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时,昭阳开始练习精准地为每一种情绪命名。她惊讶地发现,这个简单的动作,竟能带来奇妙的掌控感和疏离感。
周一清晨的会议室,空气凝重得如同浸了水。
昭阳站在投影幕布前,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新项目“启明”启动半个月,她带领团队熬了三个通宵完成的方案,此刻正被新来的总监赵琪逐一质疑。
“数据支撑不够有力。”赵琪用激光笔圈点着图表,“用户画像太模糊,核心痛点抓得不准。”
她的声音平稳,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惋惜,每个字却像小锤子敲在昭阳的神经上。
昭阳深吸一口气,胃部微微抽搐。她熟悉这种感觉——被否定时的不适。但今天,除了这种熟悉感,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在涌动。
“这个方向需要重新论证。”赵琪最后说,合上笔记本,“周三之前,我要看到修改版。”
会议室里的人陆续离开。助理小林担忧地看了昭阳一眼,欲言又止。
昭阳独自站在原地,投影仪还在运转,发出低微的嗡鸣。光芒投在空荡的座椅上,像一场无人观看的演出。
她走回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
那个熟悉的漩涡开始形成。
先是胃部的紧绷,然后呼吸变得浅促。一种混合的情绪在胸腔里发酵、膨胀。她下意识地想打开电脑,用工作麻痹自己——这是她过去十年的惯性。
但今天,她停住了。
她想起《恐惧剖析》那晚的体悟。也许,她可以像观察恐惧一样,观察此刻正在升腾的一切。
昭阳坐进椅子,闭上眼睛。
“让我看看你是什么。”她在心里轻声说。
第一股情绪很熟悉:失望。对努力被否定的失望,对成果不被认可的失望。它像灰色的雾,弥漫在胸腔。
紧接着是第二种:委屈。团队付出了那么多,熬过的夜,放弃的周末,那些被压缩的个人生活…这种情绪带着酸涩的温度,涌上眼眶。
然后第三种浮现:焦虑。周三前完成修改,意味着又一轮不眠不休。这种情绪是冰冷的,顺着脊柱向下蔓延。
还有更细微的…窘迫。在团队成员面前被全面否定,那种公开的难堪。以及一丝几乎不愿承认的嫉妒——赵琪比她年轻五岁,却已坐上总监之位。
她睁开眼睛,拿出笔记本,写下这些名字:
失望。委屈。焦虑。窘迫。嫉妒。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当这些情绪被具名记录,它们仿佛从无形的混沌变成了有形的实体。她不再是那个被情绪淹没的人,而是站在岸边,观察水流的观察者。
下午,她召开了团队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弥漫着低气压。小林耷拉着肩膀,设计师麦克不停地转着笔,那是他焦虑时的习惯。
“我知道大家很沮丧。”昭阳开口,声音出乎意料的平稳,“我也是。”
她走到白板前,写下赵琪提出的每个问题点。
“但换个角度看,这些批评指出了我们忽略的盲区。”她的笔点在“用户画像”四个字上,“麦克,我记得你上周提过一个想法,关于细分用户群体?”
麦克愣了一下,随即坐直身体:“对,我觉得我们可以把35-45岁这个群体再细分…”
讨论逐渐热烈起来。昭阳听着大家的发言,同时分出一部分注意力观察自己的内心。
当小林提出一个冒险的方案时,她感到一阵紧张。当麦克反对这个方案时,她有瞬间的不悦。但这些情绪一旦被命名,就失去了掌控她的力量。她可以清晰地看见它们,然后选择如何回应,而不是被它们推着走。
“很好的方向。”她对小林说,“我们可以做个最小可行性测试。”
小林的脸上顿时焕发光彩。
下班时,天空飘起了细雨。
昭阳没有打车,她撑开伞,决定走一段路。雨滴敲击伞面的声音,像轻柔的伴奏。
路过那家熟悉的花店时,她看见老奶奶正在收摊。今天的花店门口多了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
“知道它的名字,你就拥有了驯服它的开始。”
昭阳怔在原地。这话仿佛是对她今天实践的呼应。
老奶奶看见她,笑眯眯地招手:“来,这枝百合给你,最后一只,有点蔫了,但不妨碍它香。”
昭阳接过花,一股清甜的香气沁入心脾。
“谢谢您。”她顿了顿,“黑板上的话…很有意思。”
“哦,那个啊。”老奶奶漫不经心地收拾着花桶,“我养花这么多年发现,不管是害虫还是病害,你只要知道它叫什么,就总能找到对付的办法。情绪也差不离吧。”
昭阳握着那枝微微弯头的百合,心中震动。朴素的话语里,藏着如此深的智慧。
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继续着命名的练习。
路过一家餐厅,看见窗内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吃饭,心中泛起一丝羡慕,随即是一点酸楚。
接到母亲电话,询问她是否吃了晚饭,语气里的担忧让她感到温暖,但也有一丝被当作小孩的不耐。
发现最喜欢的咖啡馆今天提前打烊,一阵失落,然后是对自己如此依赖习惯的好笑。
每一种情绪,一旦被精准命名,就像被贴上标签的标本,不再具有肆意蔓延的能力。
她想起多年前读过的心理学文章,提到大脑中负责情绪命名的区域和前额叶皮层之间的连接。当时只觉得是枯燥的理论,此刻却变成了鲜活的经验。
回到家,她将百合插进花瓶,放在书桌上。
夜晚如期而至,寂静再次笼罩。但与以往不同,今晚的寂静是友善的。
她打开日记本,回顾这一天的经历。笔在纸上流畅地移动:
“今天,我学会了为情绪命名。这不是压抑或否定,而是一种更深的理解。当我说出‘这是失望’、‘那是委屈’时,我仿佛在说:‘我看见你了’。而一旦被看见,它们就失去了部分魔力。”
她停笔,思考着如何总结这种崭新的体验。
最后,她写道:
“命名,是光降临的过程。在光的照耀下,再庞大的阴影也会失去藏身之所。”
写完这句话,她感到一种清晰的平静。但与此同时,她注意到尽管情绪已经平复,身体却依然残留着某种痕迹——肩颈的僵硬,腹部的轻微不适,像是那些被命名的情绪在肉体中刻下的印记。
昭阳意识到情绪不仅存在于内心,也储存在身体里。她开始尝试“身体扫描”冥想,逐步释放那些积压在身体各部位的紧张与情绪垃圾。这个过程将带来怎样的解脱与轻盈?
《我的通透活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我的通透活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的通透活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