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学堂的紫藤架又爬高了半尺,春日的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安坐在石桌旁,看着小远将新绘制的灵脉图铺展开来。图上的离尘界已被密密麻麻的绿线覆盖,连最偏远的西漠荒原,都标注上了“试种灵麦成功”的小红点。
“西漠的风沙大,我们改良了灵麦种,让根须长得像网一样密,既能固沙,又能吸收土里的盐碱。”小远指着图上的红点,语气里带着自豪,“上个月传回来的消息,第一茬收了十二石,够那里的牧民吃半年了。”
阿依娜端着刚沏好的灵茶走过来,玄水珠的蓝光在茶盏上轻轻一晃,茶水便泛起淡淡的清香。“墨渊先生看了你的改良方案,说比他当年的‘固沙术’还管用。”她将茶盏推到小远面前,“这孩子,越来越有当年林老大人的样子了。”
小远的脸微微发红,挠了挠头:“还是先生们教得好。对了,上界的云鹤使者下个月要来,说要带十位弟子来学制种术,还特意嘱咐要住珠母村的农舍,说想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林安笑了:“那就让他们住铁山家的老院子,正好看看灵麦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他看向学堂门口,几个新入学的孩子正围着石磊,看他演示如何用聚灵珠粉末制作简易肥料,“你们这代人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我们也该慢慢退到后面,看看风景了。”
阿依娜轻轻点头,目光落在学堂后的试验田。那里的灵麦长势正好,小穗带着女孩子们在田埂上插着木牌,上面写着“离尘界第108处试验田”。风吹过麦浪,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回应着什么。
这年秋天,离尘界召开了首届“灵脉守护大会”。来自各地的守土学堂学生齐聚新生谷,带着各自培育的灵植、绘制的灵脉图和改良的农具,在广场上摆起了长案。小远展示的耐浊灵麦新品种能在极寒之地生长,小穗培育的清神花能在浊灵中绽放,连最年幼的孩子都捧着自己种的灵草,认真地向参观者讲解。
离尘王站在广场中央,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对身边的林安和阿依娜说:“当年你们说,守护灵脉要靠一代代人接力,朕还担心传承会断。如今看来,是朕多虑了。”
林安望着人群中忙碌的孩子们,他们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却又不失少年人的鲜活。“他们比我们幸运,”他轻声道,“不用经历灵脉枯竭的苦,从一开始就知道土地的珍贵。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会比我们更懂得珍惜。”
大会的最后,孩子们共同种下了一棵“同心树”。树苗是用青云木、玄水莲和净灵草的枝条嫁接而成的,象征着三宗合璧、灵脉共生。小远和小穗代表所有学生,将聚灵珠母和玄水珠的灵气注入树根,看着嫩绿的枝叶在风中舒展。
“这棵树会像离尘界的灵脉一样,越长越茂盛。”小穗轻声说,眼里闪着光。
大会结束后,林安和阿依娜搬进了珠母村后山的小院。院子里种着灵麦和清神花,院角的石桌上常摆着两杯灵茶,看远处的孩子们在田间劳作,听学堂传来的朗朗书声。
有时,小远会带着新的灵脉图来请教,林安总是让他自己拿主意:“你的眼睛看到的,比我告诉你的更真切。”阿依娜则会教小穗新的炮制手法,看着她把清神花露做得越来越好,比自己当年还出色。
一个冬日的午后,林安和阿依娜坐在廊下晒太阳。聚灵珠母的白光与玄水珠的蓝光在两人之间交织,像年轻时那样温柔。远处的守土学堂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唱的是珠母村最老的歌谣:“聚灵潭,水清清,珠母醒,万物生……”
“你听,”阿依娜靠在林安肩头,声音轻轻的,“他们唱得真好。”
林安点头,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落在灵麦的枯叶上,又很快被土地的暖意融化。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早已融入了离尘界的灵脉,融入了孩子们的歌声里。新的故事正在由年轻的手书写,像这永不枯竭的灵脉,像这生生不息的土地,绵延不绝,薪火长明。
而他们,只需坐在岁月里,看着这片土地越来越好,看着守护的接力棒稳稳传递,就已足够。
喜欢逍遥兵王的战斗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逍遥兵王的战斗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