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傻眼了,对方不过千余人,一群乌合之众,官兵来围剿,他们不固守城池也就算了,他他他他他还敢出城?
这是要和我在城外野战?
他这么勇的么?
老子攻城器械白他娘的带了?
孙策看到这一幕,似乎也有点不太理解。
这孩子还年轻,之前孙坚参加讨董联盟的时候,孙策留在舒县,并没有亲赴前线。后来讨董联盟解散,孙坚率军南下,孙策才前去和父亲会合。
所以,孙策没在北方的土地上打过仗。
此刻,面对一反常理、还敢出城迎战的黄巾贼,孙策内心无比诧异……
你们北方人打仗是这个样子的么?
你们这些北方反贼都这么勇的么?
……
高顺虽感诧异,但多年征战养成的本能让他瞬间做出反应。见敌军阵型散乱,毫无章法,高顺果断下令:“陷阵营,锋矢阵,前进!弓弩手,三轮齐射,覆盖敌军前阵!”
令旗挥动,陷阵营瞬间动了起来。前排重盾顿地,阵后的弓弩手冷静的拉弓放箭。
就让这箭雨全都落下~
就让你看黄巾贼脸上的挣扎~
都结束吧,说心里话~
徐成你个傻叉我上早八~
……
跟着勇敢的徐成出城迎战的黄巾贼们,一边对已经被射成筛子的徐成骂骂咧咧,一边掉头想往城里跑。
孙策虽初时惊愕,不过眼看敌军如此不堪一击,瞬间回过神来。在得到高顺的同意之后,孙策大吼一声:“孙家部曲,随我破敌!”
他如同一道闪电,带着程普、韩当以及数百精锐骑兵,从陷阵营侧翼猛地杀出。
……
一场单方面殴打级别的战斗结束之后。
陷阵营在高顺的带领下入城安抚百姓,孙策的部曲负责看守被俘的黄巾部众,顺便让百姓指认,有哪些人劫掠过百姓,哪些人是带头之人。
劫掠过百姓的,直接砍了。
带头之人,那就让他无头可带。
城外临时营地里,军帐之中,高顺的脸上难得有了愁容,因为他在愁战报怎么写。
一份标准的请功战报,需要描述敌人的强悍、我军的英勇、指挥的英明以及胜利的来之不易,对吧?
可现在,你让高顺怎么写?这个高顺也是个大老粗,坐在那儿一个多时辰也憋不出俩字儿来,更何况是这种“荒诞”的战斗过程。
敌人放弃城池,主动出来和我军野战?
啊呸,傻子都不信,谁家打仗能这么蠢的。
他娘的,先生总不会以为我在谎报军情吧!
高顺正对着空白的简牍练瞪眼,帐外忽然传来孙策清亮却难掩兴奋的声音:“高将军!末将已清点完毕,斩首百余,俘获……”
话音未落,孙策已掀帘而入,一眼看到高顺那张比平时更黑三分的脸,话音戛然而止。
少年英雄何等聪慧,立刻明白了高顺在愁什么。
只见孙策轻咳一声,脸上的兴奋收敛了些,试探着问道:“高将军……可是在为战报烦忧?”
高顺抬起头,从鼻子里“嗯”了一声,闷声道:“如实写……我怕先生以为我在谎报军情。”
听到高顺的担忧,孙策脸上反而露出了笑容。
“将军无需多虑,末将结义兄弟周瑜,写得一手好文章。若他执笔,定能让疾之先生看了满意。”
高顺瞬间开心了:“果真如此?那……”他站起来,拉着孙策的胳膊,“此人现在何处?”
孙策指向外边:“就在俘虏那里,带着程普等人,甄别俘虏中可有为祸百姓之人!”
“好!好!好!”高顺连说三个字,“我亲自去请!”
然后,高顺和孙策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军帐,来到俘虏临时关押处。
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年正站在俘虏群前,身着青衫,腰佩长剑。
孙策指着那少年:“那便是周瑜!”
只听见周瑜一边来回走动,一边喊道:“传令:凡乐平本地户籍,城破后被掳入伙,未曾伤人性命者,此刻站到东侧树下,经核实无误,即刻释放归家,并发三日口粮。”
俘虏群中顿时起了一阵波澜。
此令一出,不仅区分了“被迫”与“主动”,更妙在“乐平本地”和“发口粮”这之处,都是本地人街坊邻里,他们皆可作证,难以冒充。
发口粮则给了真正走投无路者一条生路,而非空言赦免。
很快,近三百人犹犹豫豫地站了起来,在东侧聚成了一团,场上也瞬间稀疏了不少。
周瑜又对剩下的人说:“青州随军而来,但只是寻常部众,入城后未劫掠民宅、未杀伤平民者,站到西侧。查实后,或可留用军中效力,或给资遣返青州。”
这一下,又将“从贼”与“作恶”区分开来,又有一百余人挪到了西侧。
此时,场中只剩下不足百人。
这些人要么眼神闪烁凶狠,要么衣着明显不同于普通贼众,甚至有人身上还穿着抢来的绸缎衣物。
周瑜这才转身对程普低声道:“程将军,重点审问剩下这些人。他们不是头目,便是惯匪。审问时,不妨分开审讯。就说...已有人供出同伙。先招供者,可免死。”
程普眼睛一亮,当即会意。
高顺在一旁看得分明,不禁暗暗点头。
这少年三言两语,不但分化了贼众,更用攻心之计让顽匪互相猜疑。
这份手段,确实高明,不像是他这个年龄的少年能有城府。
更难得的是,他处置得条理分明,既给了被迫从贼者生路,又让真正的恶徒无所遁形,还顾及了战后安抚。
那三日口粮,足以让这些归家之人感念曹军恩德。
“周公子。”高顺上前,语气比刚才更多了几分敬重,“高某是个粗人,就不绕弯子了。这战报……实在不知如何下笔,还望公子相助。”
孙策走到周瑜跟前,将大致情况说了一下。
周瑜微微一笑:“此事简单。”
高顺乐了,年轻人,新脑子就是好用。
他带着孙策和周瑜回到自己的军帐之中,把周瑜请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还把毛笔蘸了墨水,递到周瑜手中。
周瑜微笑着接过毛笔,略微思索,便开始书写。
“高顺谨禀:末将奉令征讨乐平黄巾贼众千余。贼据城顽抗,末将示弱诱敌,贼果中计,倾巢来犯。末将令陷阵营以锋矢阵迎击,弓弩齐发,挫其锋锐。时乌程侯公子孙策率精骑侧击,断其归路。血战半日,终阵斩贼酋,俘获无算,乐平遂定。此皆仰赖主公英明,先生运筹之功也。”
写罢,他将毛笔双手奉还高顺。
高顺接过细看,越看眼睛越亮:“好!好!写的真好!”
(本章完)
喜欢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