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道的初步领悟,如同在林凡面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他看到了自身实力构成的更多可能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现实的资源压力。无论是丹道实践,还是阵法研习,都离不开最基础的支撑——灵气,以及承载、转化灵气的媒介:灵石。
林凡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完成地根藤任务获得的十五点贡献点,兑换基础阵法玉简花费十点,租用地火室两次消耗四点,如今身份令牌中仅剩可怜的一点贡献点。下品灵石方面,当初反杀孙浒所得七块,加上之前积攒和三株地根藤换来的四块,总共十一块,这段时间修炼、研习阵法时偶尔用来补充消耗,如今也只剩下八块。
八块下品灵石,一点贡献点。这便是他全部的可动用资源。对于一个立志在丹、阵两道皆有建树,且身负《元尘诀》这等似乎对资源品质要求不低的功法的修士而言,这点资源,堪称杯水车薪。
“灵石需节约,一分掰两半。”林凡看着掌心那八块光芒黯淡的灵石,眼神平静,并无多少焦虑,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与规划。
他首先明确了一点:在找到稳定、隐蔽的资源获取渠道之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榨现有资源的每一分价值,并将消耗降到最低。
修炼方面,《元尘诀》的主要灵气来源,目前依赖于那些蕴含“丹本源气”的凝结物。这些从药渣堆中寻得的“宝贝”,效果远超单纯吸收下品灵石,且来源隐蔽,成本几乎为零。因此,手头的八块下品灵石,若非必要,绝不轻易用于修炼,只作为关键时刻快速补充灵力的应急储备。
丹道实践,地火室租金是硬性支出。他无法避免,但可以优化。每一次租用前,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将理论推演、手法模拟做到极致,确保进入地火室后,能最高效地利用那两个时辰,减少因准备不足导致的失败和浪费。那尊破损的青炎炉暂时够用,无需考虑更换。
阵法研习,目前尚在理论和小范围灵力模拟阶段,对灵石消耗不大。但那块神秘的残缺阵图,以及与之共鸣的黑色铁片,显然需要特殊能量(如“丹本源气”或灵石灵气)才能激发。在没有弄清其具体消耗和风险前,他暂时不打算动用宝贵灵石去试探,依旧以研究基础玉简和练习基础符文为主。
贡献点的使用更需要精打细算。仅剩的一点贡献点,他决定存下,以备不时之需,或者等待清理任务确认后,看看能否兑换一些针对性的防护物品或工具。
将资源规划清晰后,林凡的行动更加具有针对性。他减少了需要消耗灵力的阵法虚空练习,更多依靠心神推演和手指徒手勾勒。对于丹纹的解析,也更多依赖观察和逻辑推理,而非频繁动用灵识去刺激感应。
同时,他对废丹房这座“宝库”的挖掘也变得更加细致和高效。“清扫”工作时,他不再仅仅寻找“丹本源气”凝结物,也开始留意那些可能蕴含稀有金属、或者材质特殊的废弃物。比如,某些报废的法器碎片,虽然灵气尽失,但其材质本身,或许在未来学习炼器或修复物品时能用上。他将这些有可能利用的“垃圾”分门别类,悄悄收集起来。
这一日,他在清理一堆混杂着药渣和矿石碎屑的垃圾时,发现了几块颜色暗沉、入手却异常沉重的金属块,其表面还残留着些许模糊的、类似那残缺阵图上的纹路痕迹。他心中一动,将这些金属块也收了起来。虽然不知具体用途,但感觉并非凡物。
夜晚,隔间内油灯如豆。林凡没有点燃灯油(这也是他节约的一部分,依靠微光修炼亦是锤炼),而是就着从气窗透入的稀薄月光,盘膝而坐。他左手握着一块下品灵石,右手食指在虚空中缓缓划动,勾勒着“坚固符文”的结构。他并未激发灵力,只是纯粹练习线条的精准与流畅。
他的呼吸悠长,体内《元尘诀》缓缓运转,主要汲取着怀中那块深褐硬块中引导出的、精纯的“丹本源气”,灵石只是作为感知灵气流动的参照物,并未真正吸收其内灵气。
一分一厘,皆需用在刀刃上。一块灵石,要发挥出两块的效果。这便是他当下的生存智慧。
资源匮乏,并未让他感到窘迫,反而激发了他更强大的创造力与规划能力。他将这视为一种磨练,一种对心性的锤炼。
就在他心神沉浸于符文勾勒与灵力运转的微妙平衡时,丹田之内,《元尘诀》灵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压缩,终于达到了某个临界点,如同水满自溢,传来一声极其细微、却清晰无比的壁垒破碎之声!
炼气二层,水到渠成!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他丹田内的灵力总量壮大了近倍,变得更加凝练精纯,对灵力的掌控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林凡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随即恢复平静。突破,在意料之中。他感受着体内增长的力量,并未得意,反而更加清醒。
修为提升,意味着维持修炼所需的资源也会相应增加。节约,仍需继续。
他将手中那块几乎没有消耗的下品灵石小心收起,目光坚定。
前路依旧漫漫,资源依旧紧缺。
灵石需节约,道心不可移。
喜欢稳如老狗的修仙之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稳如老狗的修仙之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