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出十九号弯时,我像重启时那样向右变线,靠近维修区护栏,向团队成员挥手致意,庆祝我们本赛季的第三场胜利。
“哇!恭喜大家!我的天,这场比赛太激烈了…… 我浑身是汗,狼狈极了,但我们赢了!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也恭喜安东尼,这是一场精彩又激烈的较量,我们全程没有碰撞。这需要顶尖的驾驶技术和相互尊重才能做到。太不可思议了,我现在只想冲个澡,但我为你们所有人感到骄傲。没有你们,我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谢谢。” 赛后无线电通讯中,我因极度疲惫,语气或许比往常平淡,但仍尽力表达对团队的感激,也特意肯定了安东尼的表现。
我知道,现场很多观众或许都在为他加油。希望领奖台上不会有人嘘我,毕竟我在这儿也有一套房子……
言归正传,2010 年迈阿密大奖赛积分区结果如下:
1. 张骋 —— 中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25 分
2. 安东尼?哈里森 —— 美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18 分
3. 马克西米利安?伦纳 —— 德国 —— 红牛 - 雷诺车队 ——15 分
4. 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法拉利车队 ——12 分
5. 恩里克?德?马特奥 —— 巴西 —— 法拉利车队 ——10 分
6. 马丁?韦弗 —— 澳大利亚 —— 红牛 - 雷诺车队 ——8 分
7. 彼得?卡明斯基 —— 波兰 —— 路特斯 - 雷诺车队 ——6 分
8. 汤米?科斯基宁 —— 芬兰 —— 梅赛德斯 Gp 马石油车队 ——4 分
9. 詹姆斯?巴克斯顿 —— 英国 —— 威廉姆斯 - 考斯沃斯车队 ——2 分
10. 洛伦佐?巴尔巴罗 —— 乌拉圭 —— 印度力量 - 梅赛德斯车队 ——1 分
尽管未进入积分区,但有一项成就值得一提:娜塔莎?齐林斯卡娅将玛鲁西亚赛车一路带到了第十三名,追平了垫底车队的最佳成绩 —— 尤里?卡萨莱宁在澳大利亚站取得的第十三名,但这位卡特汉姆车手当时受益于大量退赛。
娜塔莎能取得这个成绩,也离不开其他车手的退赛 —— 两辆索伯赛车和齐格勒的梅赛德斯都退赛了,印度力量的朱塞皮诺?莱昂内也出现故障掉至后方。但考虑到她的赛车实力,这仍是一场了不起的表现。
希望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她近来因 “垫底” 产生的焦虑,尽管这对她进入车手积分榜前六没有太大帮助。
当前车手积分榜前六如下:
1. 张骋 —— 中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135 分
2. 安东尼?哈里森 —— 美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127 分
3. 马丁?韦弗 —— 澳大利亚 —— 红牛 - 雷诺车队 ——111 分
4. 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法拉利车队 ——106 分
5. 马克西米利安?伦纳 —— 德国 —— 红牛 - 雷诺车队 ——105 分
6. 彼得?卡明斯基 —— 波兰 —— 路特斯 - 雷诺车队 ——81 分
卡明斯基的 81 分仅以微弱优势领先恩里克?德?马特奥(77 分)和汤米?科斯基宁(74 分),保住了第六位。
迈凯伦凭借连续三场冠亚军,在积分榜上确立了巨大优势;红牛稳居第二;而法拉利则遗憾跌至第三。
法拉利虽在赛季初赢下一场比赛,此后却再也未能夺冠。赛季初至今的状态下滑,在车队积分榜前六中一目了然:
1.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 英国(总部位于英国沃金)——262 分
2. 红牛 - 雷诺车队 —— 奥地利(总部位于英国米尔顿凯恩斯)——216 分
3. 法拉利车队 —— 意大利(总部位于意大利马拉内洛)——183 分
4. 梅赛德斯 Gp 马石油车队 —— 德国(总部位于英国布拉克利)——108 分
5. 路特斯 - 雷诺车队 —— 英国(总部位于英国恩斯通)——85 分
6. 印度力量 - 梅赛德斯车队 —— 印度(总部位于英国银石)——36 分
除了最近的加拿大站和迈阿密站,红牛本赛季包揽了所有杆位,即便如此,我们仍在两个积分榜上占据领先。
尽管本赛季有几场比赛我们表现不佳,但公平地说,我们的赛车更适合正赛,即便红牛在绝对速度上拥有明显优势。
当然,局势仍有足够时间改变:欧洲大奖赛将是我们结束北美两站 “飞行赛”后,重返欧洲的首战,届时竞争对手很可能会带来升级套件。
诚然,我们也会有升级,但 F1 中 “研发与进步” 的激烈竞争,总会伴随着赢家与输家。
瓦伦西亚的街道赛道上,究竟会鹿死谁手,唯有拭目以待。
“恭喜你。” 比赛当晚,我走出拖车时,娜塔莎给了我一个拥抱。
我刚洗完澡,穿着牛仔裤、黑白匡威鞋,还有迈凯伦夺冠必备的亮红色纪念 poLo 衫 ,我很喜欢这种夺冠后的固定仪式,头上戴着标志性的红色帽子,只是这次帽子上印的是 “威瑞森” 而非 “沃达丰”,这点有些特别。
“谢谢,你也表现得很棒。” 我向她祝贺,随后我们准备离开赛道。离开前,我们还与一位坚守到赛后许久的粉丝互动,他仍希望能见到自己喜爱的车手。
迈阿密的观众其实相当热情,比赛日当天大概有六万人到场,而且已是满座,因为第一年举办,主办方不想让当地基础设施承受比体育场常规赛事更大的压力。
我想,既然赛事已确认成功举办,而且听说门票早已售罄 ,未来他们或许会逐步增加观众容量。
“张骋!” 一位带着美国口音的粉丝喊道。
他身材高大,穿着橙色 poLo 衫,留着红棕色胡须,戴着墨镜,头上还戴着一顶老式万宝路迈凯伦帽子,“你今天太厉害了!能帮我签个名吗?”
“当然。” 我走上前,接过笔,在一个盒装的迈凯伦 mp4\/25 赛车模型(8 号车)上签名。
在美国的比赛中,粉丝要求在模型上签名其实很常见,之前参加印地赛车比赛时我就习惯了,因此对这个请求并不意外。
更让我开心的是,这位美国粉丝,至少是来迈阿密地区游玩的,说不定就是当地人,选择了我的车号模型,而非安东尼的。
当然,也有可能他只是迈凯伦粉丝,且安东尼的模型已售罄,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
“要签什么?”
“安迪。” 他回答道。
我随即写下一句简短的个性化留言,大致是 “安迪,希望你喜欢这场比赛 —— 张骋”,算是额外的心意。
从现实角度考虑,如果他并非真粉丝,只是想拿签名周边在平台转卖,这样的个性化签名会让转卖难度大增。
因此,若是真粉丝,他能得到专属留言;若是想借我的胜利牟利,那他的计划就很难得逞。对我而言,这是双赢。
不过他看起来确实是位真诚的粉丝:“谢谢。你也很棒。”
“哇,谢谢。” 娜塔莎笑了,能被认出来让她很开心。
我朝她递了个眼神,仿佛在说 “看吧,你也是 F1 车手,傻瓜”,可她还更进一步 —— 从包里拿出一顶玛鲁西亚帽子,快速签上名字后说道:“嘿,这个也送给你。谢谢你来观赛。”
“哟,你还挺贴心。” 我们走开时,我调侃道。
无论是夺冠,还是拿到第十三名,我都很开心我们俩都能得到些许认可。
诚然,专门的粉丝活动可能让人疲惫,围场里也有些粉丝会显得偏执或傲慢,但偶尔像这样轻松、无压力的粉丝互动,会让你明白一切都值得。
我们正在将 F1 带回这个国家,自 20 世纪 50 年代的塞布林站后,这里就再未举办过 F1 赛事;我们正在吸引真正、真诚的粉丝。
他们能在赛后许久,仅凭常规赛车服饰(而非头盔或赛车服)认出冠军车手,甚至能在简单了解后,认出娜塔莎这样的垫底车手。
对我们俩而言,这是个美好的收尾,为接下来的一周休赛期画上了圆满句号,之后,我们将前往瓦伦西亚,开启本赛季的欧洲赛段。
《F1之飞驰人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F1之飞驰人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