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听完老太太的话,手里捻着银针的动作顿了顿,心里满是震惊 —— 何雨柱看上秦淮茹?这也太出乎意料了!他记得以前在四合院住的时候,何雨柱和秦淮茹明明一直以 “姐弟” 相称,秦淮茹家里困难,何雨柱常帮衬着送点粮票、饭菜,可怎么就突然动了心思?而且秦淮茹带着三个孩子,比何雨柱还大两岁,这在当时的人看来,实在不是合适的搭配。
“那秦淮茹知道这事吗?” 陈墨回过神,连忙追问 —— 要是秦淮茹不知情,何雨柱这么单方面惦记,以后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
易忠海坐在旁边的木椅上,端起王护士刚倒的温水喝了一口,摇摇头:“应该还不知道。秦淮茹上个月刚在纺织厂转正,成了正式工,每个月有三十七块五的工资;她婆婆张大妈现在帮毛巾厂缝毛巾,一条能挣两分钱,一天能缝三十多条,一个月也能挣个十八九块。她们家现在五口人,拿着四份供应粮,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比贾东旭在世的时候还宽裕呢。”
“可不是嘛!” 老太太在里间接话,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前几天我让柱子给张大妈送点玉米面,还看见张大妈在院里缝毛巾,手指都磨出茧子了,可脸上却笑着说‘以后能给孩子买糖吃了’。秦淮茹现在下班也不着急回家了,有时候会在厂里跟女工们一起学认字,日子过得挺有奔头。”
陈墨点点头 —— 这倒符合他的预期。秦淮茹本身就勤快能干,转正后有了稳定收入,再加上张大妈的补贴,家里经济压力小了,自然不用像以前那样处处求人。可越是这样,何雨柱的心思就越难实现 —— 秦淮茹现在日子好了,未必会考虑再婚,更何况对方还是比自己小的何雨柱。
“要是让张大妈知道柱子的心思,估计得闹翻天。” 老太太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担忧,“张大妈那人,看着温和,其实最护短,当初贾东旭没了,她哭着喊着说‘绝不让秦淮茹改嫁’,现在要是知道柱子想娶她儿媳妇,还不得拿着扫帚把柱子赶出去?”
易忠海也跟着叹气:“可不是嘛!上次大院里的老李家想给丧偶的儿子找对象,女方是个寡妇,结果女方的婆婆直接闹到居委会,说‘我儿子尸骨未寒,你就想抢我儿媳妇’,最后这事不了了之。张大妈比那老太太还固执,柱子这事,难啊!”
陈墨看着两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也只能安慰:“您二位别太着急,柱子现在也就是一时糊涂,等他看到秦淮茹没这心思,或者知道张大妈的态度,说不定就想通了。以后我多跟他聊聊,慢慢劝劝他。”
易忠海苦笑着摇头:“小楚,你是不知道柱子的性子 —— 他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上次厂里给他介绍个女工,人长得漂亮,还是技术员,结果柱子就因为人家不爱吃他做的红烧肉,直接跟人黄了,你说他执拗不执拗?”
陈墨想起何雨柱憨厚又倔强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 —— 何雨柱这人,优点是实在、热心,缺点就是太轴,一旦钻进牛角尖,就很难出来。他正想再说点什么,诊室门口突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丁秋楠提着一个布包走了进来,里面装着给宝宝换的尿布。
“墨哥,老太太怎么样了?腿还疼吗?” 丁秋楠走到里间门口,小声问道,生怕打扰到老太太休息。
“好多了,刚取了针,现在能活动了。” 陈墨笑着说,又对老太太介绍,“老太太,这是我媳妇秋楠,她听说您来了,特意过来看看。”
老太太抬起头,看着丁秋楠,笑着点头:“秋楠啊,快坐!我常听你家墨哥提起你,说你又能干又疼人,今天一看,果然是个好姑娘。”
丁秋楠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走到床边,帮老太太掖了掖盖在腿上的棉袄:“老太太,您别夸我了,我就是做了点该做的。您腿要是还疼,就跟我们说,墨哥下班过去给您扎针,不用特意跑过来。”
“不麻烦,不麻烦!” 老太太摆摆手,又看向丁秋楠的肚子,“听说你生了对双胞胎?男孩女孩啊?多大了?”
“两个男孩,刚满九个月,叫陈文轩和陈文蕙。” 丁秋楠说起宝宝,眼睛瞬间亮了,“等这两天不忙,我和墨哥把宝宝抱过来给您看看,让您抱抱重孙子。”
“好啊!好啊!” 老太太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我早就想看看了,就是腿脚不方便,没去成。”
又聊了一会儿,老太太执意要走,说 “别耽误你们上班”。陈墨和丁秋楠送他们到医院大门外,看着易忠海和何雨柱推着板车慢慢走远,丁秋楠才好奇地问:“墨哥,刚才我听你跟一大爷聊何雨柱,他怎么了?好像有心事似的。”
陈墨把何雨柱看上秦淮茹的事跟丁秋楠说了,丁秋楠听完也很惊讶:“啊?何雨柱看上秦淮茹了?他俩不是姐弟吗?而且秦淮茹带着三个孩子,何雨柱要是跟她在一起,以后压力多大啊!”
“谁说不是呢!一大爷和老太太都快愁死了,劝了好几次,柱子都不听。” 陈墨无奈地摇摇头,又想起什么,“对了,你还记得许大茂吗?他媳妇娄晓娥是不是快生了?上次你生完宝宝,娄晓娥还来看过你,说刚查出来怀孕。”
丁秋楠歪着头想了想,手指轻轻数着:“我生完宝宝是三月份,娄晓娥来的时候说刚怀孕一个多月,现在都十二月份了,差不多该生了。要不咱们下午吃完饭去四合院看看?一是给老太太送宝宝的照片,二是看看娄晓娥情况,顺便也劝劝何雨柱。”
“行!” 陈墨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老太太给的两个红包,递给丁秋楠,“这是老太太给宝宝的红包,你收着,回头给宝宝买两双小袜子。”
丁秋楠接过红包,轻轻捏了捏,里面是硬硬的纸币,她笑着放进布包:“老太太真是太客气了,回头咱们给她带点王婶做的桃酥,让她尝尝。对了,你这个月的工资我昨天去领了,加上你在部里的补贴,一共攒了八十七块五,我都存在家里的饼干盒里了。”
陈墨笑着点点头 —— 家里的钱一直是丁秋楠管着,他从不过问。倒是他空间里的钱,因为之前连续半年每天签到领一百块,已经攒了快两万块,可现在买东西都要票,钱根本花不出去,更不敢存银行 —— 那么多钱,一旦被发现,肯定会被调查,到时候解释不清。
跟丁秋楠分开后,陈墨回到中医科诊室,发现王护士不在,估计是去药房取药了。诊室里没病人,他突然想起自己的 “仓库”—— 自从重生后,他很少仔细整理过空间里的东西,除了日常用的粮食、罐头,其他签到得来的东西都堆在几个木箱里,一直没看过。
“正好没事,整理一下吧,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陈墨坐在办公桌后,闭上眼睛,心神沉入空间 —— 空间里空荡荡的,只有角落堆着十几个木箱,上面落着薄薄的灰尘,像是很久没动过。
他先打开最上面的一个小木箱,里面装满了各种罐头,有牛肉的、鸡肉的、水果的,都是他平时给宝宝和丁秋楠补充营养用的。再打开旁边的木箱,里面是一沓沓的纸币,崭新的十元、五元纸币整齐地叠着,看着就让人安心。
可当他打开第三个木箱时,心脏突然 “咯噔” 一下 —— 这个木箱比其他的大,长约两米,宽一米,高一米五,看着像个小棺材,里面装满了泛黄的纸质资料,上面的字迹是油印的,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有些年头了。
最上面的一张纸标题清晰地写着 “歼击机 - 8 型全套设计方案及图纸”,下面还标注着 “机密” 两个红字。陈墨的手瞬间僵住,指尖甚至开始发抖 —— 歼 - 8!他后世在军事纪录片里见过,那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高空高速歼击机,当年撞机事件中,英雄飞行员驾驶的就是这种机型!
“系统怎么会给我这个?” 陈墨心里满是疑惑和震惊 —— 他是个中医,平时最需要的是医疗设备、药品资料,就算给点西医的仪器图纸也好,怎么会是军工资料?这东西在当时可是顶级机密,一旦被发现,他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伸手翻看下面的资料 —— 里面不仅有设计方案,还有详细的零件图纸,从机身结构到发动机原理,每一页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实验数据和改进建议。陈墨虽然看不懂专业术语,却能感受到这些资料的分量,这绝对是能改变国家航空事业的重要东西!
他连忙合上箱盖,又打开旁边一个稍小的木箱 —— 里面同样是纸质资料,第一页标题是 “机载航炮系统设计规范”,下面还有一行小字 “适用机型:歼 - 7、歼 - 8”。陈墨的心跳更快了,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边回荡。
第三个木箱打开,里面是 “机载雷达系统研发手册”,里面画着复杂的电路图和雷达结构图;第四个木箱是 “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工艺”,详细记录了叶片的材料选择、锻造步骤和检测标准……
陈墨猛地睁开眼睛,额头上满是冷汗,手心也湿了 —— 剩下的几个木箱他不敢再打开了,不用想也知道,里面肯定都是类似的军工资料。他站起身,快步走到隔壁诊室,看到罗大夫正坐在那里看报纸,连忙走过去:“罗大夫,借根烟,再借盒火柴。”
罗大夫愣了一下 —— 他知道陈墨不抽烟,平时连别人递的烟都不接。“你怎么突然想抽烟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罗大夫一边递烟,一边疑惑地问。
“没事,就是有点烦,想试试。” 陈墨接过烟,走到诊室门口蹲下,划着火柴点燃 —— 第一口烟吸进去,辛辣的味道呛得他剧烈咳嗽,眼泪都快出来了,他连忙把烟扔在地上,用脚踩灭。
“不会抽就别抽了,伤身体。” 罗大夫走过来,递给他一张纸巾,“有心事就跟我说说,说不定我能帮你出出主意。”
“真没事,罗大夫,谢谢您。” 陈墨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又去院里的水龙头上洗了把冷水脸,冰凉的水让他稍微清醒了些,心跳也慢慢平复下来。
回到自己的诊室,陈墨坐在办公桌后,看着窗外的白杨树,心里满是纠结 —— 这些军工资料太珍贵了,可对他来说,却像是 “烫手的山芋”。他一个普通的中医,既不懂军工,也没渠道把资料交出去,万一被人发现,不仅自己会遭殃,还会连累家人。
“早知道当初就不随便整理仓库了。” 陈墨小声嘀咕着,又想起系统平时的签到奖励 —— 以前都是粮食、药品、钱,怎么突然就给了这么重要的军工资料?难道是系统知道国家现在需要这些,想通过他交给国家?
可他该怎么交?直接去找王叔?还是找保健组的领导?万一他们问起资料的来源,他该怎么解释?总不能说 “是系统签到给的” 吧?这话说出去,别人只会把他当疯子。
陈墨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头都快疼了 —— 他现在只能把这些资料暂时放在空间里,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等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想办法把资料交出去,既能为国家做贡献,又不会暴露自己的秘密。
就在这时,王护士拿着一个病历本走进来:“陈大夫,刚才有个病人来看感冒,我给开了点感冒药,您看看没问题吧?”
陈墨接过病历本,强迫自己收起心思,认真看了起来 —— 上面写着病人的症状、体温、用药剂量,都很规范。“没问题,王姐,你开的药很合适。” 他笑着说,把病历本还给王护士。
诊室里渐渐又有了病人,陈墨穿上白大褂,拿起听诊器,开始接诊。他知道,现在不是纠结军工资料的时候,治好每一个病人,守护好家人,才是他最该做的事。至于那些资料,只能暂时先放着,等以后再慢慢想办法 —— 总有一天,他会找到合适的方式,让这些资料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