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归墟之眼”的过程,并非物理意义上的移动,而是一种存在层面的“解构”与“重构”。
厉擎山感觉自己的意识、记忆、情感、乃至对“自我”的认知,都被剥离了固有的形态,分解成了无数流淌的、闪烁着微光的“信息元”。这些信息元如同汇入大海的溪流,被卷入一个无形而庞大的意识漩涡,向着“心域”那不可测的深处奔涌而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失去了对空间的定位,甚至一度失去了“我”这个概念。唯有那一点历经万劫不灭的灵识本源,如同定海神针般,牢牢锚定着属于“厉擎山”这个存在的核心印记,在无尽的信息洪流中随波逐流,却又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坐标。
莫川与阿黄的情况亦是如此,他们的意识本源紧随着厉擎山的灵识之光,如同三颗相互依偎的微小星辰,在这意识的宇宙中漂流。
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那狂暴的、足以撕碎绝大多数意识的信息洪流,渐渐变得平缓、有序起来。周围不再是杂乱无章的记忆碎片和混乱意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更加浩瀚、更加宁静,却也更加令人心生敬畏的景象。
他们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由纯粹“思维”与“概念”构成的海洋。这里没有光,却“看”得见一切;没有声音,却“听”得到真理的低语。无数流淌的、散发着柔和光辉的“意识流”如同星河般在“视野”中蜿蜒穿梭,每一道意识流都代表着一个文明、一个时代、一个智者对宇宙、对存在、对“万法归一”的思考与探索。它们彼此交织、碰撞、融合,形成了一张无边无际、复杂到超越任何生灵理解极限的…“概念之网”。
这里,才是真正的“心域”核心——那张由无数失败者智慧与执念共同编织的、试图理解并定义一切的终极网络!
厉擎山那分解的“信息元”开始在这张概念之网的某个节点缓缓汇聚、重组。他重新“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但形态已非血肉之躯,而是一团凝聚的、闪烁着混沌微光与暗灰悖论纹路的意识体。莫川和阿黄的意识体也在一旁凝聚,莫川的意识体呈现出一种坚韧的锋锐之气,而阿黄的意识体则更加凝实,金光内敛,带着一种奇异的灵性。
他们“站”在这张概念之网的某一根“丝线”上,这根“丝线”由无数关于“秩序与混乱平衡”的思考汇聚而成,与他们自身的特质隐隐共鸣。举目四望,无尽的“丝线”向四面八方延伸,没入思维的迷雾深处,每一根都承载着沉重如星河的智慧与遗憾。
寂静,不再是虚无的死寂,而是蕴含着无尽信息的、活着的沉思。
“能于此地重聚意识,守住本我…外来者,你们确有资格踏足这片‘万思之海’。”一个平和、苍老,仿佛由无数种语言、无数种思维模式混合而成的“声音”,直接在这片概念空间中响起。
厉擎山“抬头”,望向声音的来源。只见在前方那交织的意识流中,一道更加凝练、更加庞大的意识体缓缓浮现。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如同一位拄着智慧杖的老者,时而如同一棵根系蔓延至无尽维度的古树,时而又化为一本不断自动书写又自我擦除的巨书…其核心,散发着一种近乎“道”本身的包容与沧桑。
“吾乃‘织网者’阿尔法,亦是奥米隆,亦是万千名号之聚合。”那意识体发出波动,“是这片残存意识网络的维护者,亦是…等待者。”
“织网者!”厉擎山心中一动,想起“织梦者”露娜的提示。“前辈,我们为寻求对抗‘终末归墟’之法而来。”
“归墟…”织网者的形态稳定成一个散发微光的老者形象,他的“目光”仿佛能洞穿厉擎山意识体的每一寸,“那是所有追寻‘源头’之路的终点,亦是我们未能解开的…终极悖论。”
他挥了挥“手”,周围的概念之网随之波动,一段庞大而清晰的信息流涌入厉擎山的意识:
· 景象一:源初之光。 宇宙诞生之初,并非奇点爆炸,而是“存在”与“虚无”从绝对的平衡态中被某种“意志”或“偶然”所打破,“源初之光”(代表着秩序、结构、信息)开始弥漫,试图定义混沌,编织法则。这即是“万法归一”理想的最初源头。
· 景象二:源初议会。 最早一批伴随源初之光诞生的、近乎概念本身化身的古老存在,组成了“源初议会”。他们致力于引导宇宙走向更加有序、更加繁荣的未来,追寻着将那最初的“光芒”推向极致,实现真正的“万法归一”。
· 景象三:触及禁忌。 在议会即将成功,试图将“秩序”的法则烙印在宇宙最底层根基之上时,他们震惊地发现,绝对的“秩序”尽头,并非永恒的光明,而是…绝对的“静止”,是连思维、连时间、连可能性都彻底凝固的——“虚无”!他们试图定义的“一切”,其终极形态,竟然指向了“无”!
· 景象四:归墟诞生。 这无法接受的发现,这终极的悖论,在宇宙底层引发了恐怖的规则风暴。源初议会的力量与这悖论本身剧烈冲突,最终导致了一场席卷整个已知未知维度的“概念灾变”。议会成员大部分湮灭,而那股因悖论冲突而产生的、代表着“秩序尽头即是虚无”的恐怖力量,凝聚成了一个拥有自我扩张意志的“现象”——便是“终末归墟”。它如同一个规则的癌细胞,开始本能地吞噬一切“存在”,将其“还原”为最初的、无定义的“虚无”状态,以试图“修复”那个被源初议会“扰动”的平衡。
信息流结束,厉擎山意识剧震!原来真相竟是如此!归墟并非外来之敌,而是宇宙自身规则悖论产生的“免疫反应”!源初议会并非被外敌所败,而是倒在了自身追寻终极真理的路上,并因此“创造”了最大的敌人!
“所以,对抗归墟,几乎等同于对抗宇宙本身的某种…底层逻辑?”厉擎山感到一阵无力。
“可以这么理解,但并非绝对。”织网者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归墟是悖论的产物,但其行为本身,又构成了新的悖论——它以‘湮灭存在’的方式来‘维护存在(的某种平衡状态)’。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合理之处。”
他的“目光”聚焦在厉擎山意识体核心那缕暗灰色的悖论之力上。“你的力量很奇特…它并非单纯的秩序或混乱,而是在试图包容、甚至利用悖论本身…这或许…是一线变数。”
“织梦者露娜提到…‘钥匙’…”厉擎山追问。
织网者沉默了片刻,周围的意识流也随之缓慢下来。“‘钥匙’…并非实体。它指的是…一种能够‘理解’并‘接纳’那终极悖论,而非试图‘解决’或‘对抗’它的…‘认知状态’。”
他缓缓解释道:“源初议会和之后所有失败的文明,包括我们这些残存的意识,都犯了一个错误——我们试图去‘解决’‘存在与虚无’的悖论,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逻辑自洽的答案。但这悖论本身,或许就是宇宙的终极真相之一,是无法被‘解决’的,只能被…‘超越’,或者…‘共存’。”
“而‘钥匙’,便是开启这种‘超越’或‘共存’状态的契机。它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一种更高的维度视角,或者…一种如你般,能够承载矛盾的特殊存在状态。”织网者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厉擎山,望向了那概念之网之外,那被归墟之力不断侵蚀的现实宇宙。“我们耗尽所有,编织这张概念之网,并非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存在’过的痕迹,延缓那最终的‘遗忘’,并…等待一个可能持有‘钥匙’的变数出现。”
厉擎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织网者的话颠覆了他之前的认知。对抗归墟,不是要打败它,而是要…理解它,超越它与之相关的悖论?这听起来比单纯的武力对抗更加虚无缥缈,也更加困难。
“那我该如何做?”
“找到属于你的‘钥匙’。”织网者道,“‘心域’深处,埋葬着源初议会最后时刻的一些…未被完全湮灭的‘认知碎片’,以及无数文明对悖论的不同理解方式。去接触它们,感受它们,但不要被它们同化。用你独特的本质,去融合,去提炼,走出属于你自己的…‘第三条路’。”
他指向概念之网深处一个不断明灭、散发着奇异吸引力的节点。“那里…是‘万识之源’,也是归墟之力在此地渗透最强的地方,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之地。你敢去吗?”
厉擎山看着那明灭不定的节点,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庞大信息与令人心悸的虚无气息。他知道,那里可能就是找到答案,或者…彻底迷失的地方。
他没有丝毫犹豫。
“带路。”
(第一百六十六章 完)
喜欢七方空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七方空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