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六年冬,李治的头疾越来越严重。
陛下,您的脉象显示,头疾已经侵入脑部,恐怕...太医战战兢兢地说。
恐怕什么?说!李治怒道。
恐怕...会影响视力和听力。太医硬着头皮说完。
李治脸色煞白。他今年才三十六岁,正值壮年,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有没有办法治?他问道。
臣...臣尽力而为。太医说,但眼神中却透着绝望。
李治知道,这意味着没办法了。
他躺在龙榻上,看着帐顶,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就在这时,武媚娘走了进来。
陛下,您感觉如何?她关切地问道。
不好。李治叹了口气,朕的头越来越疼,眼睛也越来越模糊了。
臣妾给您按摩一下吧。武媚娘说。
她坐在床边,轻轻按摩着李治的太阳穴。她的手法专业而轻柔,让李治感到无比舒适。
舒服...李治闭上眼睛。
陛下,您这样不行。武媚娘说,国事繁重,您的身体又不好,这样下去会撑不住的。
那能怎么办?李治苦笑,朕是皇帝,不处理国事谁处理?
臣妾可以帮您。武媚娘说。
李治睁开眼睛,看着武媚娘:你帮朕?
是的。武媚娘认真地说,陛下,您现在身体不好,很多事情看不清楚。不如让臣妾代您批阅奏折,处理朝政。您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
李治犹豫了。让皇后代批奏折,这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但武媚娘...她的野心太大了,他有些担心。
陛下,您不相信臣妾?武媚娘看出了他的犹豫。
不是不相信,只是...李治不知道该怎么说。
陛下,臣妾知道您在担心什么。武媚娘说,您怕臣妾掌权后,会威胁到您的地位,对吗?
李治沉默了,这正是他担心的。
陛下,臣妾向您保证。武媚娘握住李治的手,臣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您,为了大唐。臣妾绝不会做任何威胁您地位的事情。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泪光:陛下,我们是夫妻,是一体的。您好,臣妾才好。臣妾怎么会害您?
李治被她的话感动了,终于点头:好,朕相信你。从今天起,朝政由你代为处理。
多谢陛下信任!武媚娘跪下叩首。
但当她低下头的时候,嘴角却勾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从那天起,武媚娘开始代批奏折。
起初,她还很谨慎,每件事都要向李治请示。但慢慢地,她发现李治根本看不清奏折上的字,只能听她念。
这样也好。武媚娘心想,我想让他知道什么,就让他知道什么。
她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首先,她提出了建言十二事。
这十二条建议涉及方方面面,从减轻农民负担,到改革科举制度,再到打击豪强,无一不是针对当时的弊政。
皇后,你这十二条建议,恐怕会得罪很多人。许敬宗提醒道。
得罪就得罪。武媚娘说,我们做的是对的事,怕什么?
她把建言十二事提交给李治。
陛下,这是臣妾总结的当前朝政的问题和改革建议。
李治让人念给他听,听完后大为赞赏:好!皇后果然有治国之才!就按你说的办!
建言十二事很快实施,引起了巨大反响。
百姓们拍手称快,认为新皇后真是贤良淑德。
但朝中的保守势力却坐不住了。
皇后干政,这是祸国之兆!长孙无忌在家中怒吼。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幕僚问道。
上奏弹劾她!长孙无忌说。
第二天朝会,长孙无忌就站出来弹劾。
陛下,臣弹劾皇后干政,违背祖制!
放肆!李治怒道,皇后是在帮朕处理国事,何来干政之说?
可是陛下,自古以来,从未有皇后干政的先例...长孙无忌还要争辩。
谁说没有?武媚娘站了出来,声音清脆,吕后、邓太后、窦太后,哪一个没有临朝听政?她们不仅没有误国,反而让国家更加繁荣。长孙大人,你这是在质疑陛下的决定吗?
长孙无忌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还有。武媚娘继续说,陛下现在身体不好,需要有人分担。我是陛下的妻子,帮陛下分忧,这有什么不对?
可是...
够了!李治打断他,朕意已决,不必再议!从今往后,皇后代朕批阅奏折,处理朝政。尔等要像尊重朕一样尊重皇后!
这一下,满朝文武都震惊了。
陛下这是要立啊!有人私下议论。
果然,没过多久,李治就下旨,正式确立制度。
二圣临朝的诏书一出,天下哗然。
诏书中写道:朕体不康,赖皇后辅佐。今特诏告天下:朕与皇后并称,共理朝政。凡大小政务,皇后皆可决断。
这意味着,武媚娘的权力已经和李治平起平坐了。
这...这怎么可能?长孙无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人,现在该怎么办?幕僚慌了。
还能怎么办?长孙无忌苦笑,认命吧。武媚娘这个女人,已经无人能制了。
而武媚娘,则开始了她的权力布局。
首先,她设立了北门学士。
所谓北门学士,就是一群文人学士,专门为她起草诏书、处理文书。这些人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忠诚可靠。
从今往后,所有诏书都要经过北门学士审核后,才能颁布。武媚娘下令。
这一招非常高明。因为掌控了诏书,就等于掌控了皇帝的意志。
其次,她开始提拔自己的亲信。
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等人纷纷得到重用,进入朝廷核心。
而那些反对她的人,则被一一排挤出权力中心。
长孙无忌虽然还是太尉,但已经没什么实权了。小翠禀报道。
很好。武媚娘满意地点头,继续盯着他,一旦他有任何异动,立刻报告给我。
再次,她开始改革科举制度。
从今往后,科举不再只考儒家经典。她宣布,还要考时务策、兵法、算学等实用科目。
这一改革,打破了世家大族对科举的垄断,让更多寒门子弟有了出头的机会。
皇后真是英明!许敬宗赞叹,这一改革,必将改变大唐的政治格局!
但武媚娘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有一次,武媚娘在朝堂上直接驳斥了一个老臣的建议。
你这建议简直荒唐!她毫不客气地说,国库空虚,你还要增加军费,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那老臣脸都红了:皇后...臣只是为国着想...
为国着想就该想点有用的!武媚娘说,退下!
老臣气得差点吐血,但又不敢发作,只能悻悻退下。
下朝后,几个大臣聚在一起商议。
皇后越来越嚣张了!
是啊,根本不把我们这些老臣放在眼里!
我们得想办法制止她!
怎么制止?陛下现在完全听她的。
那就...废后!有人小声说。
废后?你疯了?陛下现在离不开她!
那也得想办法!不然将来...
他们的对话被武媚娘的眼线听到了,立刻报告给武媚娘。
武媚娘听完,冷笑一声。
想废我?做梦!她说,小翠,去,给我查清楚,这些人都有什么把柄。
是,娘娘。
很快,小翠就查到了一些人的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等罪证。
很快,小翠就查到了一些人的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等罪证。
娘娘,这些人的罪证都在这里。小翠递上一叠文书。
武媚娘翻看着,嘴角勾起冷笑:很好。这些人自以为聪明,却不知道早就被我盯上了。
她把文书递给许敬宗:去,把这些罪证整理好,明天朝会上弹劾他们。
是,娘娘。许敬宗接过文书,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第二天朝会,许敬宗站出来弹劾。
陛下,臣弹劾户部侍郎王德俭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什么?!王德俭脸色煞白,许大人,你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许敬宗冷笑,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狡辩?
他让人呈上证据,王德俭一看,当场瘫软在地。
还有御史大夫刘仁轨,结党营私,欺上瞒下!
兵部尚书李积之子李敬玄,收受贿赂,卖官鬻爵!
许敬宗一口气弹劾了七八个大臣,每一个都有确凿的证据。
朝堂上一片哗然。
这...这怎么可能?
许敬宗这是要干什么?
他背后一定是皇后在指使!
李治虽然眼睛看不清,但听到这些弹劾,也震惊了:这些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武媚娘站出来,陛下,这些人身居要职,却贪赃枉法。若不严惩,何以服众?
李治怒道,全部革职查办!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就这样,一批反对武媚娘的大臣被清除出朝堂。
长孙无忌看着这一幕,心中悲凉。他知道,武媚娘这是在杀鸡儆猴,警告那些想废后的人。
但长孙无忌不会就此罢休。
当天晚上,他秘密召集了几个心腹。
诸位,武媚娘现在权势滔天,我们必须想办法制止她!
可是大人,陛下完全听她的,我们能怎么办?
废帝!长孙无忌咬牙切齿地说。
什么?!众人大惊。
对,废帝!长孙无忌说,陛下现在病重,根本处理不了朝政。不如我们联名上书,请陛下禅位给太子!
这...众人犹豫了。
你们怕什么?长孙无忌说,太子李弘仁孝,是储君。由他继位,名正言顺。到时候,武媚娘就是太后,不能再干政了!
众人听了,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
但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被武媚娘的眼线听到了。
当天深夜,小翠就把消息报告给武媚娘。
娘娘,长孙无忌他们密谋废帝,立太子!
武媚娘听完,脸色变得阴沉:他们想立李弘?做梦!
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快速思考着对策。
长孙无忌是朝中元老,德高望重。如果他联合其他大臣一起上书,李治说不定真会动摇。
不行,必须先下手为强!
小翠,去把太子召来。武媚娘说。
现在?这么晚了?小翠惊讶道。
立刻去!武媚娘的语气不容置疑。
很快,太子李弘就来了。他今年才十八岁,生得一表人才,温文尔雅。
母后,您找儿臣?李弘恭敬地行礼。
弘儿,坐。武媚娘拍拍身边的位置。
李弘坐下,有些不安。母后深夜召见,一定有重要的事。
弘儿,母后问你,你想不想当皇帝?武媚娘直截了当地问。
李弘一惊:母后,您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想拥立你提前继位。武媚娘盯着李弘的眼睛,你知道吗?
儿臣...儿臣不知道。李弘摇头,而且儿臣也不想。父皇还在,儿臣怎么能觊觎皇位?
你真的这么想?武媚娘问道。
儿臣真心如此。李弘认真地说,父皇对儿臣恩重如山,儿臣绝不会做任何不忠不孝之事。
武媚娘看着李弘真诚的眼神,心中松了口气。李弘这孩子确实仁孝,不会背叛李治。
很好。她说,明天朝会,如果有人提出让你继位,你要坚决拒绝。知道吗?
是,母后。李弘点头。
第二天朝会,长孙无忌果然站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李治说。
陛下,臣恳请陛下禅位给太子!长孙无忌跪下,声音铿锵。
朝堂上一片哗然。
长孙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李治震怒。
陛下,您现在身体不好,处理朝政力不从心。长孙无忌说,不如禅位给太子,您可以安心养病。
放肆!武媚娘怒道,陛下春秋鼎盛,怎么能说禅位?长孙大人,你这是在咒陛下吗?
臣不敢!长孙无忌说,臣只是为国为民着想。
太子!武媚娘转向李弘,有人要拥立你,你怎么说?
李弘连忙跪下:父皇,儿臣绝无此心!儿臣只愿尽孝道,侍奉父皇左右。请父皇明察!
李治大喜,不愧是朕的好儿子!
他转向长孙无忌:你听到了?太子都不愿意,你还在这里胡说八道什么?
可是陛下...长孙无忌还要说。
退下!李治怒吼,再敢胡言,朕就治你的罪!
长孙无忌无奈,只能退下。
武媚娘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
但这件事,也让武媚娘警惕起来。
长孙无忌不除,终究是个祸害。但他是李治的舅舅,又是开国元勋,不能轻易动他。
得想个万全之策。武媚娘在心中盘算。
就在这时,一个机会出现了。
几天后,有人密报,说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诠,在外面招摇撞骗,欺男霸女。
武媚娘听到这个消息,眼睛一亮:查!给我仔细查!我要他所有的罪证!
很快,长孙诠的种种劣迹都被查了出来。
娘娘,长孙诠的罪证确凿。小翠禀报道,他不仅欺男霸女,还收受贿赂,甚至私藏兵器!
私藏兵器?武媚娘抓住了这个关键,这可是谋反的证据!
她立刻让许敬宗在朝堂上弹劾长孙诠。
陛下,臣弹劾长孙诠谋反!
什么?!长孙无忌脸色大变,许敬宗,你血口喷人!
人证物证俱在!许敬宗拿出证据,长孙诠私藏兵器数百件,意图不轨!
这...这不可能...长孙无忌瘫坐在地上。
他知道,这是武媚娘设的局。但他没有证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抓。
陛下,长孙诠谋反,罪该万死!武媚娘说,但念在长孙大人是开国元勋的份上,请陛下从轻发落。
从轻发落?李治想了想,那就流放岭南吧。
多谢陛下开恩!长孙无忌磕头如捣蒜。
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武媚娘不会放过他的。
果然,没过多久,又有人告发长孙无忌的另一个儿子参与谋反。
这一次,长孙无忌再也撑不住了。
陛下,臣请辞!他跪在朝堂上,臣年事已高,无力处理朝政,请陛下准许臣致仕还乡。
李治叹了口气,朕准了。
就这样,长孙无忌这个朝中最大的反对派,被武媚娘击败了。
而此时,李治的病情更加严重。
陛下,您的眼睛...太医欲言又止。
李治怒道。
恐怕...恐怕要失明了。太医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李治听到这话,如遭雷击。
失明?他才三十七岁,就要失明了?
他颓然坐在龙椅上,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朕...朕真的没用了...他喃喃道。
陛下!武媚娘走过来,握住他的手,您不要这么说。您还有臣妾,臣妾会一直陪着您。
皇后...李治哽咽道,朕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朝政...朝政就全靠你了。
陛下放心,臣妾一定不负所托。武媚娘说。
但她的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李治失明了,这意味着,朝政将完全由她掌控!
从那天起,武媚娘正式成为大唐的实际统治者。
她与李治并称,共同接受百官朝拜。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做主的是武媚娘。
拜见二圣!群臣跪拜。
武媚娘坐在李治旁边,神情从容,气场强大。
她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从幕后走向台前,名正言顺地掌控朝政。
就在武媚娘意气风发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娘娘,不好了!小翠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贺兰敏之在外面闯祸了!
贺兰敏之?武媚娘皱眉,他又做了什么?
他...他调戏了太平公主!小翠说。
武媚娘听完,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这个畜生!她咬牙切齿,我当初就该杀了他!
贺兰敏之是武顺的儿子,武媚娘的外甥。自从武顺死后,武媚娘一直在照顾他,甚至让他在朝中担任要职。
但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居然敢调戏太平公主!
还有更可怕的。小翠小声说,听说...听说他和您的母亲杨氏...
什么?!武媚娘猛地站起来,眼中喷火。
贺兰敏之不仅调戏太平公主,还和自己的外祖母杨氏有染?
这简直是禽兽不如!
很好。武媚娘冷笑,贺兰敏之,你自己找死,就别怪我不念亲情了!
喜欢红颜权谋,唐朝一代女皇武则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红颜权谋,唐朝一代女皇武则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