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艘货轮带来的潜在威胁,像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在同仁堂药行每个人的心头。时间,成为了最稀缺的资源。陈朔清楚地知道,一旦让“蜂巢”顺利完成核心元件的更换与调试,之前所有的努力——调包计的冒险、数据投毒的精心布局——都将大打折扣,他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完全体的、威力未知的电子巨兽。
密室内,应急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召开。煤油灯的光晕似乎都比平时更加摇曳不定。
“内线最新确认,”沈清河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显然是一夜未眠,“进入礼和洋行仓库的那批‘实验室备用件’,开箱查验时,有目击者看到了特制的防震填充物和印有德文型号的真空管包装盒。基本可以断定,就是用来替换我们之前调包的那些元件的。”
“仓库内的动静呢?”陈朔追问,语气冷静得近乎冷酷。
“技术人员进出明显频繁,夜间的灯光持续时间更长。我们监听到的、来自仓库方向的微弱电磁噪音,其稳定性和强度在最近48小时内有显着提升。”沈清河补充道,“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修复工作正在全力推进,甚至可能在加班加点。”
锋刃一拳砸在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难道我们之前做的,都白费了?”
“没有白费。”陈朔立刻否定,他的眼神在灯光下如同淬火的寒铁,“调包计为我们争取了至关重要的缓冲期,数据投毒也在中村信一那里埋下了隐患。现在,只是敌人利用其体量和资源优势,在试图强行扭转局面。而我们,必须在他们完全扭转之前,打出下一张牌,加快我们自己的节奏!”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蜂巢”的位置上。
“被动等待‘蜂巢’修复完成,是自杀行为。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干扰其修复进程,至少,要为我们‘逆向利刃’主计划的最终启动,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窗口。”
“如何干扰?”苏婉清问道,“再次进行物理破坏?风险太高了。”
“不,这一次,我们从外部施压,打一场心理和秩序上的骚扰战。”陈朔的思维高速运转,一个接一个的方案雏形在他脑海中形成、碰撞、优化。
“锋刃同志,”他看向“影刃”队长,“我需要你挑选最精干、最机敏的队员,执行一项‘滋扰’任务。”
“第一,在礼和洋行仓库周边的关键路口,选择深夜时分,制造数起微不足道却足以引起警惕的‘小意外’——比如,突然损坏一盏路灯的线路,让某个区域陷入短暂的黑暗;或者,在巡捕房巡逻车必经之路上,撒上一些不易清理但又不构成大碍的油污。目的不是造成破坏,而是制造一种‘被窥视、被骚扰’的紧张氛围,让他们疑神疑鬼,分散其安保和监管的注意力。”
“第二,设法搞到仓库区域主要技术负责人、或者旭日国驻守军官的住址信息。不需要接触,只需要在他们家附近,让他们‘偶然’听到一些关于仓库‘风水不好’、‘近期不太平’之类的流言蜚语,或者在他们视线可及处,留下一些模棱两可的、带有警告意味的标记。攻心为上!”
锋刃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这种非对称的、阴损的战术,正合“影刃”的胃口。“明白!保证让他们睡不好觉!”
陈朔又转向沈清河:“樵夫同志,你这边有两项任务。”
“第一,立刻通过我们最紧急的渠道,向‘烛龙’汇报‘蜂巢’修复加速的情况,并强烈请求,‘逆向利刃’主计划,即大规模‘信息风暴’的全面发动授权,必须尽快下达!我们需要根据地的统一协调,光靠申城的力量,不足以形成覆盖性的压制。”
“第二,动用我们在报界的关系,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匿名向几家有影响力的报纸‘爆料’,暗示公共租界西区某外资仓库(不必点名,但知情者能猜到)近期有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频繁活动,可能囤积有违禁品,引发邻里不安。利用舆论,给租界工部局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可能对仓库进行一些官方的、程序性的‘询问’或‘检查’,哪怕只是走个过场,也能拖延时间!”
沈清河迅速记下要点:“舆论施压……这步棋很险,但值得一试。我马上去安排。”
“那我们呢?”苏婉清看着陈朔,她知道电文编制工作仍是核心。
“我们的工作不能停,而且要加码!”陈朔目光坚定,“在等待‘烛龙’最终指令期间,我们要将‘数据投毒’的强度提升一个等级。不仅要继续喂养中村信一关于‘幽灵商人’的幻觉,还要开始尝试植入一些新的、更复杂的‘习惯特征’,目标直指未来‘蜂巢’系统可能采用的自动识别算法……或者说,是他们人工分析中可能依赖的更深层次的模式。”
他进一步解释:“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基于电文长度和发射时间间隔的、具有一定数学规律的组合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人力分析而言极难察觉,但如果‘蜂巢’未来具备某种初步的信号筛选功能,这种隐藏的规律性就可能被其系统捕捉并误判为‘我方高级别通讯的特征’。我们现在预先埋下这些‘深层地雷’,一旦‘蜂巢’投入使用,就可能触发一连串的误报,使其自我干扰!”
这个构想再次超越了当前的时代,但陈朔将其解释为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高效人工分析方法的“超前防御”,在逻辑上能够自洽。苏婉清和小周等人,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其最终效果,但基于对陈朔的绝对信任,立刻投入到这项更为复杂的编码工作中。
指令如同涟漪般,从同仁堂药行这个中心迅速扩散出去。申城的夜色中,多股力量开始按照新的剧本运转。
接下来的几天,礼和洋行仓库的旭日国守卫们,明显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路灯莫名熄灭,巡逻车轮胎被碎玻璃扎破,夜里似乎总有窥探的眼睛……技术负责人收到家眷不安的电话,说门口发现了用粉笔画着的奇怪符号。虽然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却像蚊子一样不断叮咬,让本就因工期紧张而焦躁的神经更加脆弱。
与此同时,租界工部局也接到了措辞谨慎的询问函,几家小报也出现了语焉不详的报道。虽然尚未采取实质行动,但一种微妙的不安氛围已经开始在相关区域弥漫。
而在这片由陈朔一手搅动起来的暗流之下,最为关键的,还是那封飞向根据地的急电。所有人都明白,无论是“滋扰”还是“舆论”,都只是权宜之计,真正能决定胜负的,还是那场计划中席卷一切的“信息风暴”。
陈朔站在密室的阴影里,听着沈清河汇报各项“滋扰”行动的初步效果,脸上没有任何得意的神色。他知道,这只是争取时间的无奈之举,是在与敌人庞大的修复能力赛跑。他的目光,始终望着西方,等待着那决定最终命运的回音。
【第二十六章完】
___
喜欢谍战之镜界孤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谍战之镜界孤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