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浒失踪的风波,如同投入古井的一粒小石子,泛起几圈涟漪后,便迅速恢复了平静。杂役弟子数万,每日都有琐事纷争,一个品行不端之人的消失,并未引起太多持久的关注。执事堂的定论,更是为此事画上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句号。
林凡的生活,也仿佛回到了最初的轨迹。清扫,修炼,两点一线,枯燥而规律。他依旧是那个不起眼的五灵根杂役,沉默寡言,甚至因为孙浒事件后,显得更加“胆小”了些,与人目光接触时,总会下意识地避开,带着几分“惊魂未定”的余悸。
这份恰到好处的“后怕”,落在旁人眼中,更觉此人不堪大用,连带着之前对他那点“有点小钱却蠢笨”的印象,也淡去了不少。毕竟,一个被“意外”事件就吓破胆的家伙,实在难以让人提起太多兴趣。
林凡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并未因为成功反杀并完美善后而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警惕。他知道,真正的稳健,在于持续的低调和融入,让自己彻底消失在人群的背景色中。
“坊市,短期内不能再去了。”林凡心中明镜似的。孙浒是在盯上他之后出事的,尽管毫无证据指向他,但若他此刻频繁出现在坊市,甚至表现出与之前不同的行为模式,难保不会引起某些有心人下意识的联想。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也需规避。
事了,便要拂衣去,不留踪迹,不惹尘埃。
他将活动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宗门内部,以及那片广袤而充满未知的后山。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更加勤勉地完成着各种杂役任务,尤其是那些需要进入后山、或者接触宗门内部某些边缘区域的任务。他不再挑肥拣瘦,甚至主动承接一些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
比如,清理炼丹房外围堆积的药渣灰烬。
比如,定期打扫藏经阁最底层那积满灰尘、罕有人至的角落。
比如,协助器堂的师兄们,搬运那些沉重且灵气尽失的废弃炼器材料。
这些工作,贡献点微薄,又耗费时间精力,几乎无人问津。但林凡却甘之如饴。
在清理炼丹房药渣时,他会“不经意”地观察那些被倾倒出来的、颜色各异、成分复杂的残渣,凭借从《元尘诀》和之前研究废丹得到的一些粗浅认知,默默记忆着不同丹药废渣的形态、气味。他甚至会趁无人注意,用特制的小玉片,悄悄刮取少许形态特异的药渣粉末,小心收藏起来。这些,都是未来他研究丹道、解析丹药成分的宝贵素材。
在打扫藏经阁底层时,他并非真的只是扫地。他会极其缓慢地移动,目光扫过那些被随意堆放、覆盖着厚厚灰尘的玉简副本、兽皮古籍。这些大多是被判定为毫无价值、或内容残缺到无法修炼的废弃资料,连正式收录的资格都没有。但林凡相信,知识的价值有时隐藏在被人忽略的角落。他会记住某些看似荒诞的记载,某些残缺的符文图案,哪怕暂时无法理解,也先囫囵记下。
在搬运废弃炼器材料时,他则会留意那些材料断裂的茬口、内部残留的灵力纹路,感受不同材质的特性。这些知识,对于他日后自己尝试炼器、或者修复某些物品,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悄无声息地吸收着一切可能对他有用的知识碎片,并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工作,更加深入地了解着青岚宗这个庞大机器的运转细节,以及各个殿堂、管事的特点。
他的修为,在《元尘诀》持之以恒的运转下,稳步提升着。虽然速度依旧缓慢,但根基却被打磨得异常扎实。丹田内的那丝灵力,愈发凝练精纯,操控起来也更为得心应手。他始终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外显的灵力波动,维持在炼气一层巅峰、看似随时可能突破却又迟迟未破的状态,既不过分落后引人轻视,也不过分突出惹人怀疑。
时间,就在这般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流涌动的积累中,缓缓流逝。
偶尔,他也会听到关于坊市的新消息。哪个摊主又坑了新人,哪两种低阶材料的价格因为某个任务而短暂波动,哪个师兄又在坊市换到了不错的法器……他只是静静地听,从不参与讨论,仿佛那是一个与他无关的世界。
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那喧嚣却浅薄的杂役坊市,投向了更深处。
这一日,他接取了一个新的任务——协助整理废丹房的库存记录。
废丹房,那是宗门存放炼制失败、药性混杂甚至含有丹毒的丹药之处,是连杂役弟子都嫌弃的地方。据说那里气味难闻,且常年被丹毒秽气侵蚀,对修行无益有害。
当管事弟子念出这个任务时,周围的其他杂役都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唯恐避之不及。
林凡低着头,在众人怜悯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默默上前接下了任务令牌。
无人看到,他低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亮光。
废丹房……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他拂去了坊市的尘埃,收敛了所有的锋芒,如同溪流汇入深潭,无声无息。而此刻,一条真正能让他积蓄底蕴、暗筑道基的路径,似乎就在眼前缓缓展开。
喜欢稳如老狗的修仙之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稳如老狗的修仙之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