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在办公室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此时,亲信匆匆返回,脸上带着几分凝重。洪书立刻停下脚步,目光紧紧锁住亲信,急切地问道:“情况如何?”亲信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大人,朝廷那边,官员们以财政紧张为由,对申请资金一事态度含糊。拜访的几位富商,多数也在观望,只有少数表示愿意考虑。”洪书听后,眉头皱得更紧,陷入了沉思。但很快,他眼中又燃起坚定的光芒,似乎已下定决心,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洪书深知,办学乃国家文化发展的关键之举,绝不能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他决定亲自出马,拜访城中那些有影响力的富商和贵族,凭借自己的理念与诚意,争取他们的支持。
洪书首先来到了富商王财的府邸。踏入府邸,只见庭院宽敞,楼阁精致,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富有。王财得知洪书来访,赶忙热情相迎。宾主落座后,洪书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王老爷,如今国家发展,文化教育至关重要。学生欲创办学校,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只是目前资金短缺,还望王老爷能慷慨解囊,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王财微微皱眉,面露难色:“洪大人,您的想法固然好,但在下近来生意上也有些波折,资金周转颇为紧张啊。”
洪书早料到他会有此顾虑,不慌不忙地说道:“王老爷,办学之举,看似投入当下,实则回报长远。学校建成后,培养出的人才,无论是入朝为官,还是从商兴业,都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您对教育的支持,也必将在百姓中传为佳话,为您的商号赢得良好声誉。”
王财听了洪书的话,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说道:“洪大人所言极是,在下愿捐出一万两白银,略表心意。”
洪书心中大喜,连忙起身道谢:“王老爷高义,学生代未来的学子们谢过您。”
离开王财的府邸,洪书马不停蹄地赶往贵族李轩的居所。李轩乃世袭贵族,家族底蕴深厚。洪书见到李轩后,再次阐述了办学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资金困境。
李轩轻抚胡须,微笑着说:“洪大人,教育之事,本就是我等贵族应尽之责。只是这办学所需资金庞大,不知大人具体有何规划?”
洪书详细地向李轩介绍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选拔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李轩听后,不禁点头称赞:“洪大人用心良苦,如此办学,必能为国家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我李家愿捐赠五千两白银,助力大人完成此等善举。”
洪书连声道谢,心中感慨,虽过程艰难,但总算有了一些收获。
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洪书又将目光投向了师资方面。他亲自拜访了几位退休官员和学者,邀请他们出山担任教师。
洪书来到退休官员张老的家中。张老曾任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洪书恭敬地说道:“张老,晚辈欲创办学校,深知您学问精深,经验丰富,恳请您能出山,担任学校的教师,为学子们传授知识,指引人生方向。”
张老看着洪书,眼中满是赞许:“洪大人,老夫虽已年迈,但听闻您为国家教育事业如此奔波,深受感动。能为培养下一代尽一份力,老夫义不容辞。”
之后,洪书又拜访了几位知名学者,他们也都被洪书的热情与执着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学校的教师队伍。
然而,尽管洪书四处奔波,争取到了一些富商、贵族的资金支持,也邀请到了部分退休官员和学者担任教师,但距离办学所需的资金和师资仍有不小的缺口。
夜幕降临,洪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他坐在书桌前,看着桌上记录着各方支持情况的纸张,眉头紧锁。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略显憔悴的面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确保学校按时开学,仍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洪书深知,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尽快想出其他办法。他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
喜欢宫闱明君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宫闱明君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