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鱼拿起一根薯条,蘸了蘸番茄酱,状似随意地问:对了,你天天在工地上跑,又经常出远门勘察,那些阴魂不散的刺客......最近没再来找麻烦吧?
江淮正准备去拿披萨的手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诧异和困惑:你不提我都快把这事忘了。说起来也真是奇怪,自从我到边关之后,那些刺客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出现过。
他皱起眉头,回忆道:刚来时我还处处提防,外公也加派了亲兵护卫。可是这都二个月过去了,连个可疑的人影都没见到。之前在京中遭遇刺杀时留下的那些线索,到了边关也全都断了,查无可查。
这不是好事吗?熊娅不明所以地问。
好是好,但太反常了。江淮摇摇头,那些刺客分明是训练有素的死士,怎么可能就这么放弃了?而且所有线索都断得干干净净,就像......
就像有人故意抹去了所有痕迹?江小鱼接话道,眼神锐利起来。
江淮重重放下可乐杯,这种感觉很不对劲。要么是对方在谋划更大的阴谋,要么就是......
就是什么?熊娅追问道。
江淮沉吟片刻,压低声音:要么就是边关有让他们忌惮的人或事。可是我想不明白,究竟会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顾忌,连一丝踪迹都不敢留下。
江小鱼若有所思地咬着吸管:确实蹊跷。不过既然暂时安全,你也别太纠结。倒是要提醒杨老元帅,越是平静,越不能放松警惕。
外公也是这么说的。江淮点点头,现在明面上看不出什么,只能加强防范。不过......
他忽然笑了笑:说起来,这段时间倒是我过得最安生的日子。至少不用整天提心吊胆,可以专心处理正事。
那就好好把握这段太平日子。江小鱼给他又递了块披萨,先把水利工程做好,其他的,兵来将挡就是。”
江小鱼将刺客的话题暂且按下,转而看向熊娅,脸上带着亲切的笑意,顺手给她递过去一个刚打开的蛋挞:熊娅,别光听我们在这儿说修渠啊刺客的,多闷得慌。快说说你们那边,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儿?
熊娅接过蛋挞,小鱼姐,我们那边的玉米,第一批已经能吃了!她先从兽皮袋里拿出几棒青翠的玉米出来,随即眉头微蹙,煮着吃确实又香又甜,大家都喜欢。可这东西不像我们以前种的粟米,长老们都不知道该怎么长久存放。眼看更多的玉米就要成熟了,我们怕放坏了,心里着急,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小鱼姐,这玉米该怎么存才好?是像晒粟米一样直接晒干,还是有什么别的法子?晒干了以后,又该怎么吃呢?
江小鱼一听,立刻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她接过一棒玉米仔细看了看,然后笑着安抚道:别急别急,这是好事儿!粮食丰收了,才要考虑储存的问题嘛。玉米的储存方法很简单,我慢慢跟你说。
她放下玉米,拿起一根薯条比划着:首先,如果想要长时间保存,确实需要晒干。但不是连着棒子直接晒。
那要怎么做?熊娅急切地向前倾身,连江淮也投来好奇的目光,毕竟这关乎一种新粮种的利用。
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江小鱼耐心解释,第一种,是把玉米棒子外面这几层青皮剥掉,但留着最里面一两层薄薄的,然后把很多这样的玉米棒子像编辫子一样编起来,挂在通风、能晒到太阳的架子上或者屋檐下,让它们自然风干。等玉米粒变得硬邦邦,用指甲都掐不动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编起来挂晒?熊娅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觉得这法子既实用,部落的妇女们应该也能很快学会。
江小鱼点点头,第二种方法呢,是等玉米晒干的时候,直接把干燥的玉米粒从棒子上搓下来,然后把这些玉米粒放在干净的兽皮或者编织得很密的筐里,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这样更节省地方。
原来如此!熊娅眼睛亮了起来,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那晒干之后呢?硬邦邦的颗粒怎么吃?江淮提出了关键问题,他深知粮食若不便食用,价值便大打折扣。
这就说到下一步了——磨粉。江小鱼看向熊娅,晒干后的玉米粒非常硬,需要碾碎才能做成食物。你们部落有石磨或者石臼吗?
有的!熊娅连忙点头,我们有用石臼舂粟米!
那就好办!江小鱼笑道,用石臼把干玉米粒舂成粉末,就像你们处理粟米一样,只不过玉米粒更硬,可能要多费些力气。舂好的玉米粉,可以像麦子粉或者粟米粉一样,加水做成饼子,放在石板上烤熟,或者和上水捏成团子煮着吃。味道可能稍微粗糙一点,但非常顶饿,而且能存放很久很久。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我看看给你们找更省力的磨盘。对了,新鲜的玉米,如果不想立刻吃,也可以试着把玉米粒剥下来,放在太阳下彻底晒干再储存,这样占的地方更小。
熊娅听得极为认真,生怕漏掉一个字。她反复默念着剥皮编挂搓粒储存石臼舂粉这几个关键步骤,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太好了!小鱼姐,你这可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我回去就这么告诉大家!有了这些法子,我们就不怕玉米烂在地里,也不怕冬天饿肚子了!
喜欢万界杂货铺,我的货架通诸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万界杂货铺,我的货架通诸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