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知道博士发现了什么,保持了一会儿静默,以免打扰他思考。
过了好几分钟,见博士依旧维持着那个姿势没有动静,阿米娅才试探性地轻声呼唤:“……博士?”
“……没事。”博士用力搓了搓脸,仿佛要驱散某种不真实的感觉,并在w即将开始她的“喂喂”催促读条之前及时打断,“食品生产模块本身运转正常。只是……在检查运行记录时,发现了一点异常。”
大家屏息凝神,等着博士解释所谓的“异常”究竟是什么。
但博士却再次陷入了沉默,只在控制屏幕上捣鼓来捣鼓去;众人什么都看不懂,宛如文盲,十分捉急。
就这么又过了几分钟,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Logos忽然感觉到,他随身携带的、那块用于远程传递讯息的咒文板牍开始微微发烫。
他取出板牍,指尖拂过其上浮现的、由能量构成的细微文字,快速解析着其中的信息,脸色随即变得有些微妙和纠结,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打破了沉默:“……博士。”
“嗯?”博士从他的捣鼓中被唤回魂来,抬起头,“怎么了?”
“……凯尔希医生想联系您。”Logos头上的小翅膀都耷拉了,艰难道,“对不起,我一直将您的行踪……定期汇报给……”
博士摆了摆手表示不在意——他又不是今天才知道小逻是卧底,“凯尔希直到现在才主动联系我,看来你也没全说嘛。”否则在“黑灯”造船厂捣鼓的时候,太后就该找上门了,“她有什么急事?是需要我们协助审判庭,收复‘伊比利亚之眼’吗?”
“……应该是。”话题转向正事,让Logos松了一口气,“凯尔希医生已经说服了卡门阁下,准确地说,是审判庭想要联络您。”
“那就建立通讯吧,”有了“罗德岛号”自带信号站,现在博士也是能“大声说话”的人了。兹事体大,当然不能再不加密直接“果奔”,博士报出一串加密算法,让Logos用咒文传递给凯尔希,以便解析他一会儿发出的讯息,“转告他们,我们暂时不返航。”
这句话有两重意思:第一,如果需要“罗德岛号”协助收复“伊比利亚之眼”,那么留在海上代表“时刻准备行动”;第二,如果谈判破裂,或者审判庭不可信任,鉴于伊比利亚早就没有舰队了,“罗德岛号”留在海上反而更加安全。
此时“罗德岛号”距离海岸线约二十海里。由于格兰法洛只是一座小镇,没有大型信号站,审判庭只能单方面接收博士发送的讯息,回复则由凯尔希通过Logos留下的、铭刻咒文的板牍传递,某种意义上,也是“科学与魔法”了。
在黄金时代,伊比利亚海岸线的灯塔也是泰拉首屈一指的信号塔,发送的讯息能够覆盖大半国土。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如今,当卡门、达里奥和艾丽妮在礼拜堂内,使用简单的信号接收装置,根据凯尔希提供的加密算法解读来自“罗德岛号”的讯息时,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这里是‘罗德岛号’。很抱歉未经审判庭同意就进入了伊比利亚。我本以为,想要与审判庭达成合作,需要更长时间来建立互信,而我的源石感染相关研究又亟需‘罗德岛号’实验室的辅助,方才出此下策。”
按照原作时间线,还要再过几年,凯尔希才能促成审判庭和深海猎人的合作,而博士不可能等这么多年才去拿回“罗德岛号”,不得不莽一波。但看起来,自己造成的蝴蝶效应比想象的更大……
“为了表示歉意,也因为海嗣已经成为全泰拉共同的问题,如果审判庭决心收复‘伊比利亚之眼’,乃至重建海岸线灯塔防御系统,我和‘罗德岛号’都会尽力协助。”
“除此之外,我这里还有一条你们可能感兴趣的消息……关于‘斯图提斐拉号’。”
“斯图提斐拉号!”艾丽妮忍不住惊呼出声。
审判庭付出了重大牺牲,十七次试图收复“伊比利亚之眼”,除了“大静谧”后唯一尚存灯塔的标志性意义,更重要的目的是搜索“愚人号”。
尽管这艘船已经失去联系六十年,但审判庭仍然没有完全放弃寻找它。“愚人号”启航于黄金时代,代表伊比利亚最尖端的科技,船上载着当时最杰出的科学家。尽管审判庭已经不指望有人存活,但即使是打捞出这艘船的遗骸,考古遗留的技术,也将成为伊比利亚复兴的希望。
如果凯尔希没有夸大其词,在伊比利亚已经没有舰队的今天,作为前史文明遗留的“罗德岛号”,就是唯一可能执行打捞任务的船——尽管一艘造于千万年前的船,在沉没漫长岁月后仍然可以使用,本身已经近乎于神话。
“罗德岛号”的信号确实来自海上,但在眼见为实之前,谁也没有完全相信。
博士的讯息还在源源不断地被解析出来:
“我在检查‘罗德岛号’制造站运行情况时,发现了异常的能源与物料消耗记录。在‘罗德岛号’沉没期间,制造站除了定期自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然而,根据日志记载,从六十年前开始,制造站忽然恢复了运行,开始每天产出能量条,持续至今。”
“我倒查了六十年前的通讯记录,发现了‘斯图提斐拉号’和‘罗德岛号’之间的通讯。记录如下:
“(斯图提斐拉号)‘乌拉诺斯号’失去联系。‘斯图提斐拉号’呼叫‘伊比利亚之眼’。
“(斯图提斐拉号)‘斯图提斐拉号’呼叫‘伊比利亚之眼’。
……(重复呼叫上百次后)
“(罗德岛号)‘罗德岛号’呼叫‘斯图提斐拉号’。根据截获通讯信息,判断你们与灯塔失去联系。是否需要救援?重复,是否需要救援?
“(斯图提斐拉号)你们是谁?
“(罗德岛号)已定位信号方向。
“(罗德岛号)已启航。
(斯图提斐拉号未回复)
“(罗德岛号)‘罗德岛号’已到达。已放下救生艇。
“(斯图提斐拉号)你们是谁?
(罗德岛号未回复)
“(斯图提斐拉号)你们的甲板上全都是海嗣。我们不需要救生艇,我们需要食物。
“(罗德岛号)已开始生产,预计2.5小时后投放。
“(罗德岛号)能量条已投放。”
(12小时后)
“(罗德岛号)‘罗德岛号’即将休眠。
(24小时后)
“(斯图提斐拉号)‘斯图提斐拉号’呼叫‘罗德岛号’。我们需要食物。
“(罗德岛号)已开始生产,预计2.5小时后投放。
……
“余下内容就是以上对话的不断重复,最近一次由‘斯图提斐拉号’发起的、成功唤醒‘罗德岛号’并请求食物的记录,发生在25天前。六十年间,‘罗德岛号’制造站一直在生产能量条,并投放出去,其间数次因为包装材料用完,呼叫‘斯图提斐拉号’回收包装材料。
“此外,日志显示,‘斯图提斐拉号’也曾经试图请求‘罗德岛号’为其引航返回伊比利亚港口,但‘罗德岛号’处于半休眠状态,除了救援相关讯息,一律未回复。
“超过12小时无联络时,‘罗德岛号’就会重新进入休眠,沉入海底,直到下一次被唤醒。我注意到,起初‘斯图提斐拉号’每隔24小时就会呼叫‘罗德岛号’请求食物,但这一间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延长,说明船上存活的人数在不断减少。
“尽管如此,25天前‘斯图提斐拉号’曾经唤醒‘罗德岛号’,说明至少到那一天为止,船上依然有幸存者。
“‘斯图提斐拉号’似乎一直在海上徘徊,因而坐标经常发生变化。我只能定位到25天之前的位置,要找到它,可能需要等待下一次联络。但在我们正式出发进行搜救之前,我想,作为与‘斯图提斐拉号’命运息息相关的伊比利亚审判庭,你们或许会想要同行。”
讯息到此全部解读完。信号接收装置的屏幕上,波形变得完全随机,代表无法解析的白噪声。
喜欢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