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元老的认可
夜色渐深,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复古的黄铜台灯,在李墨冷峻的侧脸上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他刚结束一个跨洋视频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内线电话的指示灯无声亮起,打破了室内的沉寂。他按下接听键,管家恭敬的声音传来:“先生,陈伯来了,说想见您。”
陈伯?李墨敲击桌面的手指蓦地停住。这位看着他和李蓉长大,早年跟着祖父叱咤风云,后又辅佐父亲,最终在李母去世后心灰意冷、深居简出的元老,几乎已不再过问李家任何事务,今夜为何突然来访?
“请陈伯到小客厅,我马上过去。”李墨沉声吩咐,起身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衬衫袖口。
小客厅里,陈伯坐在一张紫檀木扶手椅上,背脊挺得笔直,虽已年迈,但那股经年沉淀下来的气度仍在。他手中端着一杯热茶,目光沉静地看着走进来的李墨。
“陈伯,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要紧事?”李墨在他对面的沙发坐下,语气带着对长辈应有的尊重。
陈伯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缓缓吹开茶汤上的浮叶,啜饮了一口,方才抬起眼,目光如古井般深邃,落在李墨脸上:“来看看你。最近外面风雨不小,你这当家人,不好做。”
他的声音苍老而沙哑,却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平和。
李墨微微颔首,没有否认:“还好,能应付。”
陈伯放下茶杯,双手交叠放在膝上,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静婉那孩子……我前些日子,见了一面。”
李墨眸光微动,看向陈伯,没有接话,等待着他的下文。
“是为了些旧事来找我。”陈伯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寻常小事,“问了些……关于她婆婆,还有陆家的事情。”
李墨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知道徐静婉在暗中调查,却不知她竟找到了陈伯这里。陈伯是李家最核心的知情人之一,也是……最不愿提及往事的人之一。
陈伯似乎看出了他瞬间的情绪变化,浑浊却清亮的眼睛里掠过一丝了然,他继续说道:“那孩子,很执着,也很聪明。问话的方式,不让人讨厌,带着对长辈的尊重,也带着非要弄清真相的韧劲儿。”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时光,回到了某个久远的过去,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看着她坐在那里,不卑不亢,条理清晰,眼神里有股子沉静的力量……不知怎么,就让我想起了你母亲年轻的时候。”
李墨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直了一瞬。他母亲,是李家一个极少被提及,却分量极重的名字。
“不是模样像,”陈伯缓缓摇头,仿佛在仔细分辨那种微妙的感觉,“是骨子里那种劲儿像。看着温和,心里却有自己的章程和坚持,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而且,都有种……不愿意完全依附于人,想要自己撑起一片天的气性。”
他重新看向李墨,眼神变得无比郑重:“阿墨,你母亲走得早,有些话,她来不及跟你说。但我今天倚老卖老,多一句嘴。”
李墨迎上他的目光,神色肃然:“陈伯,您请说。”
“李家这艘船,太大,风浪也急。以前是你一个人掌舵,现在……”陈伯的目光意味深长,“现在,你身边多了个能帮你一起看风向、甚至能替你稳住船舷的人。这是你的运气,也是李家的运气。”
他微微倾身,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静婉这孩子,有当年老夫人之风。她不是藤蔓,是能和你并肩站在一起的树。有些事,或许她做的方式在你看来有些冒险,但她的心,是向着这个家的。你……要惜福。”
话音落下,小客厅内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以及彼此清浅的呼吸声。
陈伯的这番话,远不止是对徐静婉能力的认可,更像是一种来自家族最深沉处的托付和期许。他将徐静婉与李墨母亲相提并论,这几乎是李家内部所能给予的最高评价。
李墨久久沉默着,台灯的光晕在他深邃的眼底明明灭灭。他想起徐静婉在董事会上的据理力争,在谈判桌上的寸土不让,在风波中的隐忍坚韧,以及在病床上依旧不忘查探真相的执着……
他想起自己曾经的怀疑和斥责,心头如同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
最终,他抬起头,看向眼前这位见证了李家三代风雨的老人,目光沉静,语气郑重如同许诺:
“陈伯,我明白了。”
“谢谢您。”
陈伯看着他,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极淡、却透着欣慰的笑容。他站起身,拍了拍李墨的肩膀:“明白就好。我老了,就不多打扰你了。”
李墨亲自将陈伯送到门口,看着他略显蹒跚却依旧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关上门,他独自站在寂静的客厅里,陈伯那句“有当年老夫人之风”如同洪钟,在他心中反复回响。这一次,来自元老的认可,比任何商业上的成功,都更深刻地触动了他。
他拿起手机,看着屏幕上徐静婉安静的照片,指尖在上面停留了许久。冰封的心湖之下,某些坚固的东西,正在悄然融化、重塑。
喜欢契约暖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契约暖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