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玻璃隔绝在外。钟卫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屏幕的光映在,他专注的脸上,指尖缓慢而有力地,滚动着鼠标滚轮,反复审视着,一只名为“安信科技”的股票。
这只股票,已经在一个狭窄的箱体里,震荡了接近一个月,成交量极度萎缩,像一头蛰伏的野兽,呼吸微弱。但最近三个交易日,情况起了微妙的变化。股价不再触及箱体下沿,开始小幅抬升,更关键的是,成交量出现了,温和且持续的放大,虽然幅度不大,但绿柱逐渐缩短,红柱开始悄然增多。
“价稳,量增,”钟卫东喃喃自语,这是他从那些手绘图,和无数次失败中提炼出的、最朴素的认知,“有资金在悄悄活动了。”
他没有像以前那样,看到一点苗头,就肾上腺素飙升,想要立刻冲进去。而是打开了文档,新建了一个文件,标题郑重地打下:安信科技操作预案。
1. 操作逻辑:
长期窄幅震荡,筹码沉淀充分。
近期量能温和放大,价格重心小幅上移,有结束盘整、选择方向的迹象。
等待放量(倍量以上)突破箱体上沿(18.5元) 的确认信号。
2. 具体计划:
买入条件: 股价带量(成交量需达到,近期均量两倍以上)突破18.5元压力位时。
买入价格: 突破瞬间市价买入(模拟盘)。
仓位: 总资金的30%(预留资金防范假突破)。
止损价格: 17.8元(跌破箱体上沿,支撑位下方约4%)。
目标价格: 初步看至20.0元(前期筹码密集区下沿),视量能情况决定,是否持有或部分止盈。
3. 风险提示:
突破失败,回落箱体内,则按计划止损。
市场整体环境突发利空。
他反复检查了,几遍这个计划,每一个数字,都不是随意拍脑袋决定,而是基于,对历史波动幅度,和关键价位的分析。这是他第一次,不是凭“感觉”,而是凭“规则”来制定一次交易。
做完这一切,他将其设置为,新的交易日记模板,然后,就是等待。
第二天,安信科技平开后,在18.3元附近徘徊,成交量依旧不温不火。钟卫东只是看着,没有任何操作。
第三天,早盘小幅冲高至18.48元,量能有所放大,但未能触及18.5元的关键位,随后回落。钟卫东的手指放在鼠标上,但最终没有点击。计划里写的是“突破18.5元”,18.48元就不是突破。他忍住了。
直到下午两点左右,一波不大不小的,买盘突然涌现,股价被稳步推升,终于,成交量显着放大,分时量能柱变成了,醒目的红色长柱!股价触及18.5元,然后……毫不犹豫地迈了过去!
18.52元,18.55元,18.60元!
成交量还在持续!
条件满足了!
钟卫东深吸一口气,没有任何激动和犹豫,如同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迅速而准确地执行计划:市价买入,30%仓位。
成交确认弹出。
他没有沉浸在买入的喜悦中,立刻紧跟着设好了止损单:价格跌破17.8元,自动卖出。
然后,他才稍微放松下来,观察走势。
安信科技最终收盘在18.65元,成功站上箱体。他的模拟账户产生了浮盈。
接下来的两天,股价并未出现,他预期中的强势拉升,而是在18.6元至19元之间进行小幅震荡,成交量保持得不错,但并未持续放大。股价一度触及19.2元,但未能站稳。
到了第五天,股价低开,量能萎缩明显,显得有些上攻无力。
若是以前,钟卫东可能会纠结,会幻想,会期盼着第二波拉升。
但这一次,他没有。
他看着盘面,又看了看自己当初制定的计划。目标位是20元,但前提是“视量能情况”。现在量能跟不上了,上攻力度明显减弱。
“差不多了。”他平静地对自己说。
于是,在股价反弹至18.9元附近时,他按计划,平静地卖出了全部持仓。
最终算下来,扣除虚拟的手续费,这次操作盈利5.8%。
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甚至比不上他之前,满仓涨停一天的收入。
但钟卫东看着成交记录,和那份几乎,被完全执行的计划,嘴角却露出了,一个踏实而真诚的笑容。
没有兴奋的狂呼,没有失落的抱怨。
这是他第一次,完全摒弃了“我觉得”,彻底遵从了“市场告诉我”和“计划告诉我”。从买入到卖出,全程心态平稳,如同完成了,一次日常的工作。
亏损,按计划止损;盈利,按计划止盈。
交易的魅力,似乎第一次不再是,那种惊心动魄的赌博快感,而是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平静的掌控感。
他在这份平稳之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那是规则的力量。
喜欢沪上浪花飞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沪上浪花飞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