扎下来,伙计们忙着取水、喂饮骆驼的午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引起了张擎的注意。队伍中一名负责浆洗衣物的年轻伙计,拿着一块刚从溪边拾到的布料,匆匆跑到他面前。
张头儿,您看这个!伙计将布料递上,那是一块尺许见方的粗麻布,边缘已经磨损,看似寻常,但上面以彩线绣出的一小片花卉纹样,却让张擎的目光瞬间凝固。
那纹样……并非西域常见的繁复几何或浓艳花草,而是一种极其细腻、写实的折枝梅花!枝干嶙峋的线条以深浅不一的褐色丝线绣出,带着明显的晕染效果与立体感;梅花花瓣则层层叠染,颜色清雅,形态灵动,虽因布料粗糙和岁月磨损显得有些黯淡,但那针法的细腻程度、那气韵中透出的写意风流,分明带着浓郁的大靖江南风味!
在这远离中原万里、西域深处的偏僻绿洲,怎会出现如此精湛的、明显源自东方的绣品?
张擎心中巨震,立刻详细询问伙计拾到布料的位置。根据伙计指引,他带着通译和两名护卫,沿着溪流向上游探寻。约莫走了两三里地,穿过一片茂密的红柳丛,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倚靠着山崖、更为隐蔽的小村落出现在眼前。
村落不大,仅有二三十户人家,房屋多以泥土和石块垒砌,与寻常西域村落无异。
然而,当张擎走近时,却看到了令他更加惊愕的景象——几乎每户人家的门前或窗口,都有女子坐在那里低头做着针线活。
她们并非在编织波斯地毯,而是在……刺绣!用的虽是本地常见的毛线或粗丝,但她们手中的针,那上下翻飞的动作,以及绷架上隐约可见的图案——或是山水小品,或是花鸟虫鱼——无不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这些散落在沙漠边缘的部族女子,掌握着与苏绣极其相似的刺绣技艺!
村落里的人见到陌生商队,起初有些警惕,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聚拢过来。她们的目光中带着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张擎注意到,这些女子的五官虽带有西域风霜的痕迹,但细看之下,眉宇间却隐约透着几分东方人的柔和。
张擎示意通译上前,用温和的语气说明来意,并展示了那块绣着梅花的布料。
人群中一阵轻微的骚动,目光都聚焦在那块布料上。片刻,一位身着洗得发白旧袍的老妇人,在一名年轻女子的搀扶下,缓缓走上前来。她看起来是村落里主事的人。
老妇人接过布料,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梅花绣样,那动作熟练而珍重。她抬起眼,仔细打量着张擎及其身后商队成员的东方面孔,昏花的老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似是追忆,又似是确认。
这针法……老妇人开口,声音沙哑,说的竟是带着古怪口音的汉语,虽然生硬,却足以让张擎听懂,你们……从东土来?
张擎心中更是掀起惊涛骇浪,他强压激动,抱拳郑重回道:正是!我等来自大靖长安。老人家,您这绣品……
老妇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转身对身后的女子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女子快步离去,不一会儿,捧来几件绣品。老妇人将其一一展开在张擎面前。
那是几幅大小不一的绣作,有的绣在粗麻上,有的绣在鞣制过的羊皮上。题材有幽兰、有翠竹、有戏水鸳鸯,还有一幅意境悠远的《寒江独钓图》。虽然受限于材料,色彩不算丰富,染料也显质朴,但那运用的针法——分明是苏绣中经典的套针、抢针、擞和针!尤其是那幅《寒江独钓图》,以简单的灰、白、墨绿诸色,竟将孤舟蓑笠翁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神韵与苏清辞推崇的画意入绣理念如出一辙!
像……太像了……张擎忍不住喃喃自语。他立刻让护卫回营地,取来一些商队携带的、由清辞绣坊出产的精品苏绣小样。
当光滑如镜的江南绸缎,以及上面以极致细腻针法绣出的活灵活现的图案展现在这些部落女子面前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叹。她们围拢上来,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那光滑的缎面,对比着手中粗陋的材料,眼中充满了震撼、羡慕,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他乡遇故知般的激动。
老妇人拿着清辞绣坊的一方绣着双面猫蝶图的帕子,手指微微颤抖,反复看着正反两面截然不同却同样精美的图案,嘴唇嗫嚅着,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充满复杂情绪的叹息。
果然……外面的技艺,已经到了这般境界……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张擎,似乎有千言万语,却终究没有立刻诉说那尘封的往事,只是郑重地问道,这位首领,不知如今东土大靖,绣业……可还兴盛?可还有……苏绣传承?
张擎看着眼前这群在沙漠边缘坚守着惊人技艺的,心中充满了无数的疑问与感慨。他压下即刻探寻根源的冲动,肃然答道:老人家放心,大靖绣业如今正逢盛世!尤其苏绣,在我朝靖安王妃苏清辞的倡导革新下,更是名扬海内外,技艺远胜往昔!
老妇人闻言,眼中瞬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紧紧抓住身旁年轻女子的手,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张擎知道,一个惊人的秘密即将被揭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因缘即将续写。他决定,商队要在此多停留几日。这颗掩埋在黄沙之下的遗珠,它与大靖、与苏绣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弄个明白。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