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权术

潜水的小贼

首页 >> 大明第一权术 >> 大明第一权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双龙传大清之祸害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崇祯聊天群风入邺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扶明录糜汉三岁无敌小皇孙
大明第一权术 潜水的小贼 - 大明第一权术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权术txt下载 - 大明第一权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1章 重返京华,物是人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京华的秋阳,总带着几分清冽的穿透力。沈砚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驿马,缓缓穿过崇文门时,指尖触到的门钉依旧冰凉坚硬,可门内的街巷气息,却似乎比三年前他离京时浓稠了许多。

酒肆的吆喝声里掺了新酿的桂花味,绸缎庄的幌子被风扯得猎猎响,连街角卖糖画的老汉,都换了张陌生的面孔。

他身着从三品绯色官袍,腰间系着银鱼袋,官袍的料子是新制的,针脚细密,却总让他觉得不如当年在地方任职时的旧袍自在。

通政使司的官署就在皇城根下,朱漆大门前竖着两尊石狮子,门楣上“通政使司”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沈大人,这边请。”值守的吏员见了他的官阶服饰,连忙上前躬身引路,眼神里藏着几分探究。

沈砚颔首致谢,脚步沉稳地跨进大门。通政司的格局他依稀记得,前院是收发文书的吏房,中院是左右通政的办公值房,后院则是存放档案的库房。

只是如今走在廊道上,两侧吏员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敬畏,更多的却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审视,像一张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将他裹了进去。

“沈大人初到任,下官已将您的值房收拾妥当。”引路的吏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赵,是通政司的老吏,说话时脸上堆着笑,眼底却没什么温度,“您是右通政,专司内外章奏、臣民密封申诉之事,这些是您今日需处理的文书,都按例分好了类。”

值房不大,陈设简洁,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案几摆在正中,案上叠着厚厚几摞文书,堆得几乎遮住了对面的窗棂。

赵吏员将文书清单递过来,沈砚扫了一眼,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几十条,有各部院的例行奏报,有地方官的陈情文书,还有几封臣民的密封申诉,条目繁杂,看得人头皮发紧。

“辛苦赵吏员了。”沈砚接过清单,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这些文书,都是按规制呈递上来的?”

“回大人,皆是按例办理。”赵吏员躬身道,“通政司是中枢喉舌,文书流转半点马虎不得,下官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是近来文书繁多,大人初来乍到,怕是要辛苦些了。”

沈砚淡淡一笑,没再多问。他心里清楚,这“辛苦”二字,多半是徐阁老一党的“好意”。

通政使司左通政是徐阁老的门生,如今他这个右通政空降而来,又是先帝旧臣,自然成了徐党严防死守的对象。这些看似繁琐的文书,怕是想将他困在案头,让他无暇他顾。

果然,接下来几日,沈砚彻底陷入了文书的海洋。各部院的奏报多是些程式化的废话,臣民的申诉要么是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要么是明显被地方官压下的冤案,可每一封都得仔细批阅,签署意见,稍有疏漏便可能被人抓住把柄。

更让他头疼的是,赵吏员每日送来的文书总是堆得像小山,往往这一批还没看完,下一批又送了过来,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这日午后,沈砚正对着一份户部关于江南漕运的奏报皱眉,值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杨清源走了进来。他身着一身月白色的便服,面色清癯,目光却依旧清亮。

“沈兄,忙得脚不沾地吧?”杨清源径直走到案前,拿起一份文书扫了一眼,摇头失笑,“这些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徐阁老这是想把你磨成个书呆子啊。”

沈砚放下朱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苦笑道:“清流寄予厚望,徐党严防死守,曹党虎视眈眈,这通政司的位置,可比地方难坐多了。”

“谁说不是呢。”杨清源找了把椅子坐下,声音压低了些,“京中上下都在看你,徐阁老怕你在中枢立足,曹吉祥记恨你当年坏了他的好事,只有我们这些人,盼着你能在通政司这个位置上,为朝廷做点实事。”

沈砚心中一暖,杨清源这番话,倒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当年离京,便是因看不惯朝堂党争,如今重返京华,虽明知前路凶险,可那颗想为百姓、为社稷做点事的心,终究还是热的。

“杨兄放心,我既坐了这个位置,便不会让大家失望。”沈砚沉声道,“只是通政司虽能接触各类章奏,却无决策权,想要做成事,难啊。”

“难也要做。”杨清源眼神坚定,“如今北疆不宁,瓦剌蠢蠢欲动,可朝堂之上,徐阁老一门心思稳固权势,曹吉祥只想着中饱私囊,能真正关心边事的人不多了。

沈兄,你在地方历练多年,又熟悉军务,若能在中枢为北疆说上几句话,便是大功一件。”

杨清源走后,沈砚重新拿起朱笔,可心思却再也静不下来。

北疆……他想起当年在宣大练兵时的场景,那些戍边的将士,风餐露宿,浴血奋战,可他们的粮饷、军械,却往往得不到保障。杨清源的话,让他忽然想起了前几日看过的几封奏报。

他起身走到库房,按照清单仔细查找,果然找到了那几封被标记为“暂缓处理”的文书。

这几封都是北疆军镇送来的奏报,落款分别是宣大、延绥、辽东三地的总兵官,内容大同小异,皆是诉说粮饷延迟发放已逾三月,军中将士怨气颇重,且军械多是老旧不堪用的,怕是难以应对瓦剌的侵扰。

而在这些奏报的末尾,都有一行朱批:“库帑不足,需统筹兼顾,暂缓议处。”落款是左通政的名字。

沈砚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库帑不足?他记得上个月户部的奏报还说,江南漕运丰收,国库充盈,怎么到了北疆军饷这里,就成了库帑不足?

而且这几封奏报,都是一个月前就递上来的,按通政司的规制,这类涉及军饷军械的紧急奏报,理应第一时间呈递给皇上,可如今却被压了下来,理由还如此牵强。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他拿着奏报回到值房,反复翻看,越看越觉得不对劲。粮饷延迟,军械老旧,这可不是小事,若北疆真出了乱子,后果不堪设想。

是谁在背后压着这些奏报?是左通政自己的主意,还是受了徐阁老的指使?亦或是,这里面牵扯到了更大的利益集团?

夜色渐深,通政司的官署早已安静下来,只有沈砚的值房还亮着一盏孤灯。他将那几封奏报铺在案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思绪翻涌。

京华的水,果然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他如今身处各方视线的焦点,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可北疆的将士还在等着粮饷,等着军械,他不能坐视不管。

就在这时,一阵细微的风声从窗外传来。沈砚心中一动,猛地抬头,只见一道青色的影子如同鬼魅般闪过窗棂,紧接着,“噗”的一声轻响,一枚熟悉的青色飞鸟镖,带着一张纸条,稳稳地钉在了他面前的案几上。

那飞鸟镖的样式,沈砚再熟悉不过,正是青鸢的信物!

他连忙取下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八个字,墨迹淋漓,透着几分急促与警示:“北疆事,水深及颈。慎查。”

沈砚握着纸条的手微微收紧,指尖泛白。青鸢再次示警,这说明北疆的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水深及颈,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几上的奏报上,那些关于粮饷、军械的文字,在夜色中仿佛化作了北疆将士们期盼的眼神。沈砚深吸一口气,将纸条凑近灯火,缓缓点燃。

火苗跳跃,将纸条烧成灰烬,随风飘散。他重新坐回案前,目光落在那几封奏报上,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纵然前路凶险,纵然京华物是人非,他沈砚,也绝不会退缩。北疆的真相,他必须查下去,哪怕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夜色更浓,通政司的值房里,孤灯依旧亮着,映照着一个孤独却坚定的身影。而京华的风雨,才刚刚开始。

需要我继续往下写沈砚如何暗中调查北疆奏报被压的真相,或是补充他与青鸢的过往渊源来丰富情节吗?

喜欢大明第一权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第一权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锦衣御明嫁糙痞军官!娇软美人顶不住了我家娘子在修仙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剑道至尊剑无双英雄联盟:我的时代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斗破后宫,废后凶猛神权之上二次元日常物语龙翔仕途一觉醒来我隐婚了十龙夺嫡大清之祸害九十年代小奋斗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九州我为王
经典收藏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极品妖孽兵王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盛世第一妾司马老贼护国驸马爷大明匹夫歃血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初唐峥嵘凤霸天下女皇威武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明群英传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秦有锐士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
最近更新高铭远传奇大明神医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红头册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蟠龙谜局朱棣的麒麟逆子山河红颜赋这穿越成猎户?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飞刀圣剑2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大明第一权术 潜水的小贼 - 大明第一权术txt下载 - 大明第一权术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权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