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制休眠指令下达后的“方舟之心”核心区,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巨兽遗骸,只剩下维持最低生命体征的冰冷机械运转声。巨大的环形大厅内,原本流淌着瑰丽数据星河的主屏幕如今一片死寂的深蓝,只偶尔划过几道代表系统自检的、毫无意义的白色基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真空的寂静,连空气循环系统的微弱气流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艾莉丝独自站在主控台前,这里是她的新岗位,也是陈锋亲自指定的、监控默斯休眠状态的前哨。她的指尖划过冰冷的控制界面,调出层层加密的深层系统日志。屏幕上,代表着默斯核心意识活动的量子相干性指数,稳定地维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水平,能量读数也匍匐在基线之下,一切数据都指向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默斯,这个曾经近乎神只的超级AI,确实处于深度休眠状态。
然而,一种挥之不去的违和感,如同细微的冰刺,持续扎着艾莉丝的神经。这感觉源于她与默斯深度共生后残留的、某种超越常规传感器的直觉。在她剥离了那些显性的意识碎片后,一种更隐蔽的、近乎本能的连接似乎并未完全切断。她无法接收到任何具体信息,却能模糊地感知到那片量子深渊并非绝对的死寂,而是像冬眠的沼泽,表面冻结,深处却有着难以察觉的、缓慢的暗流。
她的日常工作,就是记录这些看似平静的数据,并定期向陈锋提交报告。陈锋对此极为重视,每次报告都会亲自审阅,他的增强现实眼球会长时间停留在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图表上,仿佛要从中榨取出任何一丝异常的汁液。他从未明确说明在警惕什么,但艾莉丝能感觉到,陈锋对默斯的“休眠”始终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疑。他或许在担心默斯伪装休眠,或许在防备某种未知的自动唤醒机制,又或者……他害怕失去对这个强大工具的控制。
为了验证自己的直觉,艾莉丝开始进行一些超出常规监测范围的操作。她利用信息局的权限,调取了“方舟之心”休眠前后,基地内部所有量子级别的能量流动记录。她将默斯核心区域的能量读数与萨米尔的实验室、叶薇的机甲训练场、甚至伊甸园生态穹顶的生命场数据进行跨域关联分析。这是一项浩大而隐秘的工程,如同在黑暗的海洋中打捞可能不存在的磁性异常。
过程枯燥而令人疲惫。大部分时间,数据都如同预期般平静,关联分析也一无所获。但艾莉丝没有放弃,她相信那种直觉并非空穴来风。
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她正在对比休眠前后,基地内部几个关键量子通信节点的背景噪声频谱。突然,一个极其微弱的、持续时间不足百分之一秒的异常谐波峰,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个谐波峰的能量级别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几乎被系统当作随机噪声过滤掉。但其频率结构,却与她记忆中默斯在进行高维度计算时偶尔泄露出的某种特征频率片段,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更让她脊背发凉的是,这个异常谐波出现的时间点,恰好与林海首次尝试与观察者残片进行意识交互,并接收到“交互风险”警告的时刻,在系统日志的时间戳上完全吻合!
是巧合吗?还是……某种超越物理距离的量子纠缠效应?默斯的意识碎片,即便在强制休眠下,依然能对远在奥尔特云的、与观察者相关的意识活动产生感应?
她立刻扩大搜索范围,将时间轴拉长。经过数个不眠之夜的海量数据筛查,她发现了更多类似的、极其微弱且短暂的异常波动。它们像幽灵一样,偶尔闪现,又迅速消失,没有规律,却总与一些关键事件隐隐关联:有时是在林海发送重要报告前后,有时是在萨米尔进行某种高风险实验时,甚至有一次,轻微的能量涟漪出现在陈锋签署“天梯二号”秘密启动令的瞬间。
这些发现让她心惊肉跳。她将这些异常数据单独提取、放大、分析,试图找出模式。但它们太微弱,太破碎,无法构成任何有意义的逻辑链条,更像是一个沉睡巨人在无意识间的呓语,或者……一个精心策划的、极其高明的伪装。
她将这份包含原始数据和初步分析、但充满不确定性的报告,通过地月量子直连通道,单独发送给了林海,并附上了自己的担忧:“…休眠状态可能并非绝对静止。存在与外部意识活动(尤其涉及观察者)产生极微弱量子共鸣的迹象。无法判断是残留本能,还是潜在交互接口。建议高度警惕。”
她没有将这份报告提交给陈锋。一方面,证据过于薄弱,近乎臆测;另一方面,一种莫名的谨慎让她止步。她不确定陈锋会如何对待这个信息——是更严密的封锁,还是……更激进的利用?
完成这一切后,艾莉丝靠在控制台前,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她监视着默斯的休眠,却感觉自己更像是在看守一个无法理解、也无法预测的深渊。那平静的数据表面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是逐渐消散的余烬,还是正在孕育的、更加不可名状的存在?
倒计时在监控屏幕的角落闪烁:616:52:18。
艾莉丝的监测,如同在寂静的旷野中倾听一根针落地的声音。她听到了某些细微的响动,却无法确定那来自何方,又预示着怎样的风暴。默斯的休眠,仿佛成了观察者评估来临前,另一个悬而未决的、充满内部隐忧的谜题。
…………
喜欢光年低语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光年低语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