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卿快步回到老宅,院门在她身后合上,隔绝了外界渐起的风声与窥探。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屋内切割成明暗交织的碎片,一如她此刻面临的局面——明处舆论暗箭袭来,暗处仇敌蛛丝马迹初显。
她没有丝毫停顿,首先拿出手机。李晓峰已经将论坛恶意帖子的链接和截图发了过来。她快速浏览,眼神锐利如刀。
帖子内容比她预想的更阴险,并非简单的价格质疑,而是直指核心——“云岭生态蛋”涉嫌虚假宣传,所谓的“粮食散养”不过是噱头,并隐晦暗示背后有“资本推手”炒作,欺骗消费者感情云云。发帖人Id是新注册的,发言逻辑清晰,带着明显的引导性和煽动性。
不是普通村民的手笔。黎曼卿瞬间做出判断。这更像是受过一定训练的水军,或者至少是深谙网络抹黑套路的人。刘老四之流,恐怕还没这个水平和心思。
是高程那边顺手为之的警告?还是商业对手看到“云岭”这个潜在品牌苗头后的打压?可能性很多,但根源大概率指向外界。
她冷静下来,再次给李晓峰发去更详细的指令:
“1. 将所有恶意帖子及Id信息完整存档公证(可咨询律师陈朗如何操作)。
2. 联系论坛管理员,出示赵婶鸡场的真实照片、视频及客户好评记录,正式投诉其诽谤商誉,要求删帖并提供发帖人信息。
3. 发动忠实客户用真实购买体验反击,重点强调‘亲眼所见’、‘亲口所尝’。
4. 我们暂不直接回应,但准备一篇关于‘何为真正生态养殖’的科普性长文,时机合适时发出,夺回话语定义权。”
应对策略升级,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反击和法律层面施压。
处理完舆论危机的前期部署,黎曼卿没有丝毫喘息,立刻打开了那台沉寂的笔记本电脑。她需要确认,这是否与暗处的敌人有关。
“烛龙”系统运行日志安静地滚动着。没有新的警报。关于“星烁娱乐”和苏晚晴的深度挖掘仍在进行中,尚未有突破性进展。高程和秦文渊的日常行程、商业活动监测也未有明显异常。
似乎,论坛上的风波,只是一场独立的、低级别的骚扰。
但黎曼卿的直觉告诉她,没这么简单。对手的狡猾在于,总是真假难辨,虚实结合。她不敢有丝毫大意,加强了监控指令的频度和深度,尤其关注任何与网络舆论操控、农产品行业相关的异常动态。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繁星满天。
身体的疲惫阵阵袭来,但她精神却紧绷如弦。明暗两条战线同时告急,虽然都只是初现端倪,却预示前路必然坎坷。
第二天,天气骤变。凌晨时分,一场毫无预兆的冷空气侵袭了云岭村,气温陡降,还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冷雨。
黎曼卿一早醒来,就感到一股寒意。她首先想到的是坡地上正在发酵的基质!发酵过程对温度极其敏感,骤然降温可能导致发酵停滞甚至失败!
她立刻披上外套,拿起雨伞,冒着冷雨赶往坡地。
李叔一家也已经赶到,正围着那巨大的发酵堆发愁。李叔用手探进堆体内部,脸色凝重:
“坏了!温度降得太快了!昨晚还烫手,现在都快凉了!这雨再下下去,非得泡汤不可!”
黎曼卿的心猛地一沉。她伸手探去,果然,昨天还热气腾腾的堆心,此刻只剩下一点微温。雨水正不断渗入堆体,这样下去,不仅温度难起,还会导致厌氧环境,产生臭味,彻底失败。
第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难题,以最突然的方式,横亘在她面前。
“得赶紧盖起来!保温!防雨!”
李叔着急地就要去找塑料布。
“不行!”
黎曼卿立刻阻止,“现在盖塑料布,不透气,立马变成臭粪堆!发酵前期必须保证好氧环境!”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看过的所有资料和顾泽楷偶尔提及的要点。降温、雨水……这是露天堆肥常见的风险。
“李哥,找干稻草!厚厚的干稻草!再找些木棍过来!”
黎曼卿当机立断,声音在冷雨中清晰而镇定:
“用木棍在堆体上插几个通气孔,要插到堆心!然后在堆体表面覆盖厚厚的干稻草层,至少半尺厚!稻草既能保温,又能透气防雨!”
这是目前条件下,最经济有效的应急方案!
李叔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
“快!听黎妹子的!去找稻草!找木棍!”
他冲家人吼道。
一家人立刻冒雨行动起来。黎曼卿也顾不上雨水泥泞,亲自上手,指导他们如何插通气孔才能不影响堆体结构,如何铺设稻草才能形成有效的保温层。
冷雨打湿了她的头发和外套,泥浆溅满了裤腿,但她毫不在意,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拯救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发酵堆上。那双曾经在顶级写字楼里签下亿万合同的手,此刻正毫不犹豫地插入潮湿而充满生命力的有机堆料之中。
忙碌了近一个小时,一个覆盖着厚厚“稻草被”、插着数根“呼吸管”的发酵堆重新呈现在眼前。虽然看起来有些怪异,但至少暂时隔绝了冷雨,保住了那点残存的温度。
“接下来,要密切监控温度变化。每隔两小时测一次堆心温度。”
黎曼卿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交代李叔:
“如果温度继续下降,可能就需要额外添加一些容易发酵的鲜料,或者……想想其他办法了。”
她的语气保持着冷静,但内心深知,这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低温天气持续,这批基质很可能保不住。前期投入的资金和时间眼看就要打水漂。
技术的壁垒,第一次如此真实而冷酷地展现其威力。它不是阴谋诡计,而是客观规律,不会因为她的仇恨、她的智慧或她的资金而稍有通融。
回到老宅,她换下湿透的衣服,喝下一大杯热水驱寒,但心情依旧沉重。基质危机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顾泽楷。
“黎女士,早上好。听说今天突然降温降雨,你那边坡地的发酵堆没事吧?这种天气最怕温度骤降和雨水浸泡。”
电话那头传来顾泽楷关切的声音,他似乎一直留意着天气变化。
黎曼卿心中一动,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她简单说明了情况和自己采取的应急措施。
“覆盖稻草插通气孔?处理得很及时也很专业!”
顾泽楷的语气带着赞赏:
“但这只能暂时缓解。如果低温持续,光靠稻草保温不够。你那边有温度计吗?随时监测。”
“有。”
黎曼卿回答:
“正在监测。如果温度续降,顾教授您看……”
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
“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搭个简易的遮雨棚,既能防雨又能一定程度上保温。如果实在不行……我实验室里有一批高效发酵菌剂,抗低温效果比较好,或许可以应急添加试试,能快速启动和维持发酵。我下午正好没事,可以给你送点过去。”
雪中送炭!
黎曼卿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她从不习惯接受他人无缘无故的好意,尤其是在自己显露弱势的时候。但此刻,技术难题面前,个人的骄傲必须让位于项目的存续。
“……会不会太麻烦您了?”
她迟疑了一下。
“不麻烦,顺路的事。”
顾泽楷语气轻松:
“具体的添加方法和注意事项,我过去当面跟你说更清楚。”
“那……太好了。非常感谢您,顾教授。”
黎曼卿真诚道谢。
挂了电话,她长长吁了一口气。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顾泽楷的援手,如同阴霾天里透下的一缕阳光,及时而温暖。
她看向窗外,冷雨依旧未停。
技术的壁垒固然冰冷,但人间的情谊与合作,或许正是攻克壁垒的温暖力量。
下午,顾泽楷果然准时驱车到来。他不仅带来了高效的发酵菌剂,还带来了一捆加厚的农用塑料膜和几根支撑杆。
“先试试菌剂,如果效果还不理想,就得赶紧搭这个简易棚了,双保险。”
他冒着雨,亲自到坡地查看了发酵堆的情况,仔细讲解了菌剂的用法用量,又和李叔一起规划了搭棚的位置。
他的专业、务实和毫无架子的亲自参与,让李叔一家感激又钦佩。
黎曼卿站在一旁,看着顾泽楷在雨中忙碌的身影,看着他耐心解答李叔各种笨拙问题的侧脸,心中那层坚硬的冰壳,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又融化了一角。
而与此同时,李晓峰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论坛管理员在核实情况后,已经删除了那几个明显恶意的帖子,并对发帖Id进行了封禁处理。真实的客户好评迅速淹没了之前乌烟瘴气的评论区,舆论风向再次扭转!
危机,似乎在技术与外援的双重作用下,暂时得以化解。
但黎曼卿知道,那隐藏在暗处的冷箭,绝不会只有这一支。
技术的壁垒需要持续攻克,而人心的险恶,更需要时刻提防。
她看着在雨中携手忙碌的顾泽楷和李叔,又想起网络上那场无声的较量,目光渐渐变得深沉而坚定。
喜欢涅盘枭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涅盘枭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