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云顶天正面相撞之际,武无二手中‘天命’被震飞坠入汪洋,下落不明,他自己也力竭而逝。”
“而云顶天亦未幸免。”
“‘大邪王’脱手而出,双臂尽断,惨状触目。”
“但终究,他还残存一息,便算是活了下来。”
“云顶天为此得意洋洋。”
“可就在此时,原本由武无二引动的天雷余威,非但未曾消散,反而愈发狂暴。”
“雷声轰鸣,宛如天怒未平,仿佛下一瞬,天罚将至。”
“云顶天虽心有不甘,却不愿再次败给天意,于是持‘大邪王’自尽而亡。”
“临终前,他立下两大毒誓:灭尽天下佛门;武家永世不得诞生武学奇才。”
“恶咒方出,天降霹雳,云顶天尸骨俱焚,形神俱灭。”
“然而,纵使他身死魂灭,那份对苍天的仇恨与诅咒,仍烙印在‘大邪王’之上。”
“而武家,也确遭厄运。”
“自武无二之后,后代资质平庸,难成大器。”
“直到三百年后,武无敌之父以玄门秘术推演命数,逆改命格,终于破除大半诅咒。”
“压抑三百年的武家气运,骤然爆发,尽数汇聚于武无敌一身。”
“果然,武无敌甫一习武,便突飞猛进,远超先祖武无二。”
“他自创‘十强武道’。”
“所谓十强,即:刀、枪、剑、戟、棒、拳、掌、腿、爪、指。”
“凭此‘十强武道’,武无敌纵横天下,人称‘十强武者’。”
“后来,他又以超凡悟性,将‘十强武道’融会贯通,开创一门内外兼修的至高武学——《玄武真功》!”
“正是凭借这门《玄武真功》,武无敌击败了老怪帝释天。”
“唉,何等可惜的云顶天!”
“屠龙之人终成恶龙,又与新的屠龙者同归于尽,命运何其戏弄。”
“武无二为镇邪魔,不仅献出生命,更令武家蒙受三百年诅咒,真是善人无善报。”
“的确,难怪云顶天会如此愤恨,苍天实在不公。”
“倘若武无二尚在人世,目睹家族遭此劫难,是否也会如云顶天一般,心生怨怼?”
“谁又能说得清呢?”
“武家确是武林之福。前有武无二战云顶天,后有武无敌败帝释天,一脉相承,薪火不熄。”
“十强武道!十强武者!有一种强大,叫光听名号就令人心生敬畏。”
“的确,就像‘武无敌’这个名字一样,未见其人,先慑其势。”
“十强武道配合《玄武真功》,堪称毫无破绽的全面型武学体系。也正因如此,他才能逆天而行,击败长生不死的帝释天。”
“不过话说回来,那诅咒……不就是临死前的愤恨之语吗?为何竟会真实生效?”
“是啊,实在诡异得紧!”
“倘若诅咒真能随口一句便应验,那日后谁还敢诛杀魔头?万一他们临终前恶念一吐,岂不是后患无穷?”
面对众人惊疑不定的议论,莫千源神色从容,淡然一笑:“诸位,不必惊慌。”
“这诅咒,确实具备生效的可能。”
“但前提是——施咒之人,修为必须臻至元神境巅峰!”
“不仅如此,还需触碰到法相境的门槛。”
“法相之境,所修者乃造化之本源。”
“故而驻世地仙可凭空化物,开辟独立空间。”
“修为登峰造极者,甚至能令自身血脉与体质发生本质蜕变,并福荫后代。”
“当年的云顶天,虽未真正踏入法相之境,却已窥得一丝造化之力的玄机。”
“以他的境界,自然无法做到虚空造物或开辟空间,更遑论完成生命层次的跃迁。”
“但若仅用于诅咒他人血脉,却已足够。”
“毕竟,毁灭永远比创造来得容易。”
“然而,施展此等恶毒诅咒,终究逆天而行,必遭反噬。”
“代价便是——气运断绝!”
“一个失去气运之人,注定难逃一死。”
“因此,云顶天在诅咒出口的刹那,便被天降雷霆当场劈灭。”
“当然,此类诅咒也并非无所不能。”
“其目标必须弱于施咒者本身。”
“所以武家深受其害,佛门却安然无恙。”
“只因佛门整体实力与气运之厚重,非云顶天一人所能撼动。”
“归根结底,诅咒有其条件,有其代价,更需量力而为。”
莫千源话音落下,众人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原来诅咒生效竟有这般严苛的限制。”
“若无限制才真可怕,否则天下岂不大乱?善者不敢行义,恶者肆意妄为,人间早成炼狱。”
“法相境修的是造化之力……当真玄妙莫测。那种境界,凡俗之人如何能够参透?”
“当今武道至高之巅,万千武者毕生追求的终点,岂是轻易可达?”
“唉……法相之境,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此生若能成就大宗师,已是万幸。”
“……”
众人纷纷叹息,唏嘘不已。
正如“皇帝的金锄头”传说中,两位老农揣测帝王生活,以为天子耕田亦用纯金打造的农具。
这正是眼界与境遇的局限,使人无法想象超越自身认知的存在。
同理,未曾抵达驻世地仙之境,众人自然难以理解那等层次的神通奥义。
高台之上。
待喧哗渐息,莫千源再度开口,宣布下一项上榜秘法。
“【起死回生榜】第六法——童氏法术与《龙神功》!”
“此法颇为奇特,须由同一人兼修童氏法术与《龙神功》方可奏效。”
“与其说它能令人起死回生。”
“不如更准确地说——它可将人转化为‘不死之体’!”
“宛如凤凰涅盘,纵使身陨当场,修炼者仍可自行复活。”
不死之体?
如凤凰般浴火重生?
众人闻言皆震。
“不死之体?又是一门号称不死的奇功?”
“所谓不死,我却不信真能永生不灭。帝释天也曾自称不死,结果还不是被打至半废,狼狈逃窜?”
“没错,帝释天原是不老不死之躯,但体内凤血被武无敌磨去一半,从此青春不再。若当时再战片刻,另一半凤血也被毁,岂不立毙?”
“你们记岔了,莫先生曾言,帝释天只是‘近乎不死’!注意那个‘近乎’!而此‘不死人’却是如凤凰一般真正不灭,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移花公子,这‘不死人’究竟为何等存在?世间真有如此之人吗?”
争论无果,众人目光齐齐投向莫千源。
莫千源微微颔首,率先向众人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世间,确实存在着一位不灭之身的人物。”
“而他,正是同时掌握了童氏秘法与《龙神功》之人。”
“那么,所谓不死之躯,究竟是何等境界?”
“这就必须从童氏一族的渊源讲起。”
“童氏一族,乃是与雨族相类的存在,皆为留存于世的地仙血脉之后。”
“雨族执掌巫术之力,童氏一族则统御法术之能。”
“族中之人天生具备异禀,可修习法门。观星测命、通晓兽语、穿梭虚空、呼风唤雨……皆如日常小事。”
“然而,随着岁月推移,童氏血脉中的力量日渐稀薄。”
“后世族人中,拥有‘先天灵觉’者愈发稀少。”
“若无此灵觉,便无法施展任何法术。”
“除了自身神秘莫测之外,童氏一族还有一位守护族群——龙氏一族!”
“龙氏先祖龙神,曾创出一门举世无双的武学——《龙神功》!”
“《龙神功》乃龙氏家传至高绝技,阳刚至极,气势磅礴。”
“全功共分九章,对应四大修行层次。”
“前三章属入门境界,注重内气与体魄兼修,虽难起步,但一旦掌握,便易精进。”
“只要跨过门槛,便可循序渐进,以时间积累逐步提升。”
“不过,天赋高低决定了此阶段所需时日的长短。”
“天资卓绝者,一朝顿悟;资质平庸者,或穷尽一生亦难成气候。”
“中间三章,初涉变化玄机,修成即达小成之境。”
“第七章与第八章,则为大成境界。修炼圆满后,可将肉身化作龙形,翱翔天际,以龙之威能攻敌制胜,更能驱除毒素、疗愈创伤、摄取外物、庇护众生,神通广大,威力无边。”
“至于最后的第九章,乃禁术篇章,象征终极圆满。”
“一旦修至大圆满,便可肉身蜕变为神龙,以神兽之姿纵横天地,逍遥尘世。”
童氏一族!
龙氏一族!
在场众人听得心驰神往。
“没想到世上除了雨族,竟还有童氏这般玄奇的族群。”
“自古以来,存世地仙数量众多,达到极致者绝不止一人,有这样的传承也合乎情理。”
“正是!倘若血脉之力不会逐渐衰减,类似族群恐怕远不止雨族与童氏两家。”
“一个是巫术,一个是法术,分明就是踏上修仙之路!我等凡俗之人,实在难以参透。”
“这《龙神功》当真惊人,竟能化身为龙!”
“人身变龙躯,岂不是与雨族的《化形术》颇为相似?”
听到此言,莫千源随即补充道:“《化形术》与《龙神功》确有共通之处,却并非完全相同。”
“譬如——”
“《化形术》修至圆满,可幻化为各类非人类生灵;而《龙神功》仅能化为龙形。”
喜欢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